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岱魏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6136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包括底座和橡胶垫,所述底座上端设置有橡胶垫,所述底座左侧设置有施压结构,所述施压结构包括设置在底座左侧的第一弹簧槽、贯穿第一弹簧槽顶端的推杆、缠绕设置在推杆表面上的第一弹簧、设置在推杆底端的压板和开设在第一弹簧槽底端的针孔,所述推杆顶端表面贴合设置有橡胶垫,且橡胶垫通过升降结构与底座连接;通过设置的施压结构和升降结构等,有效避免了针在插入患者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因为不适或疼痛产生晃动,导致针插入的路径发生偏移,因此医师在施加压力时需要保证力度均匀且移动平稳,避免针移动发生偏移,对技术要求较高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


[0001]本技术涉及定位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

技术介绍

[0002]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医生在使用针灸时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为了避免产生抖动,一般会使用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来进行稳定,现有的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000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现有的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一般是直接设置在患者的手臂上方的,通过施加压力,使压力推动针刺入患者的手臂上,但是针在插入患者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因为不适或疼痛产生晃动,导致针插入的路径发生偏移,因此医师在施加压力时需要保证力度均匀且移动平稳,避免针移动发生偏移,对技术要求较高,装置的适用性不强,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通过设置的施压结构和升降结构等,使施压结构和升降结构能够相互配合使用,均速且稳定地推动针进行移动,避免了针在插入患者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因为不适或疼痛产生晃动,导致针插入的路径发生偏移,因此医师在施加压力时需要保证力度均匀且移动平稳,避免针移动发生偏移,对技术要求较高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包括底座和橡胶垫,所述底座上端设置有橡胶垫,所述底座左侧设置有施压结构,所述施压结构包括设置在底座左侧的第一弹簧槽、贯穿第一弹簧槽顶端的推杆、缠绕设置在推杆表面上的第一弹簧、设置在推杆底端的压板和开设在第一弹簧槽底端的针孔,所述推杆顶端表面贴合设置有橡胶垫,且橡胶垫通过升降结构与底座连接,所述升降结构包括设置在底座顶端表面上的滑槽、内嵌在滑槽内部的滑块、贯穿滑块中部和滑槽顶端的螺纹杆、设置在滑块左侧表面上的滑杆、设置在连接件左侧表面上的限位环和设置在限位环左侧表面上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底端设置有橡胶垫;
[0006]所述滑块内部设置有与螺纹杆相互啮合的螺纹,所述螺纹杆底端转动连接在滑槽内壁底端,所述滑槽左侧表面贯穿有滑块;
[0007]所述限位环套设在滑槽外壁表面上。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焊接在第一弹簧槽内壁顶端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焊接在压板顶端表面上。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块设置为矩形,所述滑槽设置为与滑块相互配合的矩形槽。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槽设置为矩形槽,所述限位环设置为与滑槽相互配合的矩形框。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杆设置为圆柱形,所述滑槽左侧表面开设有与滑杆相互配合的直槽孔。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底端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底座底端的四组插槽、插入插槽内部的连接杆、开设在连接杆外壁表面上的若干组第二弹簧槽、设置在第二弹簧槽内部的第二弹簧、贯穿第二弹簧槽外侧表面的限位杆、开设在插槽内壁表面上的限位槽和设置在连接杆底端的支撑板;
[0013]所述限位槽内部皆插入有限位杆。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杆外侧表面皆设置为圆弧形,所述限位槽皆设置为与限位杆相互配合的弧形槽。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通过设置的施压结构和升降结构等,有效避免了针在插入患者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因为不适或疼痛产生晃动,导致针插入的路径发生偏移,因此医师在施加压力时需要保证力度均匀且移动平稳,避免针移动发生偏移,对技术要求较高的问题,通过转动螺纹杆,使升降结构以相对平稳的速度推动橡胶垫,橡胶垫挤压第一弹簧,使压板将针推入患者手臂内,从而达到的在插入针时能够保证力度均匀且移动平稳的目的,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0017]2、通过设置的支撑结构等,有效避免了当需要在患者的腹部或背部进行针灸时,不方便握持底座将针扎入的问题,通过移动支撑板,使支撑板带动连接杆插入插槽内部,同时第二弹簧推动限位杆插入限位槽内部,使限位槽对限位杆的位置进行限制,连接杆的位置被限制,支撑板安装完成,从而达到将底座通过支撑板放置在患者的腹部或背板进行扎针的目的,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支撑结构的局部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地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的图4中B处地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1、底座;2、橡胶垫;3、施压结构;31、第一弹簧槽;32、推杆; 33、第一弹簧;34、压板;35、针孔;4、升降结构;41、滑槽;42、滑块;43、螺纹杆;44、滑杆;45、限位环;46、连接件;5、支撑结构;51、插槽; 52、连接杆;53、第二弹簧槽;54、第二弹簧;55、限位杆;56、限位槽; 57、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7]实施例:
[0028]请参阅图1

图7,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包括底座1和橡胶垫2,底座1上端设置有橡胶垫2,底座1左侧设置有施压结构3,施压结构3包括设置在底座1左侧的第一弹簧槽31、贯穿第一弹簧槽31顶端的推杆32、缠绕设置在推杆32表面上的第一弹簧33、设置在推杆32底端的压板34和开设在第一弹簧槽31底端的针孔35,推杆32顶端表面贴合设置有橡胶垫2,且橡胶垫2通过升降结构4与底座1连接,升降结构4包括设置在底座1顶端表面上的滑槽41、内嵌在滑槽41内部的滑块42、贯穿滑块42中部和滑槽41 顶端的螺纹杆43、设置在滑块42左侧表面上的滑杆44、设置在连接件46左侧表面上的限位环45和设置在限位环45左侧表面上的连接件46,连接件46 底端设置有橡胶垫2;
[0029]滑块42内部设置有与螺纹杆43相互啮合的螺纹,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包括底座(1)和橡胶垫(2),所述底座(1)上端设置有橡胶垫(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左侧设置有施压结构(3),所述施压结构(3)包括设置在底座(1)左侧的第一弹簧槽(31)、贯穿第一弹簧槽(31)顶端的推杆(32)、缠绕设置在推杆(32)表面上的第一弹簧(33)、设置在推杆(32)底端的压板(34)和开设在第一弹簧槽(31)底端的针孔(35),所述推杆(32)顶端表面贴合设置有橡胶垫(2),且橡胶垫(2)通过升降结构(4)与底座(1)连接,所述升降结构(4)包括设置在底座(1)顶端表面上的滑槽(41)、内嵌在滑槽(41)内部的滑块(42)、贯穿滑块(42)中部和滑槽(41)顶端的螺纹杆(43)、设置在滑块(42)左侧表面上的滑杆(44)、设置在连接件(46)左侧表面上的限位环(45)和设置在限位环(45)左侧表面上的连接件(46),所述连接件(46)底端设置有橡胶垫(2);所述滑块(42)内部设置有与螺纹杆(43)相互啮合的螺纹,所述螺纹杆(43)底端转动连接在滑槽(41)内壁底端,所述滑槽(41)左侧表面贯穿有滑块(42);所述限位环(45)套设在滑槽(41)外壁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33)的一端焊接在第一弹簧槽(31)内壁顶端上,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岱魏
申请(专利权)人:卢岱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