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循环多向流高效混合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6824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2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变循环多向流高效混合反应装置,包括:主体,设有入口和出口,内部设置有混合空间与分离空间;水体加速装置,与主体的入口相连接;上行导向管,设置在主体内侧,上行导向管的进水端对应水体加速装置的出水端设置,上行导向管与水体加速装置相对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缺口;排泥管,呈上弯式结构,排泥管的入口端朝向分离空间底部,排泥管的出口端伸出主体。该装置通过水体加速装置即可使水体流速满足要求,通过水力进行混合,且在中下部实现有机无机的分离。无需设置额外的辅助动力装置,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而且,主体底部的排泥管采用上弯式结构,通道阻力少。更顺畅,排泥砂更彻底。排泥砂更彻底。排泥砂更彻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循环多向流高效混合反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变循环多向流高效混合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处理是指为使水质达到一定使用标准而采取的物理、生物、化学措施,其处理过程中通常会添加药剂用于调节pH、混凝、絮凝,因此需要混合器对水和药剂进行充分混合。
[0003]现有混合器有机械搅拌混合和水力搅拌混合两种方式。其中机械搅拌混合是通过水泵叶轮的旋转或由旋转电机带动搅拌桨旋转,以对水体进行搅拌,从而实现水和药剂的混合,但是由于需要设置水泵或旋转电机,因此机械搅拌混合的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水力搅拌混合是通过在水的流动方向设置多个垂直的静态挡板或水翼,通过拦截使水扰动,进而使水和药剂混合,但这种方式阻力较大,需要设置例如气泵等装置对水提供辅助动力,因此这种方式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0004]同时,现有技术,混合器通常分为立式混合器以及卧式混合器两种,对于立式混合器来说,在工作过程中,污泥自身将沉降至混合器底部位置,导致污泥无法充分参与到净化反应过程中,影响净化效率。<br/>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循环多向流高效混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设有入口和出口,内部设置有混合空间,所述混合空间的下方设置有分离空间;水体加速装置,与所述主体的入口相连接,沿水体的流动方向,所述水体加速装置的内径的至少一部分发生减小;上行导向管,设置在所述主体内侧,所述上行导向管与所述主体形成所述混合空间,所述上行导向管的进水端对应所述水体加速装置的出水端设置,所述上行导向管与所述水体加速装置相对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缺口;排泥管,呈上弯式结构,所述排泥管的入口端朝向所述分离空间底部,所述排泥管的出口端伸出所述主体,所述排泥管的出口端的高度低于所述排泥管的入口端的高度;排气管,设置在所述主体的顶部,一端与所述混合空间相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循环多向流高效混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加速装置包括:喷管,沿水体的流动方向,所述喷管的至少一部分呈锥形设置,所述喷管的进水口与所述主体的入口相连;套管,罩扣在所述喷管的上方,所述套管的进水口与所述喷管的出水口对应设置;所述上行导向管罩扣在所述套管上方,所述套管的出水口与所述上行导向管的进水口对应设置,所述上行导向管与所述套管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循环多向流高效混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流板,一端与所述套管的外壁相连,另一端朝向主体的内壁的方向延伸,以将所述主体的内部空间分为混合空间与分离空间;所述第一导流板远离所述套管的一端与所述主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过水通道,以连通所述混合空间与所述分离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循环多向流高效混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导流板,位于所述分离空间,所述第二导流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流板背对所述混合空间的一面相连,另一端向所述主体的底部延伸;所述第二导流板远离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一端与所述主体的内底壁之间形成第二过水通道;所述第二导流板与所述套管的外壁之间的区域形成出水空间,所述出水空间与所述分离空间通过所述第二过水通道相连通,所述出水空间与所述主体的出口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循环多向流高效混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集水管,所述第一集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出水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一集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主体的出口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循环多向流高效混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水管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集水管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流板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集水管的出水口汇流后通过管路与所述主体的出口相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循环多向流高效混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空间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沿所述套管的周向设置,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二导流板的内壁、以及所述挡板与所述套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崭华张恒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绿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