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季华实验室专利>正文

一种微流控分选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51609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5:57
本申请涉及微流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流控分选芯片,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导流模块、惯性聚焦暨混合分选模块和磁性分选模块;通过螺旋流道包括多个弯曲结构,弯曲结构可以使CTC与免疫磁珠的碰撞更加激烈,从而结合得更加充分,并且多个弯曲结构增加了螺旋流道的长度,使CTC与免疫磁珠结合的时间增加,从而在混合过程中进行孵育,无需再另外设置孵育模块,减少芯片的尺寸;CTC与血细胞在螺旋流道上进行初步分离的过程中,同时进行肿瘤细胞与免疫磁珠的充分结合及孵育,经过初步分离后的细胞在磁性分选模块中进一步对含有免疫磁珠标记的CTC进行磁性分选,从而分离出纯度更高的含有免疫磁珠标记的CTC。分离出纯度更高的含有免疫磁珠标记的CTC。分离出纯度更高的含有免疫磁珠标记的CTC。

A microfluidic sorting ch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流控分选芯片


[0001]本申请涉及微流控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流控分选芯片。

技术介绍

[0002]液体活检技术是通过捕获体液中的生物标志物进行实时检测,肿瘤初期即存在于外周血的循环肿瘤细胞( 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CTC与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间的信息传递密切相关,是最具临床应用前景的液体活检靶标之一。捕获活性CTC对恶性肿瘤早筛、个性化治疗、疗效评估及肿瘤复发监控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0003]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微流控技术对血液中CTC进行分选,微流控技术的分流工艺流程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惯性分离技术,第二步免疫磁珠培育,第三步磁性识别。第一步采用惯性分离技术,根据细胞大小使用纯流体动力学在高流速下操纵细胞,传统的惯性分离流道结构采用直线型、蛇型或者螺旋型,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其中,直线型流道结构110简单易加工,但直线型流道结构110和蛇型流道结构111在达到分选CTC所需流道长度的时候,流道过长会增加芯片体积且降低分选效率,螺旋型流道结构112充分利用迪恩流增强了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分选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导流模块(1)、惯性聚焦暨混合分选模块(2)和磁性分选模块(3);所述上导流模块(1)设置有用于与血液样本试管相连的血液样本流道(102)、用于与鞘液试管相连的磁珠鞘液流道(106);所述惯性聚焦暨混合分选模块(2)包括至少一个螺旋流道(200),所述螺旋流道(200)包括多个弯曲结构(203),所述螺旋流道(200)的首端设置有磁珠鞘液入口(201)和血液入口(202),所述磁珠鞘液入口(201)与所述磁珠鞘液流道(106)连通,所述血液入口(202)与所述血液样本流道(102)连通,所述螺旋流道(200)的末端设置有废液出口(204)和待分选液出口(205),所述废液出口(204)用于输出废液,所述待分选液出口(205)用于输出待分选液;所述磁性分选模块(3)包括磁分选流道(304)、磁铁(305)和废液流道(303);所述废液流道(303)的首端与所述废液出口(204)连通,末端用于与废液收集器连接;所述磁分选流道(304)的首端与所述待分选液出口(205)连通,末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废液收集器连接的第一出口(306)和用于与CTC收集器连接的第二出口(307);所述磁铁(305)设置在所述磁分选流道(304)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分选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样本流道(102)为第一星状流道,所述磁珠鞘液流道(106)为环状分流道,所述环状分流道不闭合,所述第一星状流道设置在所述环状分流道内侧且所述第一星状流道与所述环状分流道互不相通,所述第一星状流道包括血液样本总入口(101)和多个第一流道出口(103),每个所述第一流道出口(103)与所述血液样本总入口(101)之间通过一个连接流道连接,所述环状分流道包括磁珠鞘液总入口(104)和多个第二流道出口(105),所述第二流道出口(105)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流道出口(103)的数量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分选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聚焦暨混合分选模块(2)包括多个所述螺旋流道(200),多个所述螺旋流道(200)沿所述惯性聚焦暨混合分选模块(2)周向均匀分布,且多个所述螺旋流道(200)呈旋转对称设置,各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瑞菊刘乔郭振振陈锡峰
申请(专利权)人:季华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