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彩叶植物组培苗的移栽驯化和促生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4873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彩叶植物组培苗的移栽驯化和促生长方法。属于植物营养、移栽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彩叶植物组培苗的出瓶和基质移栽:彩叶植物组培苗出瓶后经复硝酚钠溶液处理,移栽后至于温室设施内管理;(2)移栽后管理:包括温度、光照、湿度条件管理和水肥管理;(3)移栽后的抗逆境和促进光合作用处理:移栽后依次用L

A method of transplanting, domesticating and promoting growth of tissue culture seedlings of colorful leaf pl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彩叶植物组培苗的移栽驯化和促生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营养、移栽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彩叶植物组培苗的移栽驯化和促生长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观赏花卉以其观赏形状来分,大多分别为观叶类花卉和观花类花卉。观花类植物以花朵艳丽的色彩或香味为主要欣赏点,更为夺目喜庆,但是花朵容易凋落相对观赏期较短;观叶植物则以苗优美的株形、叶形、有活力的叶色为主要欣赏点,因叶片相对于花朵其适应性强而更为耐放观赏期长,但相对来说色彩较为单调。彩叶植物兼具二者的优点,一方面,彩叶植物既有如同花朵般艳丽的色泽(但因为其观赏器官也是叶片所以相对于花朵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又有很长的观赏期;另一方面相对开花植物,彩叶植物对设施要求、能源消耗更低,而利润附加值更高。
[0003]现代农业技术植物组织培养为彩叶植物的发展解决了种苗扩繁量产问题,但是彩叶植物本身的生理特性决定了它的优良生长需要比纯绿色植物更高的栽培技术水平。植物的生长、器官发生(比如长叶、生根等)都需要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物质为其提供能量。叶绿素是植物最有效的光合作用色素,叶绿素含量是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彩叶观赏植物叶片除了含有和纯绿叶相同的高效光合作用色素叶绿素外还含有多种色素类: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叶绿素含量相对低,降低了彩叶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减弱了有机营养物质的积累。光合效率相对低,造成其组培苗移栽从异养向自养转变的难度,表现为组培苗移栽后新根的发育慢、成活率低、移栽小苗的生长速率缓慢、抗性差、健壮度低;另一方面,彩叶植物的观赏性状体现——彩色纹、斑,是因为其液泡内所含有的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和糖类结合生成花色苷后在不同PH下所展现出来的颜色,有机营养物质积累慢使得彩叶观赏性状难以完全体现。
[0004]目前生产者对彩叶观赏植物栽培运用和纯合绿叶植物栽培相同的管理技术:组培苗移栽后通过施高磷肥促发根,发根后施高氮肥或用N、P、K同质量浓度的复合肥(即N

P2O5‑
K2O:20

20

20的平衡肥)促生长。但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促发根和成活率问题:因为彩叶植物本身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能力较弱,高磷肥效果往往不如意会使得健壮度稍弱的组培种苗很长时间未发出新根,新叶亦发育不出,最终因过度消耗而死苗;另一方面是彩叶观赏性状稳定保留问题:彩叶观赏植物多为嵌合体植物,即在其顶端分生组织中存在遗传基础不同的细胞。嵌合体中遗传不同的二异质细胞并未融合,构成嵌合体的遗传不同的细胞的最适增殖、生长条件有差异,且其各分生组织细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速率不同存在强烈的竞争,如不有目的的调节栽培条件条件来获得遗传不同的细胞增长的一致性,会造成不同遗传细胞选择优势的出现,而失去嵌合性状发展为不同性状的纯合体子代,丢失彩叶观赏性状。
[0005]针对彩叶植物生理特征提高生产技术工艺水平,解决该问题势在必行。目前对彩叶植物的应用性研究工作多集中在种苗扩繁方面,更多在于从植物生理、分子水平上对植
物嵌合体机理研究的工作,但在栽培管理方面的研究的少见有系统、征对性的报道。
[0006]综上,如何提供一种彩叶植物组培苗的移栽驯化和促生长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彩叶植物组培苗的移栽驯化和促生长方法。本专利技术根据彩叶植物本身的生理性状特点,从平衡组培苗内源激素信号、提高苗抗逆境能力、促进彩叶植物苗从异养状态向自养光合作用的转变、降低生长中光呼吸消耗提高养分积累几方面,提高彩叶植物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和生长速率,促进产业发展。旨在解决彩叶植物组培苗栽培生产技术对该产业的限制。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彩叶植物组培苗的移栽驯化和促生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1)彩叶植物组培苗的出瓶和基质移栽:
[0011]彩叶植物组培苗出瓶后经复硝酚钠溶液处理,移栽后至于温室设施内管理;
[0012](2)移栽后管理:
[0013]包括温度、光照、湿度条件管理和水肥管理;
[0014](3)移栽后的抗逆境和促进光合作用处理:
[0015]移栽后依次用L

谷氨酸+三十烷醇、芸苔素内酯处理,促进移栽苗从异养向自养状态的转变;
[0016](4)彩叶植物移栽苗的促生长处理:
[0017]移栽后30~50d,灌溉水溶肥,同时喷施亚硫酸氢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促进移栽苗的生长。
[0018]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植物信号转导主要靠植物激素,本专利技术根据彩叶植物本身的生理性状特点,在控制合适的栽培环境条件下,首先瓶苗出瓶移栽前用复硝酚钠溶液处理以平衡组培苗内源激素信号;移栽后以氨基酸代替无机肥促进移栽苗光合作用能力的增加和减少无机肥同化的碳水化合物消耗,同时配合使用促进植物光合作用能力和增强组培苗抗逆能力的调节剂类物质促进移栽苗从异养状态向自养光合作用的转变,促移栽苗发新根;在移栽苗成活稳定后,施用无机肥同时配合使用光呼吸抑制剂类试剂,提高植株碳水化合物积累平衡植株碳氮比,促嵌合体分生组织不同遗传细胞增殖、生长平衡,促整株生长中彩叶嵌合体性状稳定保持。
[0019]进一步的,步骤(1)中复硝酚钠溶液处理的具体操作为:使用8~15ppm的复硝酚钠溶液浸泡2~3h。
[0020]进一步的,步骤(1)的具体操作为:将要移栽的生根组培苗从容器中取出,用10ppm的复硝酚钠溶液浸泡2~3h,控掉水分,移栽至穴盘。
[0021]进一步的,步骤(1)的具体操作为:将要移栽的生根组培苗出瓶,用镊子将生根组培苗从容器中取出,清洗掉根部黏连的琼脂,用10ppm的复硝酚钠溶液浸泡2~3h,控掉水分,将其用基质水苔包好根系后栽培于72孔穴盘,至于温室设施内管理。
[0022]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温度、光照、湿度条件管理为:组培苗移栽后1个月内,温度控制在25~28℃,光照条件控制在3000~8000lux,相对湿度75~90%。
[0023]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水肥管理为:组培苗移栽后1个月内,无需施肥,仅用清水将基质湿度控制在40%(手握基质湿而没有水滴的程度)。基质不可过湿或过干。
[0024]进一步的,步骤(3)的具体操作为:移栽后10d向移栽苗叶面喷施1.5~2g/L的L

谷氨酸+0.5ppm的三十烷醇混合液;移栽后20~25d向移栽苗叶面喷施0.01ppm的芸苔素内酯溶液。
[0025]进一步的,步骤(4)的具体操作为:移栽后30~50d,新的不定根和新的叶片发育出来后,可以停止上述步骤(3)的叶面喷施操作,采用氮



钾均衡为20

20

20的水溶肥,稀释1600~2000倍,5~10d灌肥一次;同时每7~10d喷施亚硫酸氢钠和十二烷基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彩叶植物组培苗的移栽驯化和促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彩叶植物组培苗的出瓶和基质移栽:彩叶植物组培苗出瓶后经复硝酚钠溶液处理,移栽后至于温室设施内管理;(2)移栽后管理:包括温度、光照、湿度条件管理和水肥管理;(3)移栽后的抗逆境和促进光合作用处理:移栽后依次用L

谷氨酸+三十烷醇、芸苔素内酯处理,促进移栽苗从异养向自养状态的转变;(4)彩叶植物移栽苗的促生长处理:移栽后30~50d,灌溉水溶肥,同时喷施亚硫酸氢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促进移栽苗的生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彩叶植物组培苗的移栽驯化和促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复硝酚钠溶液处理的具体操作为:使用8~15ppm的复硝酚钠溶液浸泡2~3h。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彩叶植物组培苗的移栽驯化和促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具体操作为:将要移栽的生根组培苗从容器中取出,用10ppm的复硝酚钠溶液浸泡2~3h,控掉水分,移栽至穴盘。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彩叶植物组培苗的移栽驯化和促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温度、光照、湿度条件管理为:组培苗移栽后1个月内,温度控制在25~28℃,光照条件控制在3000~8000lux,相对湿度75~9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彩叶植物组培苗的移栽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维杰段学武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茗卉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