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非织造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6199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菌非织造面料,包括:若干抗菌层,且所述若干抗菌层分层排布,其中,各抗菌层由若干根纤维组成,每根所述纤维中均含有抗菌颗粒。所述抗菌颗粒可以是纳米复合载银磷酸锆或者是载银二氧化钛。通过设置多层级结构,使面料的空隙率更大,产品更加轻盈,同时,多层级结构也使得该面料从内到外都有抗菌颗粒,使得抗菌效果更持久,且当抗菌颗粒为纳米复合载银磷酸锆时,能够显著提升产品的耐磨性。磨性。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非织造面料


[0001]本技术及纺织面料
,尤其涉及一种抗菌非织造面料。

技术介绍

[0002]由纤维组成的纺织品面料,由于其多孔式物体形状和高分子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利于微生物附着,成为微生物生存、繁殖的良好寄生体。寄生体除了对人体的危害之外还会污染纤维。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通常采用后加工技术,通过对纤维制品进行涂层加工,表面改性处理以及将抗菌成分嵌在纤维表面等技术手段实现。后加工技术虽然能获得抗菌防臭效果优异的产品,但是存在制品耐久性较差以及不耐高温的劣势。
[0004]为了解决后加工存在的上述缺陷,有报道采用抗菌剂同纤维原料相混合的方式来制备抗菌纤维,然后由抗菌纤维再加工形成纤维面料,虽然该面料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但是该面料透气性不良,不够轻盈,且抗菌效果也不理想。
[0005]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非织造面料,旨在解决现有抗菌面料透气性不良,不够轻盈的问题。
[000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菌非织造面料,包括:
[0008]若干抗菌层,所述若干抗菌层层叠设置;各抗菌层由若干根纤维组成,每根所述纤维中均含有抗菌颗粒。
[0009]可选地,所述的抗菌非织造面料,其中,所述抗菌颗粒的粒径大于所述纤维的直径。
[0010]可选地,所述的抗菌非织造面料,其中,所述抗菌颗粒为纳米复合载银磷酸锆。
[0011]可选地,所述的抗菌非织造面料,其中,单个所述抗菌颗粒外露在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该抗菌颗粒整体积的10

30%。
[0012]可选地,所述的抗菌非织造面料,其中,所述纤维的直径为150

250nm。
[0013]可选地,所述的抗菌非织造面料,其中,所述抗菌非织造面料的厚度为200

300μm。
[0014]可选地,所述的抗菌非织造面料,其中,所述抗菌层的层数为10

30层。
[0015]可选地,所述的抗菌非织造面料,其中,所述抗菌颗粒的粒径为0.2

0.3μm。
[0016]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抗菌非织造面料,通过将抗菌面料设计成多层级结构,使面料空隙率更大,从而可以使面料重量更轻,结构比表面积更大,使得抗菌效果更加显著。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
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符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菌非织造面料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2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2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抗菌非织造面料,包括:若干抗菌层10,且所述若干抗菌层10是分层排布的,其中,所述抗菌层由很多根纤维所组成,单根纤维11中含有抗菌颗粒12。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抗菌层可以采用溶液吹纺技术制备得到,所述的溶液吹纺技术,利用聚合物溶液为原料,通过高速气流产生的剪切力,使得溶剂克服溶液表面张力进行挥发,并将溶质拉伸获得微纳尺度纤维。相比于静电纺丝技术,溶液吹纺技术可以制备相同直径的纤维,且不需要外加高压电场,同时,高速气流使溶剂挥发及使溶质拉伸的速度远高于高压电场,纺丝的效率能在较大程度上提升,有利于微纳尺度纤维的规模化生产。溶液吹纺技术中,高速气流不仅可以作为成丝的驱动力,高速气流还被同时用于纤维的定向排列。
[0023]示例性地,配制含有抗菌颗粒的纺丝溶液,将纺丝溶液注入到注射器内,针头为20G针头,纺丝环境温度为室温,湿度为40%,气流压强为0.2MPa,喷头与平铺收集网水平中线的角度为45
°
,喷头与平铺收集网左边缘的距离为30cm,负压大小为0.5MPa。在此条件下进行分层纺丝,纺丝1小时后,在平铺收集网右侧的包覆面上收集到对应厚度的定向排列的溶液吹纺纤维,排列方向与高速气流经过平铺收集网时的方向一致,可以得到抗菌非织造面料。
[002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抗菌非织造面料制备成多层级结构,由于层与层之间有空隙,因此可以在降低面料重量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风阻。同时,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抗菌剂吸附强度差的问题。
[0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抗菌层可以设置为10

30层。具体的层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每层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层间的距离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所述抗菌非织造面料的厚度可以为200μm至220μm,220μm至240μm,240μm至260μm,260μm至280μm,280μm至300μm。
[00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抗菌层中的纤维的直径可以使150nm至170nm,170nm至190nm,190nm至210nm,210nm至230nm,230nm至250nm。
[0027]进一步地,纤维中抗菌颗粒的粒径可以为0.2μm至0.25μm,0.25μm至0.3μm。需要说明的是,抗菌颗粒粒径越大为了包裹该抗菌颗粒所制备得到的纤维直径也就越粗,相应的
会导致最终面料的重量也就越重,因此需要对其粒径进行设置。
[0028]在本实施例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抗菌颗粒可以为纳米复合载银磷酸锆,所述纳米复合载银磷酸锆的粒径大于其所在的纤维的直径,容易理解的是,所述纳米复合载银磷酸锆颗粒有部分是凸出在所述纤维的表面的,其中,单个所述纳米复合载银磷酸锆颗粒外露在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该纳米复合载银磷酸锆颗粒整体积的10

30%(如占25%)。
[0029]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获得更好的抗菌效果,所述抗菌颗粒在纤维中的占比可以是10

20%,即纤维单位面积100μm2中抗菌颗粒占有的表面积比为10

20%(如18%)。容易理解的是,纤维单位面积中抗菌颗粒占有面积比越大,虽然可以获得更好的抗菌效果,但是纤维的强度会降低,因此,当将抗菌颗粒占有的表面积比设为10

20%时,可以更好的平衡抗菌和强度,即在具有强抗菌性的同时,也具有理想的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非织造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抗菌层,所述若干抗菌层层叠设置;各抗菌层由若干根纤维组成,每根所述纤维中均含有抗菌颗粒;各抗菌层的厚度相同,抗菌层与层之间有空隙;单个所述抗菌颗粒外露在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该抗菌颗粒整体积的10

3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非织造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颗粒的粒径大于所述纤维的直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非织造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颗粒为纳米复合载银磷酸锆。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淇棕李涛陈世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深蓝健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