一种面料生产印染前表面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782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面料生产印染前表面处理装置,所述支撑机架的内侧表面的前端活动安装有放卷辊,且支撑机架的内侧表面位于放卷辊的下方位置处活动安装有收卷辊,所述支撑机架的内侧表面位于放卷辊的后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线头处理箱,且支撑机架的内侧表面位于线头处理箱的后方位置处通过活动安装方式交错安装有三个上预处理辊。通过设置的抽动底盘、上除电刷和下除电刷和驱动安装盒内部的结构,使用时连接滑动座表面安装柱套接的静电棉摩擦时产生静电对下落的灰尘和附着物进行吸附,通过剪切辊和其内部的结构,面料表面的线头或绒毛伸入剪切辊表面的通孔中,剪切片转动时对伸入通孔的线头或绒毛进行剪切。行剪切。行剪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料生产印染前表面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加工
,具体为一种面料生产印染前表面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印染是对纺织物进行物理、化学处理过程的综合统称,在纺织物上增加花纹、图案,改变纺织物的颜色,通过使染料和纤维物之间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将会使得纺织物具有一定色泽、光泽度,面料在印染前需要对表面进行一定的处理。
[0003]公布号为CN112411100 A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纺织品印染前处理用表面绒毛去除装置,其包括有支撑架、连接架、驱动削切机构等;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上安装有驱动削切机构,驱动削切机构用于刮除绒毛,通过转动调节螺杆,能够来调节削切刀来回运动去除绒毛的幅度,通过驱动电机的转动带动削切刀来回运动去除绒毛的同时,会带动传送轮的转动运输纺织布料,便于对纺织布料表面更好地完成去除绒毛。
[0004]现有的面料生产印染前表面处理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纺织面料在印染前需要先需要对其表面的灰尘和附着物进行清理,但是现有的清理方式一般的通过人工或机械进行拍打处理,人工拍打费时费力,机械拍打则无法保证面料表面拍打均匀,影响面料表面处理效果。
[0005]2、经过拍打处理后的灰尘和附着物掉落后,通常使用敞开的收集盒或提前铺设的垫布进行收集,掉落在收集盒或垫布表面的灰尘和附着物在受到振动或空气流通影响会重新扬起粘附在面料表面。
[0006]3、对于棉毛麻等材料的面料,其表面除了附着的微尘之外,还会存在短线头或绒毛,与面料本身的纤维交织缠绕,通过简单的拍打处理难以清除,常用的剪切设备也难以进行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料生产印染前表面处理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面料生产印染前表面处理装置,包括支撑机架,所述支撑机架的内侧表面的前端活动安装有放卷辊,且支撑机架的内侧表面位于放卷辊的下方位置处活动安装有收卷辊,所述支撑机架的左侧表面前端通过固定连接方式设置有两个收放电机,位于上方的收放电机与放卷辊通过连接轴连接,位于下方的收放电机与收卷辊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支撑机架的内侧表面位于放卷辊的后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线头处理箱,且支撑机架的内侧表面位于线头处理箱的后方位置处通过活动安装方式交错安装有三个上预处理辊,所述支撑机架的内侧表面位于三个上预处理辊的下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上收集箱,所述支撑机架的内侧表面位于上收集箱的下方位置处通过活动连接方式交错安装有三个下预处理辊,且支撑机架的内侧表面位于三个下预处理辊的下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下收集箱,所述支撑机架的内侧表面位于上预处理辊的后方位置处活动安装有转向辊,所述线头处理箱的内部通过活动安装方式对称设置有四个线头处理机构,所述放卷辊表面缠绕的面
料由前向后移动交错缠绕在上预处理辊表面后绕过转向辊转向,转向后再交错经过所述下预处理辊后缠绕收卷在收卷辊表面。
[0008]所述线头处理机构包括外连接轴、剪切辊、第一差速壳、行星齿轮、半轴齿轮、第二差速壳、内连接轴、滑动套座、固定安装座、纵固定杆、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伸缩连接杆、剪切片和吸附风机,所述剪切辊的左侧表面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外连接轴,且剪切辊的右侧表面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前后对称安装有两个吸附风机,所述外连接轴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第一差速壳,且行星齿轮的右侧表面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半轴齿轮,所述半轴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差速壳,所述第二差速壳的右侧表面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内连接轴,第一差速壳通过活动连接方式安装在外连接轴右侧外壁,第二差速壳与第一差速壳之间通过活动方式相连接;所述内连接轴的表面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均匀设置有纵固定杆,且内连接轴的表面位于纵固定杆的左侧位置处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均匀设置有固定安装座,所述内连接轴的表面位于固定安装座的左侧位置处通过滑动连接方式均匀设置有滑动套座,所述纵固定杆远离内连接轴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所述滑动套座远离内连接轴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的远离纵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连接杆,所述伸缩连接杆远离第一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剪切片,所述剪切辊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滑动套座和固定安装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剪切片为不锈钢材质的构件,所述伸缩连接杆和第二活动杆均由两根通过弹簧连接的连杆组成,在整体结构拉伸时保持与两端连接,所述剪切片和伸缩连接杆的连接位置处安装有配重块,在所述内连接轴转动的同时增加剪切片部分的惯性,所述内连接轴转动时,受离心力的作用,所述滑动套座向右侧压缩连接弹簧移动,所述第一活动杆逐渐转动与内连接轴相垂直,同时所述伸缩连接杆拉伸,所述剪切片向外侧移动与剪切辊的内侧表面相贴合并转动,面料与上下所述剪切辊接触时,表面的线头或绒毛伸入所述剪切辊表面的通孔中,所述剪切片转动时对伸入通孔的线头或绒毛进行剪切。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架的右侧表面位于上预处理辊和下预处理辊的水平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预处理辊驱动电机,所述上预处理辊和下预处理辊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均活动连接有驱动凸轮,且上预处理辊和下预处理辊的内侧表面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均匀设置有滑动套筒,所述滑动套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基座,所述滑动基座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振动柱,且滑动基座的内侧表面活动安装有活动轮,所述振动柱为橡胶材质的构件,在与面料接触时减少对面料的损坏和磨损。
[0010]优选的:所述上预处理辊和下预处理辊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振动柱滑动连接在通孔的内部,且振动柱的表面缠绕有复位弹簧,所述驱动凸轮转动时间歇向外侧顶到活动轮带动滑动基座向外侧移动,所述振动柱间歇伸出上预处理辊和下预处理辊表面的通孔,对面料的上下表面进行均匀地敲打,将面料表面附着的灰尘和附着物拍落。
[0011]优选的:所述上收集箱和下收集箱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抽动底盘,且上收集箱和下收集箱的内部右侧均固定安装有驱动安装盒,所述抽动底盘的左侧表面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拉杆,且抽动底盘的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下除电刷,所述下除电刷的上表面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上除电刷,所述上除电刷和下除电刷均通过导线接地,起到导流作用。
[0012]优选的:所述上收集箱和下收集箱的内侧表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上除电刷和下除电刷的前后端均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且上除电刷的下表面和下除电刷的上表面均固
定安装有纤维线,所述上除电刷和下除电刷靠近静电棉并沿着其表面滑动时,由静电引导,其表面的纤维线会聚集与静电棉相邻一端的极性相反的电荷,电荷量与带电静电棉带电量成正比,聚集的电荷达到阈值时,产生电晕放电,产生与聚集电荷相同极性的离子,产生等离子,由于具有带电静电棉相反的极性,因此会被带电静电棉表面的静电所吸引,产生等离子与静电进行电力中和,对静电棉表面的静电进行去除。
[0013]优选的:所述驱动安装盒的内部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对称安装有四个链轮驱动电机,四个所述链轮驱动电机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驱动链轮,所述驱动链轮的表面啮合连接有从动链条,所述从动链条的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料生产印染前表面处理装置,包括支撑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架(1)的内侧表面的前端活动安装有放卷辊(2),且支撑机架(1)的内侧表面位于放卷辊(2)的下方位置处活动安装有收卷辊(21),所述支撑机架(1)的左侧表面前端通过固定连接方式设置有两个收放电机(22),位于上方的收放电机(22)与放卷辊(2)通过连接轴连接,位于下方的收放电机(22)与收卷辊(21)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支撑机架(1)的内侧表面位于放卷辊(2)的后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线头处理箱(6),且支撑机架(1)的内侧表面位于线头处理箱(6)的后方位置处通过活动安装方式交错安装有三个上预处理辊(3),所述支撑机架(1)的内侧表面位于三个上预处理辊(3)的下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上收集箱(5),所述支撑机架(1)的内侧表面位于上收集箱(5)的下方位置处通过活动连接方式交错安装有三个下预处理辊(31),且支撑机架(1)的内侧表面位于三个下预处理辊(31)的下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下收集箱(511),所述支撑机架(1)的内侧表面位于上预处理辊(3)的后方位置处活动安装有转向辊(4),所述线头处理箱(6)的内部通过活动安装方式对称设置有四个线头处理机构(7);所述线头处理机构(7)包括外连接轴(71)、剪切辊(72)、第一差速壳(73)、行星齿轮(74)、半轴齿轮(75)、第二差速壳(76)、内连接轴(77)、滑动套座(78)、固定安装座(79)、纵固定杆(710)、第一活动杆(711)、第二活动杆(712)、伸缩连接杆(713)、剪切片(714)和吸附风机(715),所述剪切辊(72)的左侧表面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外连接轴(71),且剪切辊(72)的右侧表面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前后对称安装有两个吸附风机(715),所述外连接轴(71)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行星齿轮(74),所述行星齿轮(74)的外侧啮合连接第一差速壳(73),且行星齿轮(74)的右侧表面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半轴齿轮(75),所述半轴齿轮(75)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差速壳(76),所述第二差速壳(76)的右侧表面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内连接轴(77),所述第一差速壳(73)通过活动连接方式安装在外连接轴(71)右侧外壁,所述第二差速壳(76)与第一差速壳(73)之间通过活动方式相连接;所述内连接轴(77)的表面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均匀设置有纵固定杆(710),且内连接轴(77)的表面位于纵固定杆(710)的左侧位置处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均匀设置有固定安装座(79),所述内连接轴(77)的表面位于固定安装座(79)的左侧位置处通过滑动连接方式均匀设置有滑动套座(78),所述纵固定杆(710)远离内连接轴(77)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711),所述滑动套座(78)远离内连接轴(77)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712),所述第一活动杆(711)的远离纵固定杆(7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连接杆(713),所述伸缩连接杆(713)远离第一活动杆(7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洋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良瑞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