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钢包浇注钢流电磁感应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530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铸钢包浇注技术领域的连铸钢包浇注钢流电磁感应加热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浇注周期前期、后期温度不均衡、维护复杂、综合成本高等问题,其包括:钢包和中间包,钢包和中间包之间设有电磁感应加热机构,电磁感应加热机构包括钢包长水口和电磁感应线圈,钢包长水口上端与钢包下水口契合,下端插入中间包冲击区内,钢包长水口外周绕设电磁感应线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持原有的中间包砌筑和周转方式,不增加中间包备用包壳数量和砌筑成本,可以解决浇注前期和后期温度不均衡、有絮流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可以延长装置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铸钢包浇注钢流电磁感应加热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连铸钢包浇注钢流电磁感应加热系统,属于连铸钢水浇注


技术介绍

[0002]在连铸生产过程中,低过热度浇注可以改善连铸坯内部的中心偏析和质量,提高连铸坯出结晶器时的厚度,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连铸机的拉速,由此低过热度浇注成为目前连铸生产的主流发展趋势。但随着炼钢环节向大转炉、大电炉方向发展,浇注周期变长,浇注前期后期温度不均衡,同时低过热度易产生钢水流动性变差、中间包水口絮流等问题。
[0003]目前行业内为实现低过热度浇注,同时避免温度不均衡、絮流等问题,主要采用中间包电磁感应加热、中间包等离子加热方式。中间包电磁感应加热存在中间包体积大、砌筑过程复杂、砌筑时间长、耐材使用量大,中间包周转效率慢、浇注使用时间短、综合成本高等问题,目前国内只有少部分企业在特种钢生产上有所利用。中间包等离子加热使用时又有受渣层和覆盖剂影响大、浇注时间短、能量转化率低、中间包砌筑难度大、维护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连铸钢包浇注钢流电磁感应加热系统,可以解决浇注前期和后期温度不均衡、有絮流等问题,同时满足维护简单、可在线更换的要求,实现长寿命中间包可全过程使用的目的。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连铸钢包浇注钢流电磁感应加热系统,包括:钢包和中间包,所述钢包和中间包之间设有电磁感应加热机构,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机构包括钢包长水口和电磁感应线圈,所述钢包长水口上端与钢包下水口契合,下端插入中间包冲击区内,所述钢包长水口外周绕设所述电磁感应线圈。
[0006]可选的,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机构还包括磁轭,所述磁轭包设于电磁感应线圈外周。
[0007]可选的,还包括横向移动机构,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横移轨道,所述横移轨道安装于中间包上方,且具有位于中间包冲击区上方的浇注位,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机构活动安装于横移轨道上。
[0008]可选的,所述横移轨道的两端分别设有电磁感应加热机构备用位,所述浇注位位于横移轨道中部;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机构的数量为2个,连铸机浇注工作前,2个电磁感应加热机构分别位于横移轨道两端的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机构备用位。采用“一用一备”方式,提升了工作效率的同时方便在备用位快速更换损坏的钢包长水口。
[0009]可选的,还包括纵向移动机构,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电磁感应加热机构两侧的纵移组件,所述纵移组件包括纵向移动轮、纵移轨道和液压升降油缸;各纵移组件中,所述纵移轨道安装于液压升降油缸的顶部,液压升降油缸底部安装有横向移动轮,横向移动轮滚动连接所述横移轨道;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机构的外壳上部两侧对称设有多个纵向移动轮,各纵向移动轮与下方纵移轨道滚动连接。
[0010]可选的,还包括同步液压油缸,所述钢包底部和电磁感应加热机构顶部对应设有用于挂置所述同步液压油缸的液压油缸挂耳。
[0011]可选的,所述钢包长水口可拆卸安装于电磁感应加热机构中,且外表面包覆有用于保护感应线圈的保温隔热材料。
[0012]可选的,还包括钢包回转台,其上设有用于放置钢包的受包位,钢包回转台活动设置于电磁感应加热机构的上方,钢包回转台的转动能够带动其上钢包移动至浇注位或者远离浇注位。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将电磁感应加热机构设于钢包和中间包之间,利用中频交变电流使电磁感应线圈内腔产生不断变换的磁场,从而加热流经的钢水,这样可以保持原有的砌筑和周转方式,不增加中间包备用包壳数量和砌筑成本,避免了对传统中间包包型的改动,减少设备改造带来的巨额投入;
[0015]本技术的钢包长水口设为可拆卸更换的部件,方便对水口以及电磁感应加热机构进行在线更换维修保养,大大提升了生产稳定性,并且通过控制电磁感应加热机构的开闭可以达到前后期温度均衡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铸钢包浇注钢流电磁感应加热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铸钢包浇注钢流电磁感应加热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铸钢包浇注钢流电磁感应加热系统的电磁感应加热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钢包、2钢包下水口、3电磁感应加热机构、4钢包长水口、5横移轨道、6中间包、7电磁感应线圈、8磁轭、9液压油缸挂耳、10纵向移动轮、11纵移轨道、12液压升降油缸、13横向移动轮、14钢包回转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
ꢀ“
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和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铸钢包浇注钢流电磁感应加热系统包括:钢包1和中间包6,钢包1放置在钢包回转台14的受包位。钢包1和中间包6之间设有电磁感应加热机构3,电磁感应加热机构3包括钢包长水口4和电磁感应线圈7,钢包长水口4上端与钢包下水口2契合,其下端插入中间包6冲击区内,钢包长水口4为可拆卸部件,当长水口到龄后可将旧水口拉出,重新更换新水口。
[0025]钢包长水口4外周绕设有电磁感应线圈7,并且钢包长水口4外表面包覆有用于保护电磁感应线圈7的保温隔热材料。电磁感应加热机3还包括磁轭8,磁轭8包设于电磁感应线圈7外周,磁轭8可以起到减少漏磁,提高能量转换率的作用。在使用中可根据系统加热时长、设定功率情况,对电磁感应线圈7和磁轭8采用循环水或压缩气体方式进行冷却降温,延长系统寿命。在钢包1底部和电磁感应加热机构3顶部对应设有用于挂置同步液压油缸的液压油缸挂耳9,同步液压油缸能够控制钢包滑板和电磁感应加热机构3同步,在钢水浇注控流时不发生相对位移,避免长水口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钢包浇注钢流电磁感应加热系统,包括:钢包和中间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包和中间包之间设有电磁感应加热机构,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机构包括钢包长水口和电磁感应线圈,所述钢包长水口上端与钢包下水口契合,下端插入中间包冲击区内,所述钢包长水口外周绕设所述电磁感应线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钢包浇注钢流电磁感应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机构还包括磁轭,所述磁轭包设于电磁感应线圈外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钢包浇注钢流电磁感应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向移动机构,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横移轨道,所述横移轨道安装于中间包上方,且具有位于中间包冲击区上方的浇注位,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机构活动安装于横移轨道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铸钢包浇注钢流电磁感应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轨道的两端分别设有电磁感应加热机构备用位,所述浇注位位于横移轨道中部;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机构的数量为2个,连铸机浇注工作前,2个电磁感应加热机构分别位于横移轨道两端的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机构备用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铸钢包浇注钢流电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本超陈远清李尚兵耿恒亮马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