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丁烯复合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7112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丁烯复合管,其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抗菌层、第一粘结层、阻氧层、第二粘结层、阻光层和阻燃聚丁烯复合层;其中,所述抗菌层、阻光层以及阻燃聚丁烯复合阻燃层的厚度比为(4~5):(4~5):(4~6),通过抗菌层、阻氧层、阻光层和阻燃聚丁烯复合层相互配合,使得聚丁烯复合管在运输液体时可以在抑制细菌滋生的同时,避免金属件氧化生锈,且不会由于透光滋生青苔而污染水体,遇到明火时也不容易被点燃,保证了聚丁烯复合管的安全性。烯复合管的安全性。烯复合管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丁烯复合管


[0001]本技术涉及管材
,特别是涉及一种聚丁烯复合管。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很多建筑物内的冷热水管道采用了聚丁烯管材制成,这种聚丁烯管材有部分是在室外,有部分是在室内,现有的聚丁烯管材离火后能燃烧,且燃烧时释放大量的热,并伴有发烟、滴落现象,在室内使用时存在一定的风险,且现有的聚丁烯管材透光率较高,处于室外的聚丁烯管材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滋生青苔等,导致二次污染的可能,并且容易滋生细菌,除此之外,长时间使用还很容易渗氧,造成了管材中金属配件装置因为溶氧和水的共同作用产生腐蚀,对水体产生进一步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聚丁烯冷热水管道透氧率高使得金属配件易腐蚀、明装时可能会滋生青苔、无抗菌功能、易燃。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聚丁烯复合管,其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抗菌层、第一粘结层、阻氧层、第二粘结层、阻光层和阻燃聚丁烯复合层;其中,所述抗菌层、阻光层以及阻燃聚丁烯复合阻燃层的厚度比为(4~5):(4~5):(4~6)。
[0005]进一步地,所述抗菌层的厚度为0.8~1mm。
[0006]进一步地,所述阻氧层的厚度为0.2~0.4mm。
[0007]进一步地,所述抗菌层与所述阻氧层的厚度比为(4~5):(1~2)。
[0008]进一步地,所述阻氧层为EVOH阻氧层。
[0009]进一步地,所述抗菌层为银粒子聚丁烯复合层。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粘结层和所述第二粘结层皆为热熔胶层。
[0011]进一步地,所述热熔胶层的厚度为0.05~0.1mm。
[001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聚丁烯复合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抗菌层、阻氧层、阻光层和阻燃聚丁烯复合层相互配合,使得聚丁烯复合管在运输液体时可以在抑制细菌滋生的同时,避免金属件氧化生锈,且不会由于透光滋生青苔而污染水体,遇到明火时也不容易被点燃,保证了聚丁烯复合管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抗菌层;2、第一粘结层;3、阻氧层;4、第二粘结层;5、阻光层;6、阻燃聚丁烯复合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
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聚丁烯复合管,其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抗菌层1、第一粘结层2、阻氧层3、第二粘结层4、阻光层5和阻燃聚丁烯复合层6,其中,所述抗菌层1、阻光层5以及阻燃聚丁烯复合阻燃层的厚度比为(4~5):(4~5):(4~6),在该厚度比下,在成本最小化的同时保证每一层都能满足其基本功能。
[0018]所述抗菌层1为银粒子聚丁烯复合层,所述银粒子聚丁烯复合层含有纳米无机银系抗菌粒子和聚丁烯粒子,其中银粒子聚丁烯复合层可以使用现有的抗菌型聚丁烯材料,例如专利CN112503266A公开的一种阻燃型纤维增强聚丁烯复合管所使用的抗菌型聚丁烯材料。当所述聚丁烯复合管内通入液体时,由于抗菌层1直接与液体接触,抗菌层1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使得液体内的液体不容易滋生细菌。所述阻氧层3可以阻止所述聚丁烯复合管外部环境中的氧气进入所述聚丁烯复合管里面的液体,避免连接所述聚丁烯复合管的管路系统的金属件生锈而污染水体,提高整个聚丁烯复合管管道系统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阻光层5由碳粉和聚丁烯混合而成,利用碳粉使聚丁烯整体变黑,从而实现吸收光的功能,降低了聚丁烯复合管的透光率,避免聚丁烯复合管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滋生青苔等。由于碳粉混合聚丁烯制成阻光层5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到的材料,本技术不对其成本进行改进,因此,阻光层5的成分配比本技术不再赘述。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阻光层5可以由一层聚丁烯、一层炭黑层、一层聚丁烯依次堆叠而成。
[0019]所述阻燃聚丁烯复合层6包括阻燃粒子和聚丁烯,其中阻燃聚丁烯复合层6可以使用现有的阻燃母粒和聚丁烯原料,例如专利CN112503266A公开的一种阻燃型纤维增强聚丁烯复合管所使用的阻燃母粒和聚丁烯原料,通过在最外层设置阻燃聚丁烯复合层6,使得所述聚丁烯复合管的阻燃性能得到提升,提高了产品的阻燃等级,与普通的聚丁烯管材相比,所述聚丁烯复合管更难燃烧,有助于阻止火灾形成及蔓延,提高了制品的使用安全性。
[0020]所述抗菌层1的厚度为0.8~1mm,该厚度的抗菌层1保证了抗菌效果可以满足整个所述聚丁烯复合管的使用寿命,且有足够的强度抵抗液体流动时产生的冲击。
[0021]所述阻氧层3为EVOH阻氧层3,由于EVOH是乙烯和乙烯醇的共聚物,因此其具有聚乙烯醇优异的气体阻隔性能,所述阻氧层3的厚度为0.2~0.4mm,在该厚度下,阻氧层3可以有效阻止氧气进入水体内。
[0022]所述抗菌层1与所述阻氧层3的厚度比为(4~5):(1~2),在该厚度比,阻氧层3可以满足基本的强度要求和阻氧效果。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结层2和所述第二粘结层4皆为热熔胶层,热熔胶层在粘连抗菌层1、阻氧层3、阻光层5时便于加工使用,所述热熔胶层的厚度为0.05~0.1mm,该厚度下可以保证抗菌层1、阻氧层3、阻光层5之间的粘结效果,且不会因为热熔胶层过厚而影响整体的强度。
[0024]综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聚丁烯复合管,其通过抗菌层1、阻氧层3、阻光层5和阻燃聚丁烯复合层6相互配合,在保证强度的同时,使得聚丁烯复合管在运输液体时
可以在抑制细菌滋生的同时,避免金属件氧化生锈,且不会由于透光滋生青苔而污染水体,遇到明火时也不容易被点燃,保证了聚丁烯复合管的安全性。
[0025]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丁烯复合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抗菌层、第一粘结层、阻氧层、第二粘结层、阻光层和阻燃聚丁烯复合层;其中,所述抗菌层、阻光层以及阻燃聚丁烯复合阻燃层的厚度比为(4~5):(4~5):(4~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丁烯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的厚度为0.8~1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丁烯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氧层的厚度为0.2~0.4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丁烯复合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锰
申请(专利权)人:日丰企业佛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