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田水利工程提水灌溉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7204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农田灌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农田水利工程提水灌溉用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顶部设有水泵,所述通水管的左侧设有吸水管,所述连接管的下部设有杂质收集管,所述杂质收集管的内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右侧设有过滤板,所述吸水管的末端设有第一过滤罩,所述水泵的顶部设有进水管,所述水箱水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设有过滤筒,所述水箱的后侧设有出水管,所述分水管外侧设有喷头,通过设第一过滤罩和第二过滤罩,在水源处对水初步过滤,然后经过挡板和过滤板对水中的杂质再次过滤,并将水中杂质留在杂质收集管中,在水箱中设过滤筒,对水中残留的杂质进行阻挡,降低灌溉设备发生堵塞的几率,提高灌溉的效率。高灌溉的效率。高灌溉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田水利工程提水灌溉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农田灌溉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农田水利工程提水灌溉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提水灌溉是农业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是指利用人力、畜力、机电动力或水力、风力等拖动提水机具(如水泵、水车等)提水浇灌农作物的灌溉方式,在农业生产中,必须用到水利灌溉装置对农作物进行及时补充水分,通常工作人员会将水管铺设在农田中间,通过向水管中输送水进行灌溉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现有的灌溉设备在灌溉过程中对水的过滤能力较差,使得杂质一起进入灌溉设备,容易造成灌溉装置堵塞的现象,进而降低了灌溉装置的使用效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农田水利工程提水灌溉用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过滤罩和第二过滤罩,在水源处对水进行初步过滤,然后经过杂质收集管、挡板和过滤板对水中的杂质和泥沙进行再次过滤,并将水中的杂质留在杂质收集管中,最后在水箱中设置过滤筒,对水中残留的杂质和泥沙进行阻挡,降低灌溉设备发生堵塞的几率,提高灌溉的效率。
[0004]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田水利工程提水灌溉用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所述车体的顶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左侧设置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的左侧设置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与通水管连接处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下部设置有杂质收集管,所述杂质收集管的内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端与吸水管和通水管的顶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吸水管的末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罩,所述第一过滤罩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罩,所述水泵的右侧设置有水箱,所述水泵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水箱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顶部设置有圆盖,所述进水管的右端贯穿圆盖延伸至水箱的内部,所述水箱的后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管身设置有若干个分水管,所述分水管远离排水管的一端设置有喷头。
[0005]其中,所述过滤板的数量设置为两个;通过在挡板的右侧设置上下两个过滤板,能够提高过滤板的过滤能力,防止杂质收集管底部的杂质流进通水管内。
[0006]其中,所述连接管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杂质收集管的内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将连接管和杂质收集管通过螺纹连接,能够便于清理杂质收集管内部的杂质。
[0007]其中,所述水箱的底部设置有导水块,所述导水块的高度自远离出水管的一侧至
靠近出水管的一侧逐渐降低;通过在水箱的底部设置导水块,能够使水箱内的水通过导水块导到出水管处,使水箱内的水全部导出,防止水在水箱内滞留而产生异味。
[0008]其中,所述第二过滤罩的顶部与吸水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罩的底端与第一过滤罩的底端固定连接;水先经过第一过滤罩进行过滤,能够过滤水中较大的固体垃圾和生物,然后第二过滤罩过滤,能够过滤水中的石子等杂质。
[0009]其中,所述过滤筒顶部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手提把;通过在过滤筒的顶部设置手提把,能够便于将过滤筒从水箱内取出来清理过滤筒内过滤的杂质。
[0010]其中,所述车体的右侧设置有推把;通过在车体的右侧设置推把,能够便于推动车体,将车体和车体上的设备移动到合适的位置。
[0011]其中,所述车体的顶部设置有防护栏;通过在车体的顶部设置防护栏,能够防止车体移动时车体上的设备从车体的顶部滑落。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本灌溉设备时,首先通过推把和行走轮将车体移动到田间水源处,将吸水管放到水池内,将出水管放置在农田里,打开水泵,使吸水管将水池内的水抽上来,在水进入到吸水管内之前,通过第一过滤罩进行初步过滤,能够过滤水中较大的固体垃圾和生物,然后第二过滤罩过滤,能够过滤水中的石子等杂质,水进入到吸水管后经过杂质收集管,被挡板挡住去路,只能从挡板的下方通过,将水中残留的泥沙留在杂质收集管内,水继续向通水管内流去,通过在挡板的右侧设置上下两层过滤板,能够进一步过滤水中的杂质,且将杂质留在杂质收集管内,经过水泵和进水管进入到水箱内,通过在水箱内设置过滤筒,能进一步过滤水中的泥沙,从而进一步降低喷头被堵塞的风险,水箱的内经排水管排出,最后经过喷头喷洒到农田里,过在水箱的底部设置导水块,能够使水箱内的水通过导水块导到出水管处,使水箱内的水全部导出,防止水在水箱内滞留而产生异味,在灌溉结束后,将杂质收集管从吸水管和通水管上拧下,将杂质收集管内的泥沙以及杂质清理出来,然后将进水管从圆盖上抽出,通过握住手提把将过滤筒从水箱内取出,将过滤筒内的泥沙等杂质清理干净,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过滤罩和第二过滤罩,在水源处对水进行初步过滤,然后经过杂质收集管、挡板和过滤板对水中的杂质和泥沙进行再次过滤,并将水中的杂质留在杂质收集管中,最后在水箱中设置过滤筒,对水中残留的杂质和泥沙进行阻挡,降低灌溉设备发生堵塞的几率,提高灌溉的效率。
[0013]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后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车体;2、行走轮;3、通水管;4、吸水管;5、连接管;6、杂质收集管;7、挡板;8、过滤板;9、第一过滤罩;10、第二过滤罩;11、水箱;12、进水管;13、通孔;14、过滤筒;15、圆盖;16、出水管;17、分水管;18、喷头;19、导水块;20、手提把;21、推把;22、防护栏;23、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请参阅图1

图5,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农田水利工程提水灌溉用装置,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2,所述车体1的顶部设置有水泵23,所述水泵23的左侧设置有通水管3,所述通水管3的左侧设置有吸水管4,所述吸水管4与通水管3连接处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的下部设置有杂质收集管6,所述杂质收集管6的内部设置有挡板7,所述挡板7的顶端与吸水管4和通水管3的顶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板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板8,所述吸水管4的末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罩9,所述第一过滤罩9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罩10,所述水泵23的右侧设置有水箱11,所述水泵23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12,所述水箱11的顶部开设有通孔13,所述通孔13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筒14,所述过滤筒14的顶部设置有圆盖15,所述进水管12的右端贯穿圆盖15延伸至水箱11的内部,所述水箱11的后侧设置有出水管16,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田水利工程提水灌溉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所述车体的顶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左侧设置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的左侧设置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与通水管连接处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下部设置有杂质收集管,所述杂质收集管的内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端与吸水管和通水管的顶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吸水管的末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罩,所述第一过滤罩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罩,所述水泵的右侧设置有水箱,所述水泵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水箱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顶部设置有圆盖,所述进水管的右端贯穿圆盖延伸至水箱的内部,所述水箱的后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管身设置有若干个分水管,所述分水管远离排水管的一端设置有喷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水利工程提水灌溉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鸿亮赵航任文芳王丽芳张姣妮张燕妮赵爱国牛艳枝毕伟利宋素琴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润晋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