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暴力破坏机构的智能球形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7118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暴力破坏机构的智能球形锁,包括外部锁芯机构、内部锁芯机构和解锁拨轮,外部锁芯机构和内部锁芯机构之间设有连轴组件,解锁拨轮套设于连轴组件外连动配合,连轴组件包括位于外部锁芯机构内的抵压部、位于内部锁芯机构内的承压部,以及套设于抵压部和承压部外的内转壳体,内转壳体的一端与抵压部连接,另一端上设有锁定区,所述内部锁芯机构上设有与锁定区适配的锁定件,锁定区与锁定件呈相错开设置,承压部内设有驱动内转壳体运动,驱使锁定区与锁定件相配合的驱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进后,使得智能球形锁具有防暴力破坏的功能,可大大提升锁具的安全性能,同时还能延长锁具的使用寿命,也大大提升了锁具的产品质量。了锁具的产品质量。了锁具的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防暴力破坏机构的智能球形锁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球形锁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具有防暴力破坏机构的智能球形锁。

技术介绍

[0002]智能球形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智能球形锁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包括外部锁芯机构和内部锁芯机构,其中外部锁芯机构安装于门体的外侧,内部锁芯机构安装于门体的内侧,外部锁芯机构和内部锁芯机构之间通过连轴连动运动,当外部锁芯机构的部分受到暴力破坏后,连轴的部分便会裸露出,施暴者便能通过操作连轴,带动解锁拨轮的运转,使内部锁芯机构发生运转,达到开锁的目的。这样结构设置的锁体,易被暴力开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本专利技术申请一种具有防暴力破坏机构的智能球形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品质量高,安全性能高且具有防暴力破坏机构的智能球形锁。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暴力破坏机构的智能球形锁,包括外部锁芯机构、内部锁芯机构和解锁拨轮,所述外部锁芯机构和内部锁芯机构之间设有连轴组件,所述解锁拨轮套设于连轴组件外连动配合,所述连轴组件包括位于外部锁芯机构内的抵压部、位于内部锁芯机构内的承压部,以及套设于抵压部和承压部外的内转壳体,所述内转壳体的一端与抵压部连接,另一端上设有锁定区,所述内部锁芯机构上设有与锁定区适配的锁定件,所述锁定区与锁定件呈相错开设置,所述承压部内设有驱动内转壳体运动,驱使锁定区与锁定件相配合的驱动件。
[000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压部包括抵压轴,所述承压部的端部设有供抵压轴抵触的承压槽,所述承压槽内设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与抵压轴的端部相抵触。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转壳体的内部分为主腔区和副腔区,所述主腔区的横截面大于副腔区的横截面,所述主腔区和副腔区的连接处形成环形台面,所述承压部和抵压部的连接处位于主腔区内,所述锁定区为沿内转壳体周向分布的多个锁定孔,所述锁定孔与内转壳体的主腔区相连通。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部锁芯机构上设有供锁定件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锁定件为销钉,所述销钉与滑槽的底部之间设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驱动销钉朝向内转壳体运动。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压部包括具有承压槽的承压端和转轴端,所述驱动件套设于转轴端上,一端与环形台面相抵触,另一端与承压端相抵触,所述转轴端远离承压端的一端上,穿设于内转壳体的副腔区内,且延伸至内转壳体外。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环和弹簧三,所述弹簧三的一端
与环形台面相抵触,另一端与驱动环相抵触。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环上设有供弹簧三嵌设的环形槽。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压轴上设有连块,所述连块插设于内转壳体上。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轴组件内增设锁定件和锁定区的结构,在外锁芯机构遭受暴力破坏后,驱动件会驱使锁定区和锁定件配合,达到将内部锁芯机构锁定的作用,致使连轴机构无法带动解锁拨轮转动,从而防止破坏者对锁具进行暴力开锁的目的,不仅提升锁具的安全性能,还延长了锁具的使用寿命,使锁具的产品质量也能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
[0014]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15]图3为内转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1、外部锁芯机构;2、内部锁芯机构;20、滑槽;21、销钉;22、弹簧二; 3、解锁拨轮;4、连轴组件;40、抵压部;400、抵压轴;401、连块;41、承压部;410、驱动件;411、承压槽;412、承压端;413、转轴端;414、驱动环; 415、弹簧三;416、环形槽;417、弹簧一;42、内转壳体;420、主腔区;421、副腔区;422、环形台面;423、锁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本说明书所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18]一种具有防暴力破坏机构的智能球形锁,包括外部锁芯机构1、内部锁芯机构2和解锁拨轮3,所述外部锁芯机构1和内部锁芯机构2之间设有连轴组件4,所述解锁拨轮3套设于连轴组件4外连动配合,所述连轴组件4包括位于外部锁芯机构1内的抵压部40、位于内部锁芯机构2内的承压部41,以及套设于抵压部40和承压部41外的内转壳体42,所述内转壳体42的一端与抵压部40连接,另一端上设有锁定区,所述内部锁芯机构2上设有与锁定区适配的锁定件,所述锁定区与锁定件呈相错开设置,所述承压部41内设有驱动内转壳体42运动,驱使锁定区与锁定件相配合的驱动件410。所述抵压部40包括抵压轴400,所述承压部41的端部设有供抵压轴400抵触的承压槽411,所述承压槽411内设有弹簧一417,所述弹簧一417与抵压轴400的端部相抵触。所述内转壳体 42的内部分为主腔区420和副腔区421,所述主腔区420的横截面大于副腔区 421的横截面,所述主腔区420和副腔区421的连接处形成环形台面422,所述承压部41和抵压部40的连接处位于主腔区420内,所述锁定区为沿内转壳体 42周向分布的多个锁定孔423,所述锁定孔423与内转壳体42的主腔区420相连通。所述内部锁芯机构2上设有供锁定件滑动配合的滑槽20,所述锁定件为销钉21,所述销钉21与滑
槽20的底部之间设有弹簧二22,所述弹簧二22驱动销钉21朝向内转壳体42运动。所述承压部41包括具有承压槽411的承压端 412和转轴端413,所述驱动件410套设于转轴端413上,一端与环形台面422 相抵触,另一端与承压端412相抵触,所述转轴端413远离承压端412的一端上,穿设于内转壳体42的副腔区421内,且延伸至内转壳体42外。所述驱动件410包括驱动环414和弹簧三415,所述弹簧三415的一端与环形台面422相抵触,另一端与驱动环414相抵触。所述驱动环414上设有供弹簧三415嵌设的环形槽416。所述抵压轴400上设有连块401,所述连块401插设于内转壳体 42上。
[0019]工作原理:当锁具处于正常状态时,承压部41受抵压部40的抵压力,驱动件410上的弹簧三415呈收缩状态,锁定件上的销钉21与内转壳体42上的锁定孔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暴力破坏机构的智能球形锁,包括外部锁芯机构、内部锁芯机构和解锁拨轮,所述外部锁芯机构和内部锁芯机构之间设有连轴组件,所述解锁拨轮套设于连轴组件外连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轴组件包括位于外部锁芯机构内的抵压部、位于内部锁芯机构内的承压部,以及套设于抵压部和承压部外的内转壳体,所述内转壳体的一端与抵压部连接,另一端上设有锁定区,所述内部锁芯机构上设有与锁定区适配的锁定件,所述锁定区与锁定件呈相错开设置,所述承压部内设有驱动内转壳体运动,驱使锁定区与锁定件相配合的驱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暴力破坏机构的智能球形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部包括抵压轴,所述承压部的端部设有供抵压轴抵触的承压槽,所述承压槽内设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与抵压轴的端部相抵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暴力破坏机构的智能球形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壳体的内部分为主腔区和副腔区,所述主腔区的横截面大于副腔区的横截面,所述主腔区和副腔区的连接处形成环形台面,所述承压部和抵压部的连接处位于主腔区内,所述锁定区为沿内转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钜祥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金福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