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机稀油给油分配器漏油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624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9:56
一种造纸机稀油给油分配器漏油监测系统,包括一个以上的分配站、一个以上的集油监测装置、输入模块、控制器及报警器。所述集油监测装置装设于分配站底部,所述输入模块与集油监测装置信号连接,所述输入模块及报警器均连接于控制器上。所述集油监测装置包括接油托盘、集油筒及音叉式液位开关。所述集油筒与接油托盘的底部连通,所述音叉式液位开关装设于集油筒侧面且延伸于集油筒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监测分配站的漏油情况,减少了人工巡查的工作量;并对反馈结果进行实时监测报警,减少了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可按需选择连接方式,更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较强的推广意义。较强的推广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造纸机稀油给油分配器漏油监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监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造纸机稀油给油分配器漏油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大型造纸机传动点多,需要稀油润滑的烘缸、导辊的润滑点也非常多。传统为润滑点供油地方法一般为从前到后设立多个稀油供油分配器站点,每个站点由多个供油分配器安装组成,总管接入稀油分配站,分多路润滑油管到附近的润滑点去。然而,当分配器上面的流量玻璃油镜使用年限长,或是存在质量问题,或是供油压力出现故障时,会导致压力过高,从而多次出现因为浮子流量计玻璃管暴裂,产生润滑油大量泄漏的问题。
[0003]而目前的改善办法只能是加强工人巡检频次,争取及时发现漏油。如此一来,不仅当班员工工作量大大增加,极大地加重了工作负担;而且如有巡检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漏油现象,可能导致大量油液流失,从而造成缺油甚至导致生产停机,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另外泄漏的稀油还可能造成环保事故,给企业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造纸机稀油给油分配器漏油监测系统。
[0005]一种造纸机稀油给油分配器漏油监测系统,包括一个以上的分配站、一个以上的集油监测装置、输入模块、控制器及报警器。所述集油监测装置装设于分配站底部,所述输入模块与集油监测装置信号连接,所述输入模块及报警器均连接于控制器上。所述集油监测装置包括接油托盘、集油筒及音叉式液位开关。所述集油筒与接油托盘的底部连通,所述音叉式液位开关装设于集油筒侧面且延伸于集油筒内部。r/>[0006]进一步地,所述接油托盘底部呈半圆形设计,所述集油筒呈柱体设计。
[0007]进一步地,所述集油筒包括主体部、出油管及手阀。所述出油管与主体部的下端面连通,所述手阀装设于出油管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输入模块为DCS输入模块、PLC输入模块中的一种。
[0009]进一步地,所述报警器为画面报警显示器、音效报警扬声器中的一种以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输入模块设有一个IO点,对应若干所述集油监测装置均信号连接于该输入模块的IO点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输入模块设有多个IO点,对应若干所述集油监测装置与该输入模块的多个IO点一一对应。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造纸机稀油给油分配器漏油监测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计集油监测装置监测分配站的漏油情况,有效减少了人工巡查的工作量,极大地减轻了工作负担;通过电子系统对集油监测装置的反馈结果进行实时监测报警,避免了人工巡查不到位的问题,显著减少了因漏油缺油而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
集油监测装置与电子系统的连接方式,更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本技术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造纸机稀油给油分配器漏油监测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分配站及集油监测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1中集油监测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技术。
[0017]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提供一种造纸机稀油给油分配器漏油监测系统,包括一个以上的分配站10、一个以上的集油监测装置20、输入模块30、控制器40及报警器50。所述集油监测装置20装设于分配站10底部,所述输入模块30与集油监测装置20信号连接,所述输入模块30及报警器50均连接于控制器40上。
[0018]所述集油监测装置20包括接油托盘21、集油筒22及音叉式液位开关23。所述接油托盘21底部呈半圆形设计,所述集油筒22与接油托盘21的最底端连通,所述音叉式液位开关23装设于集油筒22侧面且延伸于集油筒22内部。半圆形底部的接油托盘21可以更有效地收集分配站10所漏出的油液,底部的柱形集油筒22则便于油液的进一部汇集及废油的进一步处理,而位于集油筒22 侧面的音叉式液位开关23可快速检测并反馈漏油现象。
[0019]所述集油筒22包括主体部221、出油管222及手阀223。所述出油管222 与主体部221的下端面连通,所述手阀223装设于出油管222上。主体部221 负责汇集并暂存漏出的油液,以便于音叉式液位开关23对漏油量进行监测发出警报,而设置出油管222与手阀223则便于漏出的废油的后续排放清理。
[0020]所述输入模块30为DCS输入模块,该输入模块30设有多个IO点,对应若干所述集油监测装置20与该输入模块30的多个IO点一一对应。DCS输入模块可有效地接收、转换集油监测装置20所发出的信号并将其转发至控制器40 进行分析处理,多个分配站10上的集油监测装置20可与该输入模块30上设计的多个IO点一一对应,每个IO点单独接收对应集油监测装置20的信号,使整个监测系统更为可靠,且便于维修处理部门快速分辨出现漏油问题的分配站10。此外,所述输入模块也可以是PLC输入模块或其它常见控制系统的输入模块。
[0021]所述报警器50包括画面报警显示器以及音效报警扬声器,其中画面报警显示器可以显示出现漏油的分配站的具体位置信息,便于维修处理部门对异常漏油的分配站进行精准定位,多种报警器提示可以更全面地向维修处理部门反馈,使漏油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
[0022]本技术在工作时,首先当分配站10出现漏油时,漏出的稀油掉落至下方的接油托盘21中,稀油顺着接油托盘21底部进一步汇集于集油筒22的主体部221中,此时集油筒22下方的手阀223是关闭的。当集油筒22内汇集的稀油达到一定量,从而漫过音叉式液位开关23时,音叉式液位开关23将发出信号到输入模块30。接着输入模块30通过IO点接收信号
并将其转化为控制信号并转发至控制器40。最后控制器40对控制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确定发生漏油的分配站10的具体信息并控制报警器50显示警报信息,同时发出警报声音,提醒维修处理部门对漏油的分配站10进行处理维修。当维修完成后,开启集油筒 22下方的手阀223,将之前漏出汇集于集油筒22内的废油排放清理完,系统取消警报,开始重新监测。
[0023]可以想象地,本技术一种造纸机稀油给油分配器漏油监测系统中,所述输入模块30的IO点也可以设计为一个,对应若干所述集油监测装置20设计为先互相串联再信号连接于该输入模块30的IO点上。一个IO点的输入模块30 简化了系统,降低了对于设备的要求,但同时也使系统难以对发生漏油的分配站10进行精准定位,对于实际维修处理不够友好。
[0024]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造纸机稀油给油分配器漏油监测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计集油监测装置20监测分配站的漏油情况,有效减少了人工巡查的工作量,极大地减轻了工作负担;通过电子系统对集油监测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纸机稀油给油分配器漏油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以上的分配站、一个以上的集油监测装置、输入模块、控制器及报警器;所述集油监测装置装设于分配站底部,所述输入模块与集油监测装置信号连接,所述输入模块及报警器均连接于控制器上;所述集油监测装置包括接油托盘、集油筒及音叉式液位开关;所述集油筒与接油托盘的底部连通,所述音叉式液位开关装设于集油筒侧面且延伸于集油筒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机稀油给油分配器漏油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油托盘底部呈半圆形设计,所述集油筒呈柱体设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机稀油给油分配器漏油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筒包括主体部、出油管及手阀;所述出油管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桂华林利苗黎伟文曹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建晖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