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统计岩石显微镜薄片中粒状颗粒含量的装置
[0001]本技术是关于统计岩石显微镜薄片中粒状颗粒含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岩石显微镜薄片是地质学中研究岩石常见的载体,它是一种将岩石打磨成厚度小于0.03mm的片状物质,一般将其固定在载玻片上,再盖上盖玻片,然后在偏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研究。它是岩石内部信息的载体,指示了岩石的微观物质组成、结构等信息。在岩石学的研究中,显微镜薄片鉴定是一项基础技能,其中对薄片中各类矿物或古生物碎屑颗粒的百分含量的估算是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它能直观的反映各类矿物或古生物碎屑在岩石中的含量。
[0003]在传统方法中很多人在薄片鉴定过程中对薄片中矿物或古生物碎屑等一些颗粒的百分含量的估算把握不准。鉴定者一般凭借经验来估算薄片中各类矿物或古生物碎屑颗粒的百分含量。然而不同鉴定者对相同薄片相同类型颗粒的估算有着较大的差别;对于初学者来说,由于经验不足,可能导致的估算误差更大。该类误差可能直接导致对岩石认识和定名的偏差,从而影响进一步的地质研究。需要一种能够更加准确的统计岩石显微镜薄片中粒状颗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统计岩石显微镜薄片中粒状颗粒含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透明板(2)、活动组件、夹爪(5)和弹性部件(6);支架(1)上设有两个腔体(3),每个腔体(3)均呈长条状,且分别平行对应设置在支架(1)的两侧,腔体(3)的两端均设有与腔体(3)相通的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32);透明板(2)设置在两个腔体(3)之间,透明板(2)的表面均匀设有多个等分的网格(21);活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活动组件分别与两个腔体(3)对应设置,每个活动组件均包括第一活动杆(41)和第二活动杆(42),第一活动杆(41)的一端贯穿第一通孔(31)位于腔体(3)内,另一端位于腔体(3)外,并沿腔体(3)长度方向滑动设置;第二活动杆(42)的一端穿过第二通孔(32)位于腔体(3)内,另一端位于腔体(3)外,并沿腔体(3)长度方向滑动设置,第二活动杆(42)位于腔体(3)内的一端位于第一活动杆(41)内;夹爪(5)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夹爪(5)与两个第一活动杆(41)位于腔体(3)外的一端连接,另一个夹爪(5)与两个第二活动杆(42)位于腔体(3)外的一端连接;弹性部件(6)数量为两个,两个弹性部件(6)分别设置在两个腔体(3)内,带动第一活动杆(41)和第二活动杆(42)相向滑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兵,原春雨,张蕾,宋利强,刘晓,
申请(专利权)人: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