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冲击工具的减振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7241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7 00:04
一种气动冲击工具的减振构造,包括有一外筒壳、一内管件、一支撑环及一气密封环。外筒壳设有一进气通道。内管件外径稍小于该外筒壳内径,其容设于外筒壳之中。内管件之中设有一可受高压气体驱动的锤体。内管件与外筒壳之间具有一连接进气通道的气室。支撑环及气密封环设于内管件外周,其中支撑环抵撑于外筒壳内壁,使外筒壳与内管件之间形成有一与气室相连通的筒状间隙,而气密封环位于远离内管件后端的位置,且密接外筒壳及内管件。且密接外筒壳及内管件。且密接外筒壳及内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动冲击工具的减振构造


[0001]本技术与气动冲击工具有关,尤指一种气动冲击工具的减振构造。

技术介绍

[0002]第6图所示为一种已知的气动冲击工具,包括有一壳管91,其后端以一端塞92封闭,该壳管91以螺纹锁固一底座93,该底座93可供连接高压气体,壳管91中设有一可被高压气体驱动的锤体94,且壳管91前端设有一可被锤体94撞击以产生工作效果的工具头95。由于锤体94在被高压气体驱动前后反复移动时会造成振动,造成使用者的手不适,因而在该端塞92后方设置一具弹性的缓冲块96,用以减低壳管91的振动。然而由于端塞92是紧配合于壳管91上被固定,且壳管91与底座93是以螺纹紧密锁固,造成该缓冲块96被壳管91压制在底座93上定位,以致其变形缓冲能力不佳,影响减振的效果。
[0003]新型专利公告471377号及M467540号分别揭露一种利用弹簧减振的气动冲击工具,此二者的共同点在于在锤体后方设置弹簧,而471377号新型专利更在锤体前方设置另一弹簧,M467540号新型专利更在锤体前方设置弯弧的弹片,据此在锤体被高压气体驱动,往后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冲击工具的减振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外筒壳,其设有一进气口及一进气通道;一容设于该外筒壳中的内管件,其包括有一小径段及一大径段,该大径段外径稍小于该外筒壳内径,该内管件之中设有一可受高压气体驱动的锤体,该大径段后端与该外筒壳底端之间具有一气室,其中该气室连接该进气通道;一设于该大径段外周的支撑环,其抵撑于该外筒壳内壁,使该外筒壳与该大径段之间形成有一筒状间隙,其中该筒状间隙与该气室相连通;一设于该大径段外周的气密封环,其分别与该外筒壳及该大径段密接,其中该气密封环位于距离该大径段后端该大径段一半长度以上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冲击工具的减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内管件设有一与该气室相连通的第一气体流道,该锤体设有一第二气体流道,该第二气体流道基于该锤体的位置变化而选择地与该第一气体流道连通,进而改变该锤体被驱动移动的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冲击工具的减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外筒壳、该内管件、该进气通道、该第一气体流道的延伸方向分别与该锤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勇
申请(专利权)人:大里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