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陡人工边坡波浪形加筋挡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边坡处治领域,涉及一种高陡人工边坡波浪形加筋挡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开发的增多、技术的发展,建设工程规模与日扩大,各种地质条件的制约,边坡开挖高度日趋变大,边坡稳定性问题日趋显著。
[0003]目前常用的护坡措施有抗滑桩、挡土墙,锚杆加固等常用的加固措施,但由于有些边坡高、陡,可达30~40m,甚至更高,修筑这么高的挡墙不现实,且工程造价昂贵;抗滑桩的施工工艺繁杂,且造价昂贵。对于目前常用于边坡支挡防护结构,其多用于地基条件较好,高度较低的边坡防护,但是面对不良地质条件、超高或急倾斜边坡以及严重风化边坡时,单一的支护方式使用效果不佳,不能达到高效的支护效果。
[0004]公开号为CN209227563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高陡风化严重与节理发育的岩质边坡支护结构,该技术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陡边坡的稳定性,该技术方案的锚固力主要由锚杆的锚固端提供,但锚杆锚固端要经过边坡表层风化土打入边坡内部的基岩内部,导致锚杆用量增大,工程造价高。虽然,锚杆可以提供锚固力避免边坡的浅层失稳,但是相邻两个锚杆之间的岩土体可能发生局部失稳,该技术方案虽然在边坡表面铺设一层钢筋防护网,但是对于风化严重的岩质边坡仍然存在局部失稳的可能。
[0005]公开号为CN208870055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高陡软弱破碎边坡支护结构,该技术方案需要对边坡进行大范围的开挖,会对原高陡风化严重的边坡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破坏原岩土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陡人工边坡波浪形加筋挡土结构,包括锚固系统(20)和排水系统(21),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系统(20)包括:水泥改性土强化土工格栅层(6),水泥改性土强化土工格栅层(6)设置在人工边坡(1)的表面;坡面支挡结构(9),坡面支挡结构(9)固定于水泥改性土强化土工格栅层(6)的表面;其中:所述水泥改性土强化土工格栅层(6)和人工边坡(1)的表面均设置为台阶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陡人工边坡波浪形加筋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改性土强化土工格栅层(6)包括:水泥改性土(7),水泥改性土(7)设置在人工边坡(1)的边坡表面台阶(2)上;第一土工格栅(8),第一土工格栅(8)水平设置在水泥改性土(7)内部,其中:所述和第一土工格栅(8)的侧视图为波浪形,上下相邻的两层第一土工格栅(8)咬合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陡人工边坡波浪形加筋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支挡结构(9)包括:L型板(10),L型板(10)设置在水泥改性土强化土工格栅层(6)表面的台阶上;碎石(12),碎石(12)设置在L型板(10)上;钢筋网(13),钢筋网(13)设置在碎石(12)表面并与L型板(10)固定连接;其中:碎石(12)的缝隙中注入有包含绿植种子的植生混凝土(2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陡人工边坡波浪形加筋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支挡结构(9)包括:第二土工格栅(11),第二土工格栅(11)固定设置在L型板(10)的背部并插设在水泥改性土强化土工格栅层(6)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陡人工边坡波浪形加筋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系统(21)包括:人工边坡(1)的边坡表面台阶(2),每级人工边坡(1)的边坡表面台阶(2)上表面在纵向方向整体呈3
°
~6
°
的坡角设置,且每级边坡表面台阶(2)上表面在横向方向呈2
°
~5
°
的坡角设置;L型板(10)的水平板(18),每级人工边坡(1)上纵向的所有L型板(10)的水平板(18)上表面在纵向方向整体呈3
°
~6
°
的坡角设置,每个L型板(10)的水平板(18)在横向方向呈2
°
~5
°
的坡角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陡人工边坡波浪形加筋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系统(21)包括:隔水层(3),隔水层(3)设置在人工边坡(1)以及每级人工边坡(1)底部的边坡平台(14)表面;排渗通道(4),排渗通道(4)位于人工边坡(1)的每级边坡表面台阶(2)侧表面的隔水层(3)内并贯穿隔水层(3)设置;底部垫层(5),底部垫层(5)为砂砾层,其铺设在隔水层(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陡人工边坡波浪形加筋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系统(21)包括:坡顶截水沟(15),坡顶截水沟(15)设置于原边坡顶部;边坡平台排水沟(16),边坡平台排水沟(16)设置于每级人工边坡(1)底部的边坡平台(14)上;坡底排水沟(19),坡底排水沟(19)设置于原边坡底部;纵向排水沟(25),纵向排水沟(25)设置于每级人工边坡(1)表面的水泥改性土强化土工格栅层(6)上,且纵向排水沟(25)从其所在的当前级人工边坡(1)的坡顶延伸至其坡底;其中:所述纵向排水沟(25)与顶部以及底部的边坡平台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祥,凡晓明,曾波,范军琳,胡宇峰,郭懿,王坤,陈镜丞,徐鸿,史振宁,刘龙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