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绝热管道安装的调平管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618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绝热管道安装的调平管托,包括水平基座及其上端设置的若干管托组件,若干管托组件相互平行设置,且管托组件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水平基座上端设置第一丝杠、动力电机和滑轨,第一丝杠的外围转动套接至水平基座的上端,第一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动力电机的传动轴,每个管托组件的下端螺纹连接至第一丝杠的外围,且管托组件的下端滑动连接至滑轨的外围,绝热管道的外围能够在每个管托组件的上端滚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绝热管道安装的调平管托,绝热管道可以在管托组件上端滚动,因管道为一体结构,管道的各结构位同轴,通过多个管托组件托举呈转动状态的绝热管道,从而达到调平,该结构调平准确,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施工效率高。施工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绝热管道安装的调平管托


[0001]本技术属于绝热管道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绝热管道安装的调平管托。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供暖的集中化和供热面的扩大化,城市供热管道的主管网将越来越大,同时由于近年来雾霾污染现象的日益严重,大城市中的供热公司将陆续迁出城市或停止供热,采用电厂余热供热,向热电联产转变。由于供热距离加大,供热管线口径也将进一步加大,大口径聚氨酯保温管道的应用在我国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管道铺设过程中,需要对预制的保温绝热管道进行串联,而在现有的施工中焊连时常常因绝热管道倾斜,而使得其内部存在矫正应力,在后期使用时造成接口断裂等串接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用于绝热管道安装的调平管托,以解决现有技术倾斜的绝热管道串接作业完成时,绝热管道内部存在矫正应力而造成管道串接不良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用于绝热管道安装的调平管托,包括水平基座及其上端设置的若干管托组件,若干管托组件相互平行设置,且管托组件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水平基座上端设置第一丝杠、动力电机和滑轨,第一丝杠的外围转动套接至水平基座的上端,第一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动力电机的传动轴,每个管托组件的下端螺纹连接至第一丝杠的外围,且管托组件的下端滑动连接至滑轨的外围,绝热管道的外围能够在每个管托组件的上端滚动。
[0006]进一步的,所述管托组件包括支板、滑块、螺母和升降架,支板的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滑块和螺母,滑块的下端滑动连接至滑轨的外围,第一丝杠的外围螺纹连接至螺母内圈,支板上端设置用于升降绝热管道的升降架。
[0007]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架包括支板上端分别固定安装的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二丝杠、第一限位槽板、第二限位槽板和动力源,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相互平行设置,第一限位槽板和第二限位槽板相互平行设置,且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分别位于第一限位槽板和第二限位槽板之间,第一板体和第一限位槽相互垂直设置,第二丝杠的外围分别转动套接至第一板体中部、第二板体中部,第一板体的一侧设置动力源,第二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动力源的一端,第二丝杠的外围分别螺纹连接至第一滑台中部、第二滑台中部,第一支架的下端转动套接至第一滑台的一端,第二支架的下端转动套接至第二滑台的一端,第一支架的另一端、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分别接触至绝热管道的外围,且第一滑台的两侧、第二滑台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至第一限位槽板的一侧、第二限位槽板的一侧。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的中部铰接至第二支架的中部,且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呈交叉分布。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槽板和第二限位槽板的横截面均为L形结构,第一限位槽板和第二限位槽板相互对称设置,第一滑台的两侧、第二滑台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凸台,凸台滑动连接至所述L形结构内。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丝杠中部固定安装管套,管套位于第一滑台和第二滑台之间。
[0011]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源是手轮和动力电机的任意一种。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转动套接从动轮,第二支架的上端转动套接主动轮,且第二支架的上端固定安装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传动轴固定连接至主动轮的中轴。
[00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用于绝热管道安装的调平管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绝热管道可以在管托组件上端滚动,因管道为一体结构,管道的各结构位同轴,通过多个管托组件托举呈转动状态的绝热管道,从而达到调平的目的,该结构调平准确,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4]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用于绝热管道安装的调平管托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升降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升降架的剖面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滑台和支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
水平基座;2

滑轨;3

管托组件;31

支板;32

滑块;33

升降架;331

第一板体;332

第一限位槽板;333

第二丝杠;334

动力源;335

主动轮;336

第二电机;337

管套;338

第一滑台;339

第一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5]如图1

4所示,用于绝热管道安装的调平管托,包括水平基座1及其上端设置的若干管托组件3,若干管托组件3相互平行设置,且管托组件3的数量不少于三个,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采用三个管托组件3搭配的作业方式,水平基座1上端设置第一丝杠、动力电机和滑轨2,第一丝杠的外围转动套接至水平基座1的上端,第一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动力电机的传动轴,每个管托组件3的下端螺纹连接至第一丝杠的外围,且管托组件3的下端滑动连接至滑轨2的外围,绝热管道的外围能够在每个管托组件3的上端滚动,第一电机是现有技术,第一电机转动带动第一丝杠转动,从而实现管托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绝热管道安装的调平管托,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基座(1)及其上端设置的若干管托组件(3),若干管托组件(3)相互平行设置,且管托组件(3)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水平基座(1)上端设置第一丝杠、动力电机和滑轨(2),第一丝杠的外围转动套接至水平基座(1)的上端,第一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动力电机的传动轴,每个管托组件(3)的下端螺纹连接至第一丝杠的外围,且管托组件(3)的下端滑动连接至滑轨(2)的外围,绝热管道的外围能够在每个管托组件(3)的上端滚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绝热管道安装的调平管托,其特征在于:管托组件(3)包括支板(31)、滑块(32)、螺母和升降架(33),支板(31)的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滑块(32)和螺母,滑块(32)的下端滑动连接至滑轨(2)的外围,第一丝杠的外围螺纹连接至螺母内圈,支板(31)上端设置用于升降绝热管道的升降架(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绝热管道安装的调平管托,其特征在于:升降架(33)包括支板(31)上端分别固定安装的第一板体(331)、第二板体、第二丝杠(333)、第一限位槽板(332)、第二限位槽板和动力源(334),第一板体(331)和第二板体相互平行设置,第一限位槽板(332)和第二限位槽板相互平行设置,且第一板体(331)、第二板体分别位于第一限位槽板(332)和第二限位槽板之间,第一板体(331)和第一限位槽相互垂直设置,第二丝杠(333)的外围分别转动套接至第一板体(331)中部、第二板体中部,第一板体(331)的一侧设置动力源(334),第二丝杠(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立常斌于海林刘宜震
申请(专利权)人:中投天津智能管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