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维持厌氧颗粒污泥流动性的污泥运输及投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61846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维持厌氧颗粒污泥流动性的污泥运输及投加装置,包括可移动投加装置箱体和设置于可移动投加装置箱体内的进料过滤系统、一级混料及保温系统、维流及保温系统可振动箱体、二级混料及保温系统、出料系统,依次通过溢流通道连通,并且均设有使厌氧颗粒污泥保持设定温度的加温装置;维流及保温系统设有可振动箱体、实现可振动箱体振动的振动机构;出料系统设有出料系统出料管、厌氧颗粒污泥螺杆泵、厌氧颗粒污泥出料管,厌氧颗粒污泥循环管与厌氧颗粒污泥螺杆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常规装置和方法导致的IC厌氧塔厌氧颗粒污泥的运输、投加时存在的厌氧颗粒污泥沉积、破碎、失温等问题。失温等问题。失温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维持厌氧颗粒污泥流动性的污泥运输及投加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维持厌氧颗粒污泥流动性的污泥运输及投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工业废水的排放量急剧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污染了已有水源,导致可用水资源不断缩减。唯有将污染源在厂内处理完毕不污染附近水源,才能缓解这一恶性循环。目前典型的污染较为严重的工业废水领域包括造纸、印染、食品、酿造等高污染行业,其主要的特征就是废水中CODcr浓度高、可生化性弱,采用传统的生化直接处理负荷过大,易造成废水处理系统的瘫痪。故针对此类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过高的CODcr,只有在生化前端设置IC厌氧塔,在IC厌氧塔反应区内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在无需提供氧气的情况下把大部分的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和少量的细胞物质,从而达到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目的,减轻后续生化处理负荷。
[0003]在有机废水厌氧处理中,IC厌氧塔等高效厌氧反应器必须使用厌氧颗粒污泥。厌氧颗粒污泥有稳定的团粒结构,通常呈球形、椭球形或土豆形,厌氧颗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维持厌氧颗粒污泥流动性的污泥运输及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投加装置箱体和设置于可移动投加装置箱体内的进料过滤系统、一级混料及保温系统、维流及保温系统、二级混料及保温系统、出料系统,所述进料过滤系统、一级混料及保温系统、维流及保温系统、二级混料及保温系统、出料系统依次通过溢流通道连通;所述进料过滤系统设有第一进料管、厌氧颗粒污泥循环管、安装于厌氧颗粒污泥循环管的厌氧颗粒污泥循环管电动阀门、滤网,厌氧颗粒污泥通过第一进料管卸入进料过滤系统,通过滤网对厌氧颗粒污泥进行过滤;所述一级混料及保温系统设有进水管、第一双曲面搅拌机,通过进水管向一级混料及保温系统通入自来水调节厌氧颗粒污泥含水率,通过第一双曲面搅拌机对厌氧颗粒污泥进行搅拌;所述维流及保温系统设有可振动箱体、实现可振动箱体振动的振动机构以及设于可振动箱体的第二进料管;所述二级混料及保温系统设有第三进料管、第二双曲面搅拌机,通过第二双曲面搅拌机对厌氧颗粒污泥进行搅拌;所述出料系统设有出料系统出料管、与出料系统出料管连接的厌氧颗粒污泥螺杆泵、与厌氧颗粒污泥螺杆泵连接的厌氧颗粒污泥出料管,厌氧颗粒污泥循环管与厌氧颗粒污泥螺杆泵连接;所述进料过滤系统、一级混料及保温系统、维流及保温系统、二级混料及保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丹丹梁兴飞赵欢刘露王磊周烁灵俞国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