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596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液器,包括壳体组件、进气管以及出气管,所述壳体组件内部形成腔室,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端贯穿壳体组件的上端并与腔室连通,所述进气管的进气口端突伸至壳体组件外,所述出气管包括直钢管段、弯钢管段以及短直钢管段,所述直钢管段位于腔室,所述直钢管段的进气口与腔室连通,所述弯钢管段的一端与长直钢管段连接,所述弯钢管段的另一端与短直钢管段连接,所述短直钢管段突伸至壳体组件外,所述短直钢管段的外侧管壁设有铜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明显提高短直钢管段的焊接性能,避免压缩机泵体变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降低设备制造成本,并且避免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出气管因碰撞出现变形的情况。和使用过程中出气管因碰撞出现变形的情况。和使用过程中出气管因碰撞出现变形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液器


[0001]本技术涉及制冷
,具体涉及一种储液器。

技术介绍

[0002]储液器在空调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储液器通过出气管与压缩机焊接,现有技术中,出气管的式样主要有两种:铜弯管式样和钢弯管式样。其中储液器铜弯管式样便于焊接,但材料成本偏高,且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极易变形;另外,钢弯管式样材料成本低,材料强度高,不易发生变形等,但钢材热导系数极低,钢弯管式样储液器生产焊接时间长,材料极易氧化,产生氧化皮,同时与压缩机本体焊接时,需加热时间长,加热温度高,易使压缩机泵体变形,造成压缩机卡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液器。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储液器,包括壳体组件、进气管以及出气管,所述壳体组件内部形成腔室,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端贯穿壳体组件的上端并与腔室连通,所述进气管的进气口端突伸至壳体组件外,所述出气管包括直钢管段、弯钢管段以及用于与外界的压缩机焊接的短直钢管段,所述直钢管段位于腔室,所述直钢管段的进气口与腔室连通,所述弯钢管段的一端与长直钢管段连接,所述弯钢管段的另一端贯穿壳体组件的下端并与短直钢管段连接,所述短直钢管段突伸至壳体组件外,所述短直钢管段的外侧管壁设有铜层。
[0005]进一步地,所述铜层的厚度为5μm~100μm,所述铜层的长度为5

25mm。更进一步地,所述铜层的厚度为30μm。
[0006]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本体、与壳体本体上端连接的上盖、与壳体本体下端连接的下盖,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端贯穿上盖并与腔室连通,所述长直钢管段的进气口与腔室连通。
[0007]进一步地,所述腔室内设有过滤网组件,所述过滤网组件将腔室分隔为上腔室以及下腔室,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与上腔室连通,所述出气管的进气口与下腔室连通,所述过滤网组件包括用于过滤进入腔室的冷媒的过滤网以及用于安装过滤网的过滤网支架,所述过滤网支架设有设有供气态冷媒通过的通气孔,所述过滤网位于过滤网支架的上端,所述过滤网支架的外周与壳体本体的内侧壁抵接,所述壳体本体的内侧壁的两侧与过滤网支架的外周的下端贴合的位置设有第一限位凸条,所述壳体本体的内侧壁的两侧与过滤网支架的外周的上端贴合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凸条。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支架的中心部位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朝上腔室的方向凸出。
[0009]进一步地,过滤网支架还设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朝下腔室的方向凸出。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下腔室设有分离板,所述分离板的外周与壳体本体的内侧壁抵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本体的内侧壁的两侧与分离板的外周的下端贴合的位置设有第三限位凸条,所述壳体本体的内侧壁的两侧与分离板的外周的上端贴合的位置设有第四限位凸条。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出气管通过在短直钢管段的外侧管壁设置电镀铜,能够明显提高短直钢管段的焊接性能,缩短与压缩机的焊接时间,降低加热温度,避免压缩机泵体变形,进而降低压缩机卡死的概率;本技术采用在短直钢管段的外侧管壁设置铜层的方式制成出气管,替代纯铜材料制成的出气管,大大降低设备制造成本,并且避免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出气管因碰撞出现变形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剖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5]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0016]附图标记为:1—壳体组件;2—进气管;3—出气管;4—腔室;31—长直钢管段;32—弯钢管段;33—短直钢管段;5—铜层;11—壳体本体;12—上盖;13—下盖;6—过滤网组件;41—上腔室;42—下腔室;111—第一限位凸条;112—第二限位凸条;61—过滤网;62—过滤网支架;621—第一凸起;622—第一凹陷部;7—分离板;113—第三限位凸条;114—第四限位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0018]一种储液器,包括壳体组件1、进气管2以及出气管3,所述壳体组件1内部形成腔室4,所述进气管2的出气口端贯穿壳体组件1的上端并与腔室4连通,所述进气管2的进气口端突伸至壳体组件1外,所述出气管3包括直钢管段31、弯钢管段32以及用于与外界的压缩机焊接的短直钢管段33,所述直钢管段31位于腔室4,所述直钢管段31的进气口与腔室4连通,所述弯钢管段32的一端与长直钢管段31连接,所述弯钢管段32的另一端贯穿壳体组件1的下端并与短直钢管段33连接,所述短直钢管段33突伸至壳体组件1外,所述短直钢管段33的外侧管壁设有铜层5。
[0019]具体地,所述进气管2采用纯铜材料制成,所述长直钢管段31、弯钢管段32以及短直钢管段33均采用低碳钢材料制成,所述长直钢管段31、弯钢管段32以及短直钢管段33一体设置。更具体地,所述铜层5采用电镀的方式设于短直钢管段33的外侧管壁。
[0020]本技术的出气管3通过在短直钢管段33的外侧管壁电镀铜,能够明显提高短直钢管段33的焊接性能,缩短与压缩机的焊接时间,降低加热温度,避免压缩机泵体变形,进而降低压缩机卡死的概率;本技术采用在短直钢管段33的外侧管壁设置铜层5的方式制成出气管,替代纯铜材料制成的出气管,大大降低设备制造成本,并且避免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出气管3因碰撞出现变形的情况。
[0021]进一步地,所述铜层5的厚度为5μm~100μm,所述铜层的长度为5

25mm。更进一步
地,所述铜层5的厚度为30μm。
[0022]本技术通过限定铜层5的厚度,保证铜层5在直钢管段的外侧管壁的覆盖率,保证铜层5的焊接性,提高焊接品质。
[0023]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壳体本体11、与壳体本体11上端连接的上盖12、与壳体本体11下端连接的下盖13,所述进气管2的出气口端贯穿上盖12并与腔室4连通,所述长直钢管段31的进气口与腔室4连通。
[0024]具体地,所述壳体本体11分别与上盖12和下盖13通过电阻焊的方式连接,上述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加工和安装。
[0025]进一步地,所述腔室4内设有过滤网组件6,所述过滤网组件6将腔室4分隔为上腔室41以及下腔室42,所述进气管2的出气口与上腔室41连通,所述出气管3的进气口与下腔室42连通,所述过滤网组件6包括用于过滤进入腔室4的冷媒的过滤网61以及用于安装过滤网61的过滤网支架62,所述过滤网支架62设有供气态冷媒通过的通气孔,所述过滤网61位于过滤网支架62的上端,所述过滤网支架62的外周与壳体本体11的内侧壁抵接,所述壳体本体11的内侧壁的两侧与过滤网支架62的外周的下端贴合的位置均设有第一限位凸条111,所述壳体本体11的内侧壁的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进气管以及出气管,所述壳体组件内部形成腔室,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端贯穿壳体组件的上端并与腔室连通,所述进气管的进气口端突伸至壳体组件外,所述出气管包括直钢管段、弯钢管段以及用于与外界的压缩机焊接的短直钢管段,所述直钢管段位于腔室,所述直钢管段的进气口与腔室连通,所述弯钢管段的一端与长直钢管段连接,所述弯钢管段的另一端贯穿壳体组件的下端并与短直钢管段连接,所述短直钢管段突伸至壳体组件外,所述短直钢管段的外侧管壁设有铜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层的厚度为5μm~100μm,所述铜层的长度为5

2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本体、与壳体本体上端连接的上盖、与壳体本体下端连接的下盖,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端贯穿上盖并与腔室连通,所述长直钢管段的进气口与腔室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内设有过滤网组件,所述过滤网组件将腔室分隔为上腔室以及下腔室,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国华贾洪亮韦华东陈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金瑞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