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兼顾防压疮和翻身功能的气垫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5395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6:30
兼顾防压疮和翻身功能的气垫床,包括充气气垫、翻转机构、支撑框架和气泵组件;翻转机构包括第一翻转组件和第二翻转组件,第一翻转组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设置在支撑框架底部上端,翻转板右端与固定板右端铰接且翻转板左端搭接在固定板左端,旋转电机固连在固定板左端且旋转电机的转子与丝杠首端固连,丝杠的右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板转动连接,连接杆首端与设置在丝杠上的丝杠螺母转动连接,连接杆末端通过转轴与翻转板中部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多个第一充气柱和多个第二充气柱与患者交替式接触的方式来解决患者皮肤易产生压疮的问题,同时利用翻转机构对患者进行辅助翻身操作,减轻医护人员劳动强度。护人员劳动强度。护人员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兼顾防压疮和翻身功能的气垫床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兼顾防压疮和翻身功能的气垫床。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防压疮床垫主要为两种,第一种为气垫式防压疮床垫,第二种为硅胶式防压疮床垫,两种防压疮床垫均可以达到防压疮的效果,但是患者皮肤仍长期与床垫接触,不能形成良好的防压疮效果,因此需要改进;
[0003]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定期对患者翻身来预防患者压疮的方法,但是由于翻身频率较高,加之部分患者体重较胖,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因此需要结合上述两种原因对现有相关的气垫床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兼顾防压疮和翻身功能的气垫床。
[0005]兼顾防压疮和翻身功能的气垫床,包括充气气垫、翻转机构、支撑框架和气泵组件,翻转机构设置在支撑框架内部,充气气垫设置在翻转机构上端,气泵组件与充气气垫连接;
[0006]充气气垫包括多个第一充气柱和多个第二充气柱,第一充气柱和第二充气柱间隔分布并粘合在一起;
[0007]支撑框架包括为一端开口的空腔结构;
[0008]翻转机构包括第一翻转组件和第二翻转组件,第一翻转组件和第二翻转组件对称设置在支撑框架的左右两侧;第二翻转组件与第一翻转组件结构相同;
[0009]第一翻转组件包括翻转床板、旋转电机、丝杠、翻转板、固定板、连接杆和转轴,
[0010]固定板设置在支撑框架底部上端,翻转板右端与固定板右端铰接且翻转板左端搭接在固定板左端,旋转电机固连在固定板左端且旋转电机的转子与丝杠首端固连,丝杠的右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板转动连接,连接杆首端与设置在丝杠上的丝杠螺母转动连接,连接杆末端通过转轴与翻转板中部铰接;
[0011]气泵组件包括吹气气泵、抽气气泵、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第一进气电控阀、第二进气电控阀、第一出气电控阀、第二出气电控阀和控制单元;
[0012]所述的第一进气管出气端与第一充气柱连通;
[0013]所述的第二进气管出气端与第二充气柱连通;
[0014]所述的第一进气管进气端与第二进气管进气端分别通过第一进气电控阀46和第二进气电控阀与吹气气泵出气端连通;
[0015]所述的第一出气管进气端与第一充气柱连通;
[0016]所述的第二出气管进气端与第二充气柱连通;
[0017]所述的第一出气管出气端与第二出气管出气端分别通过第一出气电控阀和第二出气电控阀与抽气气泵进气端连通;
[0018]所述的吹气气泵、抽气气泵、第一进气电控阀、第二进气电控阀、第一出气电控阀、第二出气电控阀和旋转电机均与控制单元连接,由吹气气泵和抽气气泵交替控制第一充气柱与第二充气柱充气与放气。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多个第一充气柱和多个第二充气柱与患者交替式接触的方式来解决患者皮肤易产生压疮的问题,同时利用翻转机构对患者进行辅助翻身操作,减轻医护人员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2是支撑框架与应急床垫连接示意图。
[0023]图3是翻转机构与支撑框架连接示意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翻转组件的剖视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充气柱和第二充气柱与气泵组件连接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参阅附图所示,兼顾防压疮和翻身功能的气垫床,包括充气气垫1、翻转机构2、支撑框架3和气泵组件4,翻转机构2设置在支撑框架3内部,充气气垫1设置在翻转机构2上端,气泵组件4与充气气垫1连接;
[0027]充气气垫1包括多个第一充气柱10和多个第二充气柱11,第一充气柱10和第二充气柱11间隔分布并粘合在一起;
[0028]支撑框架3包括为一端开口的空腔结构;
[0029]翻转机构2包括第一翻转组件20和第二翻转组件21,第一翻转组件20和第二翻转组件21对称设置在支撑框架3的左右两侧;第二翻转组件21与第一翻转组件20结构相同;
[0030]第一翻转组件20包括翻转床板200、旋转电机201、丝杠202、翻转板203、固定板204、连接杆205和转轴206,
[0031]固定板204设置在支撑框架3底部上端,翻转板203右端与固定板204右端铰接且翻转板203左端搭接在固定板204左端,旋转电机201固连在固定板204左端且旋转电机201的转子与丝杠202首端固连,丝杠202的右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板204转动连接,连接杆205首端与设置在丝杠202上的丝杠螺母转动连接,连接杆205末端通过转轴206与翻转板203中部铰接;
[0032]气泵组件4包括吹气气泵40、抽气气泵41、第一进气管42、第二进气管43、第一出气管44、第二出气管45、第一进气电控阀46、第二进气电控阀47、第一出气电控阀48、第二出气电控阀49和控制单元;
[0033]所述的第一进气管42出气端与第一充气柱10连通;
[0034]所述的第二进气管43出气端与第二充气柱11连通;
[0035]所述的第一进气管42进气端与第二进气管43进气端分别通过第一进气电控阀46
和第二进气电控阀47与吹气气泵40出气端连通;
[0036]所述的第一出气管44进气端与第一充气柱10连通;
[0037]所述的第二出气管45进气端与第二充气柱11连通;
[0038]所述的第一出气管44出气端与第二出气管45出气端分别通过第一出气电控阀48和第二出气电控阀49与抽气气泵41进气端连通;
[0039]所述的吹气气泵40、抽气气泵41、第一进气电控阀46、第二进气电控阀47、第一出气电控阀48、第二出气电控阀49和旋转电机201均与控制单元50连接,由吹气气泵40和抽气气泵41交替控制第一充气柱10与第二充气柱11充气与放气。
[0040]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控制开关、显示屏和定时器,吹气气泵40、抽气气泵41、第一进气电控阀46、第二进气电控阀47、第一出气电控阀48、第二出气电控阀49、控制开关、显示屏、定时器和旋转电机201均与单片机电连接。
[0041]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第一进气管42和第二进气管43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
[0042]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应急床垫6设置在充气气垫1与翻转机构2之间。
[0043]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应急床垫6四角处设有贯穿的扣手槽60。
[0044]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充气气垫1首端设有透气乳胶靠枕7。
[0045]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充气气垫1上设有两个可拆卸腋下加持块8。
[004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过程:
[0047]参阅附图所示,使用时,患者躺在充气气垫1的左侧或者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兼顾防压疮和翻身功能的气垫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气垫(1)、翻转机构(2)、支撑框架(3)和气泵组件(4),翻转机构(2)设置在支撑框架(3)内部,充气气垫(1)设置在翻转机构(2)上端,气泵组件(4)与充气气垫(1)连接;充气气垫(1)包括多个第一充气柱(10)和多个第二充气柱(11),第一充气柱(10)和第二充气柱(11)间隔分布并粘合在一起;支撑框架(3)包括为一端开口的空腔结构;翻转机构(2)包括第一翻转组件(20)和第二翻转组件(21),第一翻转组件(20)和第二翻转组件(21)对称设置在支撑框架(3)的左右两侧;第二翻转组件(21)与第一翻转组件(20)结构相同;第一翻转组件(20)包括翻转床板(200)、旋转电机(201)、丝杠(202)、翻转板(203)、固定板(204)、连接杆(205)和转轴(206);固定板(204)设置在支撑框架(3)底部上端,翻转板(203)右端与固定板(204)右端铰接且翻转板(203)左端搭接在固定板(204)左端,旋转电机(201)固连在固定板(204)左端且旋转电机(201)的转子与丝杠(202)首端固连,丝杠(202)的右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板(204)转动连接,连接杆(205)首端与设置在丝杠(202)上的丝杠螺母转动连接,连接杆(205)末端通过转轴(206)与翻转板(203)中部铰接;气泵组件(4)包括吹气气泵(40)、抽气气泵(41)、第一进气管(42)、第二进气管(43)、第一出气管(44)、第二出气管(45)、第一进气电控阀(46)、第二进气电控阀(47)、第一出气电控阀(48)、第二出气电控阀(49)和控制单元(50);所述的第一进气管(42)出气端与第一充气柱(10)连通;所述的第二进气管(43)出气端与第二充气柱(11)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姣姣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