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文渤专利>正文

一种方便携带的防烫茶饮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563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7:2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方便携带的防烫茶饮杯,涉及食品技术领域,该方便携带的防烫茶饮杯包括杯体以及杯盖,所述杯体包括一体设置的内杯体与外杯体,所述内杯体置于所述外杯体内,所述内杯体与所述外杯体之间设置有隔温层,所述内杯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茶包,所述第一茶包上方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周侧固定于所述内杯体的侧壁上,所述杯体与所述杯盖卡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杯体为双层的内杯体与外杯体,双层设计,可以减少传播到外杯体上的热量,同时设置在外杯体与内杯体之间的隔温层,进一步减少温度的传播,防止外杯体过热烫伤人体。体。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携带的防烫茶饮杯


[0001]本申请涉及食品
,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携带的防烫茶饮杯。

技术介绍

[0002]茶饮料是中国人的文化,也是很多人的生活习惯。在生活中人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在乘坐火车时,在陆游景点游览时,外出出差时,需要饮茶,但因饮茶需要茶叶、茶杯等而无法实现,而随身携带很不方便。或者是将茶叶或茶叶粉密封在纸杯中,需要饮用时,用开水冲泡饮用。
[0003]现有的茶饮杯都是采用食品级可降解的材料,杯子再冲水泡茶使用多次后出现发软和防烫效果下降的问题,且单个茶饮杯的茶叶的口味单一,需要多个茶饮杯来饮用不同种类的茶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方便携带的防烫茶饮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方便携带的防烫茶饮杯,包括杯体以及与所述杯体相适配的杯盖,所述杯体包括内杯体与外杯体,所述内杯体置于所述外杯体内,且所述内杯体与所述外杯体固定连接,所述内杯体与所述外杯体之间设置有隔温层,所述内杯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茶包,所述第一茶包上方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周侧固定于所述内杯体的侧壁上。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一滤网的上方依次设置有分隔层、第二茶包以及第二滤网,所述分隔层周侧固定于所述内杯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滤网的周侧固定于所述分隔层的上表面或所述内杯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茶包置于所述第二滤网与所述分隔层之间。
[0008]可选地,所述内杯体为食品级可降解的纸质材质。
[0009]可选地,所述外杯体为防烫材质。
[0010]可选地,所述分隔层为铝箔纸。
[0011]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通过设置杯体为一体设置的内杯体和外杯体,双层设置,可以减少茶水传播到外杯体上的温度,同时设置在内杯体与外杯体之间的隔温层,可以进一步减少传播到外杯体上的热量,防止外杯体过热,即便内杯体因多次使用而发软和防烫效果下降,也有外杯体进行防护,防止烫伤,另外,通过设置在杯体底部的第一茶包以及其上方的过滤网,可以直接通过热水冲泡茶水,不需要随身携带茶叶包或者茶叶盒,随时可进行冲泡,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直观地说明现有技术以及本申请,下面给出几个示例性的附图。应当理解,附图中所示的具体形状、构造,通常不应视为实现本申请时的限定条件;例如,本领域技术
人员基于本申请揭示的技术构思和示例性的附图,有能力对某些单元(部件)的增/减/归属划分、具体形状、位置关系、连接方式、尺寸比例关系等容易作出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优化。
[0014]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第二滤网固定在分隔层上表面时图1中A

A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第二滤网固定在内杯体侧壁时图1中A

A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1、内杯体;2、外杯体;3、隔温层;4、杯盖;5、第一茶包;6、第一滤网;7、分隔层;8、第二茶包;9、第二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述。
[0020]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

多个

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本申请中的术语

第一



第二



第三

等旨在区别指代的对象,而不具有技术内涵方面的特别意义(例如,不应理解为对重要程度或次序等的强调)。

包括



包含



具有

等表述方式,同时还意味着

不限于

(某些单元、部件、材料、步骤等)。
[0021]本申请中所引用的如

















中间

等的用语,通常是为了便于对照附图直观理解,而并非对实际产品中位置关系的绝对限定。在未脱离本申请揭示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这些相对位置关系的改变,当亦视为本申请表述的范畴。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所披露的一种方便携带的防烫茶饮杯,包括杯体以及与杯体相适配的杯盖4,所述杯体包括内杯体1与外杯体2,内杯体1和外杯体2连接处通过淀粉浆糊粘贴固定在一起,制成厚度为1.5mm的杯体,其中内杯体1为食品级可降解纸质材质,厚度为0.2mm,在冲泡茶水的过程中几乎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外杯体2采用防烫材料,厚度为1mm,如橡木,因橡木成本较高,可采用制作红酒木塞的边角料制作来减小成本,可以有效的隔绝内杯体1的热量,所述内杯体1置于所述外杯体2内,所述内杯体1与所述外杯体2之间设置有隔温层3,隔温层3为真空层或者其他的隔热材料,隔温层3的厚度为0.3mm,可以有效的防止内杯体1的温度传导到外杯体体上,防止外杯体2过热而烫伤人体,所述内杯体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茶包5,第一茶包5内可装不同种类的茶叶,来制成不同口味的茶饮杯,所述第一茶包5上方设置有第一滤网6,所述第一滤网6周侧固定于所述内杯体1的侧壁上,第一茶包5放置于内杯体1的底部,通过第一滤网6封在内杯体1中,第一滤网6可以对茶叶进行过滤,防止茶叶漂浮到水面上,影响口感以及使用体验,所述杯体与所述杯盖4卡接,杯体于杯盖4卡接,可以在使用时对杯体进行封口,防止杯体内部的茶水洒出。
[0023]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滤网6的上方依次设置有分隔层7、第二茶包8以及第二滤网9,所述分隔层7固定于所述内杯体1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茶包8置于所述分隔层7上,所述第二滤网9的周侧固定于所述分隔层7上表面或内杯体1的侧壁上,通过第二滤网9把放置在分隔层7上的第二茶包8封在内杯体1中,第二滤网9与分隔层7的上表面连接时,第二滤网9与分隔层7固定的位置与内杯体1之间留有空隙,从空隙处撕掉分隔层7可连带第二茶包8与第二滤网9一起撕掉,第二滤网9固定在内杯体1的侧壁上时,先撕开第二滤网9,清理掉分隔层7上的第二茶包8,再撕开分隔层7,防止分隔层7和第二茶包8上残留的茶水滴在下方的
第一茶包5上,影响第一茶包5冲泡后的口味,分隔层7为铝箔纸,通过食品级胶水粘贴在内杯体1的侧壁上,第二茶包8置于分隔层7上,且第二滤网9固定于分隔层7上,分隔层7上方的第二茶包8内可封装与第一茶包5不同种类的茶叶,从而可以根据喜好选择两种茶叶,冲泡时,当分隔层7上方的第二茶包8内的茶叶多次冲泡没有味道后,撕开铝箔纸分隔层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携带的防烫茶饮杯,包括杯体以及与所述杯体相适配的杯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包括内杯体(1)与外杯体(2),所述内杯体(1)置于所述外杯体(2)内,且所述内杯体(1)与所述外杯体(2)固定连接,所述内杯体(1)与所述外杯体(2)之间设置有隔温层(3),所述内杯体(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茶包(5),所述第一茶包(5)上方设置有第一滤网(6),所述第一滤网(6)周侧固定于所述内杯体(1)的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携带的防烫茶饮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6)的上方依次设置有分隔层(7)、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渤
申请(专利权)人:谢文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