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井涌水排水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515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井涌水排水槽,涉及地下采矿技术领域,包括泄水巷道,还包括泄水联络巷道、挡水坝、溢流受水槽、导流水槽及排水沟,泄水联络巷道前端连接采场泄水小井、后端连接泄水巷道,挡水坝为设置在泄水联络巷道内的一道半截墙,溢流受水槽靠近挡水坝设于泄水联络巷道内,导流水槽设于泄水巷道内且前端连接溢流受水槽、后端连接排水沟,泄水巷道和排水沟连接水仓或主泄水井。不仅可接受来自半截墙的矿井涌水溢流,而且能将水流引导到矿山主要排水沟,还能起到涌水沉砂作用,可避免矿井涌水在泄水巷道中无序扩散并有效防止泥砂淤积主要排水沟。淤积主要排水沟。淤积主要排水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井涌水排水槽


[0001]本技术涉及地下采矿
,特别是涉及一种矿井涌水排水槽。

技术介绍

[0002]采用地下开采方式的矿山,为保障矿山持续安全生产,需要从地表向地下开掘一系列通达矿体的巷道,以形成提升、运输、通风、供电、供风、供水、排水、通讯等系统,及时排除采场积水是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
[0003]以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为例,在开拓方案确定后,根据矿体的赋存条件,将阶段按照一定的分段高度划分为若干个分段,在各分段按一定的间距布置垂直矿体走向或沿矿体走向的回采巷道,为了运输矿石在各分段与运输水平间设若干条溜井,为了将采场涌水排出矿井,在各分段与进风水平或运输水平间设若干条进风天井、回风天井。在矿山正常生产期间,采场涌水(主要来自地表水、大气降水、地下水和生产用水等方面)由各分段汇集后经分段进风巷道(或回风巷道)流入进风天井(或回风天井),并从进风水平或运输水平到达水仓用水泵排出矿井。对于采场涌水量较大的矿山,通常需要设计专用通风排水巷道,当专用通风排水巷道位于运输水平上方时,一般采用泄水井将采场涌水引入运输水平泄水巷道的排水沟内,经排水沟到达水仓用水泵排出矿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矿井涌水排水槽,包括泄水巷道,还包括泄水联络巷道、挡水坝、溢流受水槽、导流水槽及排水沟,泄水联络巷道前端连接采场泄水小井、后端连接泄水巷道,挡水坝为设置在泄水联络巷道内的一道半截墙,溢流受水槽靠近挡水坝设于泄水联络巷道内,导流水槽设于泄水巷道内且前端连接溢流受水槽、后端连接排水沟,泄水巷道和排水沟连接水仓或主泄水井。
[0005]本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0006]前所述的一种矿井涌水排水槽,挡水坝与泄水联络巷道等宽,高度为600~1200mm,厚度为300~600mm。
[0007]前所述的一种矿井涌水排水槽,挡水坝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配筋与生根锚杆相连接,锚杆间距为500~1000mm。
[0008]前所述的一种矿井涌水排水槽,挡水坝为闸板式结构。
[0009]前所述的一种矿井涌水排水槽,溢流受水槽断面积与排水沟相同,槽底比排水沟高100~500mm,长度与泄水联络巷道宽度相同,宽度比排水沟宽100~500mm。
[0010]前所述的一种矿井涌水排水槽,溢流受水槽采用普通混凝土结构,厚度50~150mm。
[0011]前所述的一种矿井涌水排水槽,导流水槽沿溢流受水槽方向平均分布1~4个,上部地坪比泄水巷道底板低100~200mm,底部倾斜设置并连接溢流受水槽和排水沟,与溢流受水槽连接处断面积比溢流受水槽大10%~30%。
[0012]前所述的一种矿井涌水排水槽,导流水槽采用普通混凝土结构,厚度50~150mm。
[0013]前所述的一种矿井涌水排水槽,溢流受水槽、导流水槽范围向外扩展2~5m的巷道内采用普通混凝土路面,厚度100~200mm。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此排水槽不仅可接受来自半截墙的矿井涌水溢流,而且能将水流引导到矿山主要排水沟,还能起到涌水沉砂作用,可避免矿井涌水在泄水巷道中无序扩散并有效防止泥砂淤积主要排水沟。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A

A剖面示意图;
[0017]其中:1、泄水联络巷道;2、挡水坝;3、溢流受水槽;4、导流水槽;5、泄水巷道;6、排水沟;7、泄水小井。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某铁矿山采用竖井与斜坡道相结合的开拓方式,采矿方法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设0m、

120m、

240m、

360m四个阶段水平,其中0~

120m阶段设

15m、

30m、

45m、

60m、

75m、

90m、

105m分段,

105m为采场主排水分段,各回采分段涌水经采场进风井下泻到

105m分段主排水巷道,再由

105m分段主排水巷道经泄水小井77下泻到

120m阶段泄水联络巷道1流入泄水巷道5排水沟6,接下来再由

120m排水沟6流入水仓(或总泄水井),由水泵直接排至地表。
[0019]为了保证采场涌水顺畅流入

120m排水沟6,现行的做法是:各生产分段的涌水汇集后由分段进风巷道直接流入进风天井下泻到

105m分段主排水巷道,再由

105m分段主排水巷道流入泄水小井7下泻到

120m阶段泄水联络巷道1流入泄水巷道5排水沟6,在水流的作用下,分段进风巷道、泄水联络巷道11、泄水巷道5底板上的碎石、淤泥随水流进入

120m排水沟6,泥沙进入排水沟6容易造成排水沟6、沉淀池淤积,进而影响矿井排水,另外涌水在

120m泄水联络巷道1、泄水巷道5中无序流淌,导致泄水巷道5泥泞,不利于矿山现场安全文明生产。
[0020]按照本技术设计的一种矿井涌水排水槽,结构如图1

2所示,
[0021]矿山在

120m泄水联络巷道1内构筑一座挡水坝2,挡水坝2为垂直泄水联络巷道走向的钢筋混凝土半截墙,高度为1000mm、厚度为300mm,配筋与生根锚杆相连接,锚杆间距为600mm;在距离挡水坝2300mm的下游开挖一条矩形溢流受水槽3,宽度500mm、深度400mm、长度与泄水联络巷道1宽度相同,槽底比排水沟6高200mm,在受水槽外侧浇灌厚度100mm的普通混凝土;在溢流受水槽3与排水沟6之间开挖3条倾斜的导流水槽4,靠近溢流受水槽3一侧总断面积为0.24m2,导流水槽4底与溢流受水槽3底标高一致,靠近排水沟6一侧导流水槽4底高于排水沟6底200mm,在导流水槽4外侧浇灌厚度100mm的普通混凝土;在挡水坝2、溢流受水槽3、导流水槽4、排水沟6间以及导流水槽4向外扩展3m范围巷道内,采用普通混凝土对路面进行硬化处理,厚度100mm。
[0022]可对来自

15m、

30m、

45m、

60m等分段采场的涌水在

120m泄水联络巷道1内进行一次沉淀,将粗砂拦截在挡水坝2内,涌水由挡水坝2溢流进入

120m溢流受水槽3,经导流水
槽4引导到泄水巷道5排水沟6内,可避免矿井涌水在泄水巷道5中无序扩散并有效防止泥砂淤积排水沟6。
[0023]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井涌水排水槽,包括泄水巷道(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泄水联络巷道(1)、挡水坝(2)、溢流受水槽(3)、导流水槽(4)及排水沟(6),所述泄水联络巷道(1)前端连接采场泄水小井(7)、后端连接所述泄水巷道(5),所述挡水坝(2)为设置在所述泄水联络巷道(1)内的一道半截墙,所述溢流受水槽(3)靠近所述挡水坝(2)设于所述泄水联络巷道(1)内,所述导流水槽(4)设于所述泄水巷道(5)内且前端连接所述溢流受水槽(3)、后端连接所述排水沟(6),所述泄水巷道(5)和所述排水沟(6)连接水仓或主泄水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涌水排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坝(2)与所述泄水联络巷道(1)等宽,高度为600~1200mm,厚度为300~6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矿井涌水排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坝(2)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配筋与生根锚杆相连接,锚杆间距为500~100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矿井涌水排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坝(2)为闸板式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庆霞何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