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离散紊流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532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离散紊流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底部密封盖、电路板和电池,壳体与底部密封盖连接,电路板设置在壳体和底部密封盖围成的密闭空腔内,电路板上集成有漏液检测模块和射频发射模块,壳体上表面设有漏液接收槽,漏液接收槽所处区域为漏液检测模块的漏液检测区,漏液检测模块包括非接触式漏液检测盘和TTP223B检测芯片,非接触式漏液检测盘位于漏液接收槽的正下方并与漏液接收槽底部接触,非接触式漏液检测盘、TTP223B检测芯片、射频发射模块电性通信连接,射频发射模块包括高频发射芯片;当管道有漏液出现在漏液检测区范围之内时,会被漏液检测模块检测到漏液,则射频发射模块发射315MHz的信号至管道离散紊流分析装置。流分析装置。流分析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离散紊流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煤矿特高压管道漏液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管道离散紊流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针对煤矿特高压管道是否存在渗漏情况,全靠人工进行定期排查,由于矿下地势环境较为复杂,给工作人员带来诸多不变,并且人工排查煤矿管道渗情况,不但工作人员工作量大,而且常存在煤矿特高压管道初步出现渗漏或微小渗漏情况下,工作人员不能发现或不能及时发现的情况。因此,设计一款煤矿特高压管道渗漏液检测的仪器,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煤矿特高压管道是否渗漏的管道离散紊流检测装置,具有反应灵敏,延迟性低,效率高、智能化程度高的优点,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解决了人工检测煤矿特高压管道渗漏难度大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管道离散紊流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底部密封盖、电路板和为电路板上集成的用电系统供电的电源,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有用于接收漏液的漏液接收槽,壳体与底部密封盖连接,电路板设置在壳体和底部密封盖围成的密闭空腔内,电路板上集成有用于检测是否有漏液的漏液检测模块、用于向管道离散紊流分析装置发送漏液信号的射频发射模块;
[0005]漏液检测模块包括非接触式漏液检测盘和TTP223B检测芯片,非接触式漏液检测盘位于漏液接收槽的正下方并与漏液接收槽底部接触,漏液接收槽所处区域为漏液检测模块的漏液检测区,非接触式漏液检测盘与TTP223B检测芯片的触摸输入端电性连接,TTP223B检测芯片的信号输出端与射频发射模块电性连接;
[0006]射频发射模块包括高频发射芯片;当管道有漏液出现在漏液检测区范围之内时,会被漏液检测模块检测到漏液,则射频发射模块发送信号至管道离散紊流分析装置。
[0007]上述技术方案的漏液检测原理为:利用平面电容磁场,当有漏液出现在检测范围之内时,电磁场会有电压变化,会产生电压变化,漏液检测模块检测到这个信号,经过内部滤波,整型,放大后驱动下一级晶体管输出控制电源至射频发射单元。
[0008]优选地,所述TTP223B检测芯片的接地端接地;TTP223B检测芯片的输出模式选择端通过第四电容接地;TTP223B检测芯片的输出模式选择端还通过第五电容接地;TTP223B检测芯片的输出有效选择端通过第四电容接地;TTP223B检测芯片的电源端通过第四电容接地;TTP223B检测芯片的电源端还通过第五电容接地;TTP223B检测芯片的电源端还连接第六拨码开关一端,第六拨码开关另一端与第八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八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接电源;TTP223B检测芯片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二发光二极管、第六电阻接地;TTP223B检测芯片的输出端还通过第三电阻连接三
极管的基极,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射频发射模块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电路板为阻燃覆铜箔型电路板。
[0010]优选地,所述电源为RC2477电池。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管道离散紊流检测装置,基于微功耗平面电容分布原理设计,线路板采用SMT贴片工艺,RC2477电池直接供电性能稳定可靠。
[0012]优选地,所述壳体前后两侧的内壁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用于支撑电路板的凸台,所述电路板搭接连接在凸台上。
[0013]优选地,靠近所述壳体底部的位置开设有用于卡固底部密封盖的卡槽,所述底部密封盖上设有与卡槽适配的卡块,底部密封盖与壳体卡接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壳体与底部密封盖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垫圈,在靠近所述壳体底部的位置,沿壳体内壁周向开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垫圈的阶梯台。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本技术管道离散紊流检测装置是一个基于电容感应原理设计的,非接触式微功耗物质检测电路,液体或固体接触到漏液检测区域时,会因分布电容改变,电磁场会有电压变化,会产生电压变化,TTP223B检测芯片输出CMOS信号至控制回路。同时,漏液检测模块检测到电压信号变化,经过内部滤波、整型、放大后驱动三极管输出控制电源至射频发射模块,射频发射模块发射315MHz的信号至管道离散紊流分析装置,离散紊流分析装置接收到信号后开始动作现场报警,此装置反应灵敏,延迟性低,智能化程度高,安全可靠性强。
[0017]2、本技术管道离散紊流检测装置,能够适用矿下复杂环境,无需再人工排查煤矿特高压管道是否漏液,大大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管道离散紊流检测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管道离散紊流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管道离散紊流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管道离散紊流检测装置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管道离散紊流检测装置的壳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管道离散紊流检测装置的底部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中的标记:壳体100,卡槽101,凸台102,阶梯台103,漏液接收槽104,底部密封盖200,卡块201,电路板300,电池400,密封垫圈5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更好的理解,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6]如图1

6所示,一种管道离散紊流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00、底部密封盖200、电路板300和电池400,壳体100与底部密封盖200连接,作为本实施例一具体的实施方案,壳体100前后两侧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卡固底部密封盖200的卡槽101。
[0027]参考图6,底部密封盖200上设有与卡槽101适配的卡块,底部密封盖200与壳体100卡接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底部密封盖200与壳体100皆采用ABS调质,制备出来的管道离散紊
流检测装置具有防爆等级高,防腐蚀性高的特点,适用于矿井地下安装在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巷道中。
[0028]作为本实施例一优选的实施方案,壳体100与底部密封盖200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垫圈500,在靠近壳体100底部的位置,沿壳体100内壁周向开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垫圈500的阶梯台103。
[0029]作为本实施例一优选的实施方案,电路板300为阻燃覆铜箔型电路板,电路板300设置在壳体100和底部密封盖200围成的密闭空腔内,电池400也设置在壳体100和底部密封盖200围成的密闭空腔内,电池400用于给电路板300上集成的电器元件供电。参考图1,本技术PCB板设置两种相同参数但不同封装的熔丝,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熔丝采用F1/100mA型号。图1中J1为电池插座;J2为备用电池插座。
[0030]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壳体100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管道离散紊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底部密封盖、电路板和为电路板上集成的用电系统供电的电源,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有用于接收漏液的漏液接收槽,壳体与底部密封盖连接,电路板设置在壳体和底部密封盖围成的密闭空腔内,电路板上集成有用于检测是否有漏液的漏液检测模块、用于向管道离散紊流分析装置发送漏液信号的射频发射模块;漏液检测模块包括非接触式漏液检测盘和TTP223B检测芯片,非接触式漏液检测盘位于漏液接收槽的正下方并与漏液接收槽底部接触,漏液接收槽所处区域为漏液检测模块的漏液检测区;非接触式漏液检测盘与TTP223B检测芯片的触摸输入端电性连接,射频发射模块包括高频发射芯片;当管道有漏液出现在漏液检测区范围之内时,会被漏液检测模块检测到漏液,则射频发射模块发送信号至管道离散紊流分析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离散紊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TP223B检测芯片的接地端接地;TTP223B检测芯片的输出模式选择端通过第四电容接地;TTP223B检测芯片的输出模式选择端还通过第五电容接地;TTP223B检测芯片的输出有效选择端通过第四电容接地;TTP223B检测芯片的电源端通过第四电容接地;TTP223B检测芯片的电源端还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波张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博锐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