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组件和充电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5378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组件和充电座,涉及充电设备领域;该电池组件包括壳体、电池、第一无线充PCBA件以及受电线圈复合件;电池设置于壳体内;第一无线充PCBA件设置于壳体内,且与电池电连接;受电线圈复合件为线圈与软磁件连接形成的复合件,受电线圈复合件设置于壳体内,与第一无线充PCBA件连接,且绕电池的周侧或端部设置,用于与充电座配合为电池充电。该电池组件的受电线圈复合件为线圈和软磁件复合形成的复合件,软磁件能约束磁场磁力线的方向和走向,以限制出充电区域和范围,使得电池能在特定区域内充电,减少电池的金属结构与交变磁场的干扰,减少涡流效应,从而能减少损坏,提高充电效率,减少安全隐患。减少安全隐患。减少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组件和充电座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组件和充电座。

技术介绍

[0002]充电电池的无线充电方式通常包括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送电线圈通常被集成在外置的充电座内。受电线圈通常被集成在电池中,受电线圈与电池连接。在进行充电时,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相对放置。送电线圈通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受电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将能量从充电座转移到电池中。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线圈产生的磁场的磁力线类球形分布,电池和/或充电座的金属结构(PCBA板、金属壳体等)在球形的磁场内容易产生涡流效应,产生涡流电流,使得金属结构产热,存在安全隐患,甚至还可能导致磁场的能量被金属吸收,使得充电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隐患低且充电效率高的电池组件和充电座。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组件,包括:
[0007]壳体;
[0008]电池,设置于壳体内;
[0009]第一无线充PCBA件,设置于壳体内,且与电池电连接;
[0010]受电线圈复合件,为线圈与软磁件连接形成的复合件,受电线圈复合件设置于壳体内,与第一无线充PCBA件连接,且绕电池的周侧或端部设置,用于与充电座配合为电池充电。
[00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受电线圈复合件包括第一环形线圈筒和绕第一环形线圈筒的内周缘或外周缘设置的第一环形软磁件,第一环形线圈筒和第一环形软磁件绕电池的周向环设。
[00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受电线圈复合件包括第一平面线圈和设置于第一平面线圈端面的第一平面软磁件,第一平面线圈和第一平面软磁件设置于电池的端部。
[00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壳体包括筒体、正极端壳和负极端壳,筒体绕电池的周向设置,正极端壳邻近电池的正极端设置,且与正极端通过正极接触件电连接,负极端壳邻近电池的负极端设置,且与负极端通过负极接触件电连接。
[00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受电线圈复合件邻近负极端壳设置,正极端壳设置有充电端子,充电端子用于外接充电线为电池充电。
[0015]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充电座,用于为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电池组件充电,充电座包括:
[0016]外壳;
[0017]第二无线充PCBA件,设置于外壳内;
[0018]送电线圈复合件,设置于外壳内,与第二无线充PCBA件连接,送电线圈复合件为线圈与软磁件连接形成的复合件,送电线圈复合件用于与受电线圈复合件相对,以在外接电源时为电池充电
[00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送电线圈复合件包括第二环形线圈筒和绕第二环形线圈筒的内周缘或外周缘设置的第二环形软磁件。
[002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送电线圈复合件包括第二平面线圈和设置于第二平面线圈端面的第二平面软磁件。
[002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外壳具有内凹部,送电线圈复合件绕内凹部外周侧和外端部设置,内凹部内周侧和内端部共同围成凹陷腔,凹陷腔用于供受电线圈复合件伸入。
[002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外壳包括上壳和下壳;
[0023]上壳的周向开设有扣接槽,下壳的周向边缘与扣接槽扣接;或者,下壳的周向开设有扣接槽,上壳的周向边缘与扣接槽扣接。
[0024]本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备以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25]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组件,其包括壳体、电池、第一无线充PCBA件以及受电线圈复合件;电池设置于壳体内;第一无线充PCBA件设置于壳体内,且与电池电连接;受电线圈复合件为线圈与软磁件连接形成的复合件,受电线圈复合件设置于壳体内,与第一无线充PCBA件连接,且绕电池的周侧或端部设置,用于与充电座配合为电池充电。该电池组件的受电线圈复合件为线圈和软磁件复合形成的复合件,软磁件能约束磁场磁力线的方向和走向,以限制出充电区域和范围,使得电池能在特定区域内充电,减少电池的金属结构与交变磁场的干扰,减少涡流效应,从而能减少损坏,提高充电效率,减少安全隐患。
[0026]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与上述电池组件配套使用的充电座。其包括外壳、第二无线充PCBA件以及送电线圈复合件;第二无线充PCBA件设置于外壳内;送电线圈复合件设置于外壳内,与第二无线充PCBA件连接,送电线圈复合件为线圈与软磁件连接形成的复合件,送电线圈复合件用于外接电源以为电池充电。该充电座通过将送电线圈复合件设置为线圈与软磁件的复合件,也能通过软磁件限制充电区域,减少涡流效应,以保证充电效率和充电作业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8]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件与充电座配合前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件与充电座配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件与充电座配合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件与充电座的分解示意图。
[0032]图标:100

电池组件;101

壳体;103

电池;105

第一无线充PCBA件;107

受电线圈复合件;109

筒体;111

正极端壳;113

负极端壳;115

第一环形线圈筒;117

第一环形软磁件;119

第一平面线圈;121

第一平面软磁件;123

正极接触件;125

负极接触件;126


口;127

充电端子;129

正极PCBA组件;131

盖体;200

充电座;201

外壳;203

上壳;205

下壳;207

第二无线充PCBA件;209

送电线圈复合件;211

第二环形线圈筒;213

第二环形软磁件;215

第二平面线圈;217

第二平面软磁件;219

内凹部;221

凹陷腔;223

扣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1);电池(103),设置于所述壳体(101)内;第一无线充PCBA件(105),设置于所述壳体(101)内,且与所述电池(103)电连接;受电线圈复合件(107),为线圈与软磁件连接形成的复合件,所述受电线圈复合件(107)设置于所述壳体(101)内,与所述第一无线充PCBA件(105)连接,且绕所述电池(103)的周侧或端部设置,用于与充电座(200)配合为所述电池(103)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电线圈复合件(107)包括第一环形线圈筒(115)和绕所述第一环形线圈筒(115)的内周缘或外周缘设置的第一环形软磁件(117),所述第一环形线圈筒(115)和所述第一环形软磁件(117)绕所述电池(103)的周向环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电线圈复合件(107)包括第一平面线圈(119)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平面线圈(119)端面的第一平面软磁件(121),所述第一平面线圈(119)和所述第一平面软磁件(121)设置于所述电池(103)的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1)包括筒体(109)、正极端壳(111)和负极端壳(113),所述筒体(109)绕所述电池(103)的周向设置,所述正极端壳(111)邻近所述电池(103)的正极端设置,且与所述正极端通过正极接触件(123)电连接,所述负极端壳(113)邻近所述电池(103)的负极端设置,且与所述负极端通过负极接触件(125)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电线圈复合件(107)邻近所述负极端壳(113)设置,所述正极端壳(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王清旺岑建谊龙海岸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公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