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气密检测的浮动后拉卡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4683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气密检测的浮动后拉卡盘,包括安装板、连接安装机构和定位固定机构,所述连接安装机构设置在安装板的顶部,所述定位固定机构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连接安装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安装板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通槽、定位槽、定位块、第一轴承、正转螺纹杆、反转螺纹杆、固定轴、第二轴承、连接轴、驱动齿轮、从动齿轮、旋转块、固定螺栓、螺纹块、移动块、限位块、限位槽、固定槽和挡块的相互配合,从而方便对浮动后拉卡盘进行拆装,而且拆装过程简单方便,同时保证了浮动后拉卡盘固定时的稳固性,避免全部受力点全部集中到螺栓上,避免螺栓长时间使用出现变形的现象,大大提高了实用性。大大提高了实用性。大大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气密检测的浮动后拉卡盘


[0001]本技术涉及浮动后拉卡盘
,具体为一种带气密检测的浮动后拉卡盘。

技术介绍

[0002]对毛胚零件进行生产加工时通常需要用到浮动后拉卡盘对其进行夹紧固定,浮动后拉卡盘通过底座固定到安装板上,然后把安装板固定到工作台上。
[0003]但是常见的浮动后拉卡盘不方便进行拆装,拆装过程复杂麻烦,而且浮动后拉卡盘安装固定时仅靠螺栓进行固定,导致受力点全部集中在螺栓上,长时间使用导致螺栓出现变形的现象发生,大大影响其使用寿命,降低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气密检测的浮动后拉卡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气密检测的浮动后拉卡盘,包括安装板、连接安装机构和定位固定机构,所述连接安装机构设置在安装板的顶部,所述定位固定机构设置在安装板上;
[0006]所述连接安装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安装板的顶部,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浮动后拉卡盘本体,所述浮动后拉卡盘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气密检测本体;
[0007]所述定位固定机构包括通槽和定位槽,所述通槽开设在安装板正面底部的中点处,所述定位槽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开设在安装板的顶部,所述底座的底部且对应定位槽的位置安装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底部贯穿定位槽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通槽内壁左右两侧的凹槽内均安装有第一轴承,两个第一轴承的内壁上分别活动连接有正转螺纹杆和反转螺纹杆,所述正转螺纹杆和反转螺纹杆之间通过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通槽内壁顶部的凹槽内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表面的底部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固定轴的表面安装有与驱动齿轮相互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连接轴的表面安装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底部设置有与通槽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所述正转螺纹杆和反转螺纹杆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顶部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靠近定位块的一侧且对应定位块的位置安装有限位块,所述定位块靠近限位块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靠近限位槽的一侧依次贯穿定位槽和限位槽且延伸至限位槽的内部,所述通槽的内部且对应限位块的位置开设有固定槽,所述限位块的底部安装有挡块。
[0008]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与安装板的顶部相互接触。
[0009]优选的,所述旋转块的顶部与通槽内壁的顶部转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移动块靠近通槽内壁的一侧与通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挡块的底部贯穿固定槽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固定槽的内壁相互接触。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本技术通过通槽、定位槽、定位块、第一轴承、正转螺纹杆、反转螺纹杆、固定轴、第二轴承、连接轴、驱动齿轮、从动齿轮、旋转块、固定螺栓、螺纹块、移动块、限位块、限位槽、固定槽和挡块的相互配合,从而方便对浮动后拉卡盘进行拆装,而且拆装过程简单方便,同时保证了浮动后拉卡盘固定时的稳固性,避免全部受力点全部集中到螺栓上,避免螺栓长时间使用出现变形的现象,大大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正视图的结构剖面。
[0016]图中:1安装板、2连接安装机构、21底座、22浮动后拉卡盘本体、23气密检测本体、3定位固定机构、31通槽、32定位槽、33定位块、34第一轴承、35正转螺纹杆、36反转螺纹杆、37固定轴、38第二轴承、39连接轴、310驱动齿轮、311从动齿轮、312旋转块、313固定螺栓、314螺纹块、315移动块、316限位块、317限位槽、318固定槽、319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2,一种带气密检测的浮动后拉卡盘,包括安装板1、连接安装机构2和定位固定机构3,连接安装机构2设置在安装板1的顶部,定位固定机构3设置在安装板1上。
[0019]连接安装机构2包括底座21,底座21设置在安装板1的顶部,底座21的底部与安装板1的顶部相互接触,底座21的顶部设置有浮动后拉卡盘本体22,浮动后拉卡盘本体22的顶部设置有气密检测本体23,浮动后拉卡盘本体22对毛胚零件夹持,可以提供更好的平面度,浮动后拉卡盘本体22上的三个爪轴方便对工件进行固定,浮动后拉卡盘本体22上的爪轴开设有检测孔,通过外界气管向气密检测本体23内汇集,然后向浮动后拉卡盘本体22内输送气体,气体经浮动后拉卡盘本体22主通道流向检测通道,由于爪轴的检测孔与夹紧工件相接触,当工件与爪轴的检测孔没有贴合时,其气体从检测孔内泄漏,既可判断该工件与爪轴没有贴合,如果没有气体泄漏也就可判断齿圈与爪轴相贴合,从而可以通过气密检测判断工件有没有夹紧,浮动后拉卡盘本体22的工作原理已是现有公开技术,所以不在此做过多阐述。
[0020]定位固定机构3包括通槽31和定位槽32,通槽31开设在安装板1正面底部的中点处,定位槽32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开设在安装板1的顶部,底座21的底部且对应定位槽3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定位块33,定位块33的底部贯穿定位槽32且延伸至其内部,通槽31内壁左右两侧的凹槽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34,两个第一轴承34的内壁上分别活动连接有正转螺纹杆35和反转螺纹杆36,正转螺纹杆35和反转螺纹杆36之间通过固定轴37固定连接,通槽31内壁顶部的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38,第二轴承38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连接轴39,连接轴39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310,固定轴3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驱动齿轮
310相互啮合的从动齿轮311,连接轴3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块312,旋转块312的顶部与通槽31内壁的顶部转动连接,旋转块312的底部设置有与通槽31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313,正转螺纹杆35和反转螺纹杆36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块314,螺纹块3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块315,移动块315靠近通槽31内壁的一侧与通槽31的内壁滑动连接,移动块315靠近定位块33的一侧且对应定位块33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16,定位块33靠近限位块316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317,限位块316靠近限位槽317的一侧依次贯穿定位槽32和限位槽317且延伸至限位槽317的内部,通槽31的内部且对应限位块316的位置开设有固定槽318,挡块319的底部贯穿固定槽318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固定槽318的内壁相互接触,限位块3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块319,通过通槽31、定位槽32、定位块33、第一轴承34、正转螺纹杆35、反转螺纹杆36、固定轴37、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气密检测的浮动后拉卡盘,包括安装板(1)、连接安装机构(2)和定位固定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安装机构(2)设置在安装板(1)的顶部,所述定位固定机构(3)设置在安装板(1)上;所述连接安装机构(2)包括底座(21),所述底座(21)设置在安装板(1)的顶部,所述底座(21)的顶部设置有浮动后拉卡盘本体(22),所述浮动后拉卡盘本体(22)的顶部设置有气密检测本体(23);所述定位固定机构(3)包括通槽(31)和定位槽(32),所述通槽(31)开设在安装板(1)正面底部的中点处,所述定位槽(32)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开设在安装板(1)的顶部,所述底座(21)的底部且对应定位槽(32)的位置安装有定位块(33),所述定位块(33)的底部贯穿定位槽(32)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通槽(31)内壁左右两侧的凹槽内均安装有第一轴承(34),两个第一轴承(34)的内壁上分别活动连接有正转螺纹杆(35)和反转螺纹杆(36),所述正转螺纹杆(35)和反转螺纹杆(36)之间通过固定轴(37)固定连接,所述通槽(31)内壁顶部的凹槽内安装有第二轴承(38),所述第二轴承(38)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连接轴(39),所述连接轴(39)表面的底部安装有驱动齿轮(310),所述固定轴(37)的表面安装有与驱动齿轮(310)相互啮合的从动齿轮(311),所述连接轴(39)的表面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华孙世峰
申请(专利权)人:千田精密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