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生产可溶性中间相纺丝沥青的工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碳材料、燃料化工
,尤其涉及一种连续生产可溶性中间相纺丝沥青的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进步及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全球对新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在炭素材料的需求迅速扩大。沥青基碳纤维、泡沫炭、炭微球、COPNA树脂、C/C复合材料等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3]但是,新型碳材料在工业生产方面,尤其是高级炭材料前驱体——可溶中间相纺丝沥青迟迟没有进展,大多为实验室研发成果,形成工业的技术案例鲜见。现有炭素材料工业生产技术一直存在技术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制约了新型碳素材料的应用推广。
[0004]煤系、石油系重质油富含多环芳烃和稠环芳烃,C/H比高,是生产碳素材料的优良原料。重质油热反应时,烷烃、环烷、芳烃的烷基侧链裂解为小分子,芳烃、烷基芳烃、环烷芳烃、烯烃则缩聚为大分子。随着缩聚的不断深入,多环芳烃缩合为稠环芳烃,稠环芳烃缩合为胶质,胶质缩合为沥青质,沥青质以分子束或胶体颗粒的形式存在。随着反应的深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生产可溶性中间相纺丝沥青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对原料进行原料调制及预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得到精致原料;对精致原料进行加氢工艺处理,得到精制产物;对精制产物利用同步氢化/热缩聚工艺进行氢转移反应;对上述产物进行分馏工艺处理,得到催化重整原料油及柴油;利用适度热聚合工艺,对氢化沥青进行处理,得到中间相沥青;进行脱硫及胺液再生工艺;利用催化剂预硫化与再生工艺,使得失活的催化剂恢复活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生产可溶性中间相纺丝沥青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调制及预处理工艺包括:原料选择要求密度0.95~1.2g/cm3,馏程220~540℃,芳烃、胶质含量为100%,喹啉不溶物含量(QI)<1%的重质油。原料处理达到要求后,再用本工艺生产的馏程范围为250~350℃的加氢精制油按原料:精制油为1:0.5的比例调制成加氢精制原料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生产可溶性中间相纺丝沥青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工艺包括:加氢精制工艺;加氢裂解工艺;高低压分离工艺;氢气压缩机系统工艺;所述加氢精制工艺的工艺条件为:总压为12.0~20.0MPa、平均反应温度为340~400℃、体积空速0.1~0.5h
‑
1以及氢油比为800:1~1800:1;所述加氢裂解工艺的工艺条件为:总压为12.0~20.0MPa、平均反应温度为380~400℃、体积空速0.1~0.5h
‑
1以及氢油比为800:1~1800: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续生产可溶性中间相纺丝沥青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低压分离工艺,流程为:加氢精制反应产物通过换热降温至270℃,入精制热高压分离罐进行气液分离;精制热高压分离罐的液体,减压到3.0~8.0MPa后排入精制热低压分离罐;精制热高压分离罐顶部气体、裂解热高压分离罐顶部气体合并后分别与反应循环氢、精制循环氢换热,再由产物空冷器冷却到50℃,入冷高压分离罐再次进行气液分离。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续生产可溶性中间相纺丝沥青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压缩机系统工艺,流程为:天然气制氢装置补充的新氢,进入新氢分液罐,通过新氢压缩机出口返回线调节阀,调节新氢压缩机出口压力;新氢经过新氢压缩机三级压缩升压至12.0~20.0MP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碳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