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动窗轻型窗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675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被动窗轻型窗框,涉及被动窗技术领域,用于将被动窗固定到墙体上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固定安装在墙体上,所述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框体的上表面设有玻璃安装槽,所述玻璃安装槽内设有玻璃夹持件,所述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均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框体、第二框体的连接处设有卡接件,所述第二框体内设有支撑条,所述第一框体、第二框体为塑钢材质,所述玻璃夹持件、卡接件、支撑条均为塑料材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整体式窗框拆分为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并通过塑料材质的卡接件连接,在安装时可将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分开运输、安装,解决了被动窗窗框过重、安装不便的问题。安装不便的问题。安装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被动窗轻型窗框


[0001]本技术涉及被动窗
,具体为一种被动窗轻型窗框。

技术介绍

[0002]被动窗是应用于被动式房屋的一种窗户,具有多层低能耗玻璃、高保温窗框等结构,其保温、降噪功能与现有的普通双层窗相比具有大幅提升,其热损失可降低50%以上,是被动式房屋的重要组成部分。
[0003]被动窗一般需要安装三层玻璃以实现优异的保温、隔热能力,使被动式房屋内部温度保持稳定,且被动窗在墙体上占据的面积大于普通窗户,以透过足够的阳光,因而对窗框的结构强度和承重能力提出了比普通铝合金窗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被动窗窗框为了提高强度,一方面使用高强度材料制作窗框,另一方面通过在窗框内部增设合金支撑板的方式提高结构强度,但增加合金支撑板大大增加了被动窗窗框的重量,甚至超出同样面积的普通窗重量的2倍以上,在安装时难以通过人工搬运、安放,需要专用的吊装设备配合才能完成安装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动窗轻型窗框,具有便于安装、强度高的优点,可不借助吊装设备进行人工搬运及安装,降低了安装难度。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被动窗轻型窗框,用于将被动窗固定到墙体上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固定安装在墙体上,所述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框体的上表面设有玻璃安装槽,所述玻璃安装槽内设有玻璃夹持件,所述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均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框体、第二框体的连接处设有卡接件,所述第二框体内设有支撑条,所述第一框体、第二框体为塑钢材质,所述玻璃夹持件、卡接件、支撑条均为塑料材质。
[0007]优选的,所述卡接件包括第一卡条、第二卡条、第三卡条,所述第一卡条、第二卡条、第一框体、第二框体组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二卡条、第三卡条、第一框体、第二框体组成第二空腔。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框体内设有若干薄板,所述薄板用于防止所述第一框体变形。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条的上表面设有圆弧状突起,所述圆弧状突起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框体的下表面。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条的横截面呈工字型。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条、第二卡条、第三卡条沿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二框体啮合。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框体的上端设有卡槽,所述第三卡条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第一框体卡接。
[0013]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的窗框由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组合而成,在进行搬运或安装时可
将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分离,先在墙体上固定安装第一框体,然后再通过卡接件将第二框体安装在第一框体上,由于第一框体、第二框体的重量与窗框的总重相比大幅下降,可无需借助吊装工具即可完成被动窗的安装,大幅降低安装难度;
[0015](2)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通过塑料材质的卡接件进行连接,使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通过卡接件进行间接接触,利用导热能力差的卡接件阻止第一框体、第二框体间的热传递,并通过卡接件与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形成的空腔进行隔热,提高了窗框的保温能力;
[0016](3)第一框体内设有若干薄板,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了第一框体的强度,第二框体内设有工字型的支撑条,可防止第二框体受压变形。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截面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图。
[0020]图中标记:1、第一框体;2、第二框体;3、卡接件;4、第一空腔;5、第二空腔;101、玻璃安装槽;102、玻璃夹持件;103、薄板;104、卡槽;201、支撑条;301、第一卡条;302、第二卡条;303、第三卡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所示,一种被动窗轻型窗框,用于将被动窗固定到墙体上,包括第一框体1、第二框体2,第一框体1固定安装在墙体上,第一框体1、第二框体2可拆卸连接,以便将窗框进行拆分后运输、安装,第二框体2的上表面设有玻璃安装槽101,玻璃安装槽101内设有玻璃夹持件102,玻璃夹持件102采用聚碳酸酯材质,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用于夹持玻璃板,第一框体1、第二框体2均为中空结构,第一框体1、第二框体2的连接处设有卡接件3,第二框体2内设有支撑条201,支撑条201的横截面呈工字型,在第二框体2的内部可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防止第二框体2受压变形,第一框体1、第二框体2为塑钢材质,其导热能力低于铝合金,可降低窗框的热损失,玻璃夹持件102、卡接件3、支撑条201均为塑料材质,其导热能力显著低于第一框体1、第二框体2。
[0024]卡接件3由聚酰胺塑料制成,包括第一卡条301、第二卡条302、第三卡条303,第一卡条301、第二卡条302、第三卡条303沿水平方向与第二框体2啮合,以便第二框体2的拆装,第一卡条301、第二卡条302、第一框体1、第二框体2组成第一空腔4,第二卡条302、第三卡条303、第一框体1、第二框体2组成第二空腔5,第一框体1、第二框体2通过第一卡条301、第二卡条302、第三卡条303间接接触,避免热量在第一框体1、第二框体2间直接传递,降低被动窗的热损失,第一卡条301的上表面设有圆弧状突起,圆弧状突起用于支撑第二框体2的下表面,使第二框体2的受力更加均匀。
[0025]第一框体1内设有若干薄板103,薄板103与第一框体1的材质相同,用于防止第一
框体1变形,第一框体1的上端设有卡槽104,第三卡条303通过卡槽104与第一框体1卡接。
[0026]玻璃夹持件102上设有用于安装玻璃的凹槽,凹槽之间设有密封隔条,起到减震、降噪效果。
[0027]进行窗框的搬运时,沿水平方向将第二框体2从第一框体1上取下,并依次取下第一卡条301、第二卡条302,然后将第一框体1、第二框体2分开进行搬运,以降低单次搬运的重量。
[0028]进行窗框的安装时,先将第一框体1固定安装在墙体的窗口处,然后通过玻璃夹持件102将玻璃板安装在第二框体2上,并将第一卡条301、第二卡条302安装在第一框体1上,然后沿水平方向将第二框体2推向第一框体1,当第三卡条303与第二框体2完全啮合后,使用强力胶水涂抹第一卡条301与第一框体1、第二框体2之间的缝隙,将其粘牢。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被动窗轻型窗框,用于将被动窗固定到墙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体(1)、第二框体(2),所述第一框体(1)固定安装在墙体上,所述第一框体(1)、第二框体(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框体(2)的上表面设有玻璃安装槽(101),所述玻璃安装槽(101)内设有玻璃夹持件(102),所述第一框体(1)、第二框体(2)均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框体(1)、第二框体(2)的连接处设有卡接件(3),所述第二框体(2)内设有支撑条(201),所述第一框体(1)、第二框体(2)为塑钢材质,所述玻璃夹持件(102)、卡接件(3)、支撑条(201)均为塑料材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动窗轻型窗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3)包括第一卡条(301)、第二卡条(302)、第三卡条(303),所述第一卡条(301)、第二卡条(302)、第一框体(1)、第二框体(2)组成第一空腔(4),所述第二卡条(302)、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玉坤尚廷君尚广强尚光修吴斌张军涛吴亚峰田丽吴小娟靳振彬白鹤司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绿保节能门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