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电源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6411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VC电源线,该PVC电源线,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柱,所述转柱内腔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插头和插尾,所述转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齿轮,所述盒体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转柱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束线盘和下束线盘,所述电源线包括导线、PVC层、防水层和绝缘层,所述导线的外侧设置有PVC层,所述PVC层的外侧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PVC电源线解决了现有的电源线在使用过程中不便排线,不仅影响室内美观,影响电源线的使用寿命,并且落地的电源线容易绊倒人,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的问题。患的问题。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VC电源线


[0001]本技术涉及线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VC电源线。

技术介绍

[0002]电源线是传输电流的电线,通常电流传输的方式是点对点传输,电源线按照用途可以分为AC交流电源线及DC直流电源线,通常AC电源线是通过电压较高的交流电的线材,这类线材由于电压较高需要统一标准获得安全认证方可以正式生产,而DC线基本是通过电压较低的直流电,因此在安全上要求并没有AC线严格,但是安全起见,各国还是要求统一安全认证,PVC就是聚氯乙烯是氯乙烯单体,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氯乙烯均聚物和氯乙烯共聚物统称之为氯乙烯树脂,PVC曾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应用非常广泛,在建筑材料、工业制品、日用品、地板革、地板砖、人造革、管材、电线电缆、包装膜、瓶、发泡材料、密封材料、纤维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
[0003]现有的电源线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存在排线杂乱的问题,不仅影响室内美观,影响电源线的使用寿命,并且落地的电源线容易绊倒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PVC电源线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和收纳的PVC电源线。
[0006]本技术提供的PVC电源线,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柱,所述转柱内腔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插头和插尾,所述转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齿轮,所述盒体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转柱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束线盘和下束线盘。
[0007]为了达到提高电源线防水性能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PVC电源线,优选的,所述电源线包括导线、PVC层、防水层和绝缘层,所述导线的外侧设置有PVC层,所述PVC层的外侧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层。
[0008]为了达到避免连接处发生损坏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PVC电源线,优选的,所述插头包括连接块、连接套和铜芯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远离连接块的一端与电源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铜芯块。
[0009]为了达到便于移动连接块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PVC电源线,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层。
[0010]为了达到对于固定齿轮固定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PVC电源线,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撑架、卡杆和固定杆,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与盒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内腔设置有卡杆,所述卡杆的内腔设置有固定杆。
[0011]为了达到提高本装置整体稳定性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PVC电源线,优选的,所述盒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稳定块,所述稳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盘。
[0012]为了达到下束线盘稳定转动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PVC电源线,优选的,所述下束线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的外侧与盒体内腔的底部滑动连接。
[0013]为了达到便于转动转柱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PVC电源线,优选的,所述转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外侧开设有槽口。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该PVC电源线,在使用者使用本装置时,只需将卡杆内的固定杆移出卡杆内,然后将卡杆移出固定齿轮的齿槽内即可自由拉动电源线,在将电源线拉动到合适长度后,将卡杆和固定杆归位即可重新对电源线进固定,在使用者使用完成后对电源线进行收纳时,可通过转动盘来带动转柱转动,转柱转动可同时带动上束线盘和下束线盘转动,通过转动上束线盘和下束线盘即可对电源线进行收纳,解决了现有的电源线在使用过程中不便排线,不仅影响室内美观,影响电源线的使用寿命,并且落地的电源线容易绊倒人,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PVC电源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盒体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盒体的局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电源线的结构截面图;
[0021]图6为本技术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号:1、盒体;2、转柱;3、电源线;301、导线;302、PVC层;303、防水层;304、绝缘层;4、插头;401、连接块;402、连接套;403、铜芯块;5、插尾;6、固定齿轮;7、固定机构;701、支撑架;702、卡杆;703、固定杆;8、上束线盘;9、下束线盘;10、防滑垫;11、稳定块;12、吸盘;13、支撑块;14、移动轮;15、转动盘;16、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PVC电源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盒体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盒体的局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电源线的结构截面图;
[0025]图6为本技术插头的结构示意图。一种PVC电源线,包括盒体1,盒体1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柱2,转柱2内腔设置有电源线3,电源线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插头4和插尾5,转柱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齿轮6,盒体1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机构7,转柱2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束线盘8和下束线盘9;
[0026]盒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稳定块11,所述稳定块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盘12。
[0027]下束线盘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3,支撑块13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14,移动轮14的外侧与盒体1内腔的底部滑动连接;
[0028]转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盘15,转动盘15的外侧开设有槽口16。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者使用完成后对电源线3进行收纳时,可通过转动盘15来带动转柱2转动,转柱2转动可同时带动上束线盘8和下束线盘9转动,通过转动上束线盘8和下束线盘9即可对电源线3进行收纳,在下束线盘9转动时,支撑块13配合移动轮14不仅可便于下束线盘9和上束线盘8转动,还可为下束线盘9和上束线盘8提供支撑效果,从而提高了下束线盘9和上束线盘8转动时的稳定性,下束线盘9和上束线盘8之间通过立杆固定连接,且转动盘15的外侧还开设有槽口16,便于使用者抓握转动盘15,在将本装置放置在支撑物顶部时,吸盘12可吸附在支撑物的顶部,从而提高了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0030]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5所示,电源线3包括导线301、PVC层302、防水层303和绝缘层304,导线301的外侧设置有PVC层302,PVC层302的外侧设置有防水层3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VC电源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柱(2),所述转柱(2)内腔设置有电源线(3),所述电源线(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插头(4)和插尾(5),所述转柱(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齿轮(6),所述盒体(1)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机构(7),所述转柱(2)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束线盘(8)和下束线盘(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3)包括导线(301)、PVC层(302)、防水层(303)和绝缘层(304),所述导线(301)的外侧设置有PVC层(302),所述PVC层(302)的外侧设置有防水层(303),所述防水层(303)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层(3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4)包括连接块(401)、连接套(402)和铜芯块(403),所述连接块(4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套(402),所述连接套(402)远离连接块(401)的一端与电源线(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4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玮帝电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