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柱式脱硫吸收塔用浆液循环母管的布置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特别是公开一种液柱式脱硫吸收塔用浆液循环母管的布置结构,应用于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行业。
技术介绍
[0002]液柱塔湿法脱硫技术在国内外已有广泛的使用。从国内实际运用情况看,产生的主要问题是方形液柱式脱硫吸收塔(简称液柱塔)本体太笨重,钢材耗量大。目前圆形喷淋脱硫吸收塔(简称喷淋塔)技术在国内脱硫工程中已被普遍采用,其采用的是喷淋塔需要的钢耗量几乎要比液柱式吸收塔少一半。但由于液柱塔为方塔,建造高度通常低于圆形的喷淋塔,且便于维护检修,所以液柱塔建造成本相对较低,在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行业仍有一定竞争力。
[0003]液柱塔的循环母管目前采用母管制,现有循环母管的结构是:各个独立的吸收塔循环泵出口全部汇入一根水平布置的母管管道,该母管管道通过一个巨大的180
°
U形弯,在升高6
‑
10m处再次水平布置,并在循环母管上接几十个分支管道接入液柱塔内的喷浆管道,通过安装在喷浆管道上的喷嘴喷出浆液,所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柱式脱硫吸收塔用浆液循环母管的布置结构,包括液柱塔、与液柱塔管路连接的循环泵及分别与液柱塔和循环泵管路连接且用于液柱塔内浆液循环的循环母管,所述循环泵设置有若干台,分别固定于底面基座上,并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循环泵入口管道与位于液柱塔的下腔室连通,其特征在于:每台所述循环泵对应的循环泵出口管道自循环泵出口处先垂直向上后再以90
°
向液柱塔外侧壁方向弯折,接近液柱塔外侧壁后继续90
°
垂直向上弯折,并分别在接近液柱塔的上层时与水平布置的上层循环母管接通,且位于上层循环母管正下方,所述上层循环母管的正上方设有高度不同的上、下两层分支管,由若干高低交错间隔布置的L字形分支管组成,其中若干处于低位置的分支管组成下层浆液入口分支管,若干处于高位置的分支管组成上层浆液入口分支管,所述的下层浆液入口分支管和上层浆液入口分支管出口分别与液柱塔上腔室连通,所述的上层循环母管为通径相同的水平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液柱式脱硫吸收塔用浆液循环母管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泵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萱,杨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芬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