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儿拖车骨架
[0001]本技术涉及婴童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婴儿拖车骨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婴儿拖车体积较大,相对重量也较重,当婴儿拖车从收折状态展开时,照顾者或使用者必须施以较大的力量来展车,可能发生力道控制不当,展车力度过大,造成展车不顺畅,费力而又无法顺利展车。再者,照顾者或使用者在手持物品或牵引孩童时,无法同时操作拖车进行展开或收折,因此在操作拖车的过程中,难以兼顾孩童,若孩童乱跑,增加孩童的安全隐患以及父母在照顾上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婴儿拖车骨架。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婴儿拖车骨架,包括
[0006]底框架,所述底框架下侧设有车轮,所述底框架上设有用于作用在骨架上使骨架移动的手拉杆;
[0007]上围组,所述上围组包括与所述底框架枢接的第一上围框架;
[0008]所述第一上围框架处于与所述底框架互呈夹角状态的展开位置时,两者之间形成可供婴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拖车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框架(1),所述底框架(1)下侧设有车轮,所述底框架(1)上设有用于作用在骨架上使骨架移动的手拉杆;上围组(2),所述上围组(2)包括与所述底框架(1)枢接的第一上围框架(21);所述第一上围框架(21)处于与所述底框架(1)互呈夹角状态的展开位置时,两者之间形成可供婴童乘坐的容置空间,及可供婴儿进入容置空间的开放位置;所述第一上围框架(21)与所述底框架(1)枢接,以使所述第一上围框架(21)从展开位置转动至与所述底框架(1)呈叠置状态的收置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拖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围框架(21)一端部上设有供踩踏的脚踏部(211),所述脚踏部(211)供所述第一上围框架(21)自收置位置转动至展开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拖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围框架(21)与所述底框架(1)之间设有第一靠背部(31),所述第一靠背部(31)底端与所述底框架(1)一侧枢接,以供所述第一靠背部(31)转动至相对所述底框架(1)叠置的折收位置,或供所述第一靠背部(31)转动至相对所述底框架(1)展开的使用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婴儿拖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靠背部(31)与所述第一上围框架(21)之间设有第一定位机构(41),所述第一定位机构(41)用于在所述第一靠背部(31)处于使用位置时,使所述第一上围框架(21)保持位于展开位置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婴儿拖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41)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上围框架(21)上的定位部(411),以及可相对所述第一靠背部(31)移动的销栓(412)。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婴儿拖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靠背部(31)与所述第一上围框架(21)之间设有第一释放机构(51),所述第一释放机构(51)用于解除所述第一定位机构(41)对所述第一上围框架(21)的限制,以使所述第一上围框架(21)自展开位置转动至收置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婴儿拖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围组(2)还包括第二上围框架(22),所述第二上围框架(22)一端与所述第一上围框架(21)枢接,所述第二上围框架(22)处于展开位置时,其与所述第一上围框架(21)构成环绕所述底框架(1)周侧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二上围框架(22)处于收置位置时,所述第二上围框架(22)相对所述第一上围框架(21)叠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婴儿拖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围框架(22)与所述底框架(1)之间设有第二靠背部(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黃羽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乐美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