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储能装置的电网动态增容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4811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储能装置的电网动态增容控制方法,基于城区、农网台区供电质量现状调研,分析高峰负荷典型场景,建立进行电网动态增容的智能储能装置的选址定容模型;研究不同高峰负荷场景下的最优储能配置方案;根据不同高峰负荷情况下的最优选址定容配置方案,进行智能储能装置的安装配置使用;进行运行时智能储能装置的优化控制,获得最优系统充放电策略,实现配网储能装置利用最大化;根据最优系统充放电策略对各智能储能装置进行控制,进行实时动态增容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削峰填谷”,降低负荷高峰时线路上的电流,减少电网损耗,减少用电高峰负荷对电网和变压器的冲击,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Power grid dynamic capacity increase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intelligent energy stora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智能储能装置的电网动态增容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储能装置的电网动态增容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城乡生产以及民生用电量也在逐年攀升,且用电需求呈多元化趋势,用户对于供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快速充电桩、季节性扬泵等间歇性大功率负荷,若直接增加变压器容量甚至新增变压器投入,这不仅增加了配电网建设成本,同时也使得配变、线路设备利用率降低,增加网损率,导致供电成本进一步增加。
[0003]城市地区发展迅速,对城区杆上变的建设制约也越来越多,一些临街的地区已无法新立配变。同时,很多农村地区网架结构薄弱,电力供应的保障仍是突出问题,部分台区已不具备新立配变的客观条件,而目前大部分农网全年用电负载率低,峰值用电具有时段性或季节性,特定时期内尖峰负荷突出,时常造成台区配电变压器过载情况,可能导致部分地区失电,影响农村地区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
[0004]如何解决配电变压器重过载运行,避免设备事故发生,提高供电质量、供电可靠率和优质服务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储能装置的电网动态增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基于城区、农网台区供电质量现状调研,分析高峰负荷典型场景,建立进行电网动态增容的智能储能装置的选址定容模型;(2)研究不同高峰负荷场景下,利用智能储能装置进行电网动态增容的选址定容的最优储能配置方案;(3)根据不同高峰负荷情况下的最优选址定容配置方案,进行智能储能装置的安装配置使用;(4)进行运行时智能储能装置的优化控制,获得最优系统充放电策略,实现配网储能装置利用最大化;(5)根据最优系统充放电策略对各智能储能装置进行控制,智能储能装置的中央监控单元接收控制指令进行实时动态增容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储能装置的电网动态增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储能装置包括储能运行管理单元、中央监控单元和功率变换单元,储能运行管理单元包括电池组和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组连接功率变换单元,由电池管理系统管理;智能储能装置以并联方式接入配电台区主线,中央监控单元控制功率变换单元的运行状态与配电台区进行能量交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储能装置的电网动态增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1.1)调研城区、农网台区供电质量现状,收集数据进行不同高峰负荷的典型场景分析;(1.2)以线路有功损耗、电压偏移及储能容量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潮流平衡、网络功率平衡、系统运行平衡、节点电压为约束,建立智能储能装置的选址定容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智能储能装置的电网动态增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函数为:目标函数为:目标函数为:式中:ΔP
loss
为系统的有功损耗;σ、μ为因电压、储能容量及损耗单位不统一引入的比例系数;x
bus
为第bus个节点是否接入储能,1表示接入,0表示不接入;P
line
为系统注入有功功率;为接入系统的第m个分布式储能装置的容量;为节点bus的有功负荷大小;ΔU为电压偏移量;V
bus
为系统节点电压大小;为系统额定电压;为电压偏移最大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储能装置的电网动态增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最优储能配置方法包括:对全年的日负荷曲线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春秋、夏、冬三类典型日负荷曲线和各典型日持续时间;将需求弹性系数区间数代入需求响应不确定模型中,求得各典型日的响应偏差
区间数;对各典型日响应偏差区间数进行N次蒙特卡洛抽样,将储能优化配置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规划问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智浩王晓康祁升龙王放芦翔胡宝宁秦力金海川王登擎马建文吉懿王远兴何萍尹亮刘海涛牛健栗磊梁亚波陈小乾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