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报废货车车厢侧板与端板的切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4598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铁路报废车厢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铁路报废货车车厢侧板与端板的切割方法,为了解决现依靠人工经验而导致拆解困难拆解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先切割侧板,再切割端板;侧板切割包括:A1:在上侧板的顶部切割形成矩形状开口;A2:沿着矩形状开口的中部向下切割直至将上侧板的下端切割开来,将上侧板分为左上侧板和右上侧板,然后切割左上侧板;A3:切割右上侧板;A4:切割下侧板;A5:切割掉立柱上的上部槽钢;A6:切割掉立柱上的下部槽钢;A7:将立柱进行切割。本发明专利技术尽可能避免直接切割角钢、槽钢、多层板及封闭区域等复杂工况,提高货车车厢侧板与端板的切割效率,并且按照设定的切割路径能够实现自动化切割。定的切割路径能够实现自动化切割。定的切割路径能够实现自动化切割。

A cutting method of side plate and end plate of railway scrapped freight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报废货车车厢侧板与端板的切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报废车厢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铁路报废货车车厢侧板与端板的切割方法,用于对铁路报废货车车厢进行切割。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铁路货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其货车报废数量即将迎来上涨期,如何规模化、专业化处置这些报废货车是亟需面对的难题。铁路报废货车的车厢拆解施工是铁路报废货车拆解再循环使用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拆解以便于充分利用报废货车。
[0003]目前,关于铁路货车车厢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于自动化设备的研究,例如申请号为2020203067080的专利公开的一张铁路货车车厢板切割装置;又例如申请号为202021065534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铁路报废货车车厢自动化拆解装置。
[0004]但是对于报废货车车厢具体拆解工艺研究几乎没有。通常,对铁路报废货车车厢拆解采用人工火焰切割的方式,其切割效率低,无法大规模拆解,切割时的路径规划依靠工人的个人经验。路报废货车车厢结构复杂,是由钢板、角钢、槽钢等焊接而成,多层板之间存在缝隙,等离子割枪无法横平竖直直接切割,实现自动化拆解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货车拆解路径依靠人工经验而导致拆解困难拆解效率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铁路报废货车车厢侧板与端板的切割方法,对货车车厢的切割路径进行合理规划,不仅实现了切割过程中薄壁切割,大大降低切割的难度,并提高货车车厢拆解的效率,还能够对复杂的型钢框架进行拆解。
[0006]为解决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铁路报废货车车厢侧板与端板的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先切割货车车厢的侧板,再切割货车车厢的端板;其中,侧板包括上侧板和下侧板,上侧板上安装有用于加强的槽钢,上侧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加强的角钢;侧板的两端具有立柱;
[0008]所述货车车厢的侧板按照如下路径进行切割;
[0009]A1:在上侧板的顶部中央切割形成矩形状开口,所述矩形状开口能够将上侧板上两个呈“八”字型的槽钢的交汇点切割开来;
[0010]A2:沿着矩形状开口的中部向下切割直至将上侧板的下端切割开来,将上侧板分为左上侧板和右上侧板,然后沿着左上侧板靠近立柱的一侧进行切割从而切割左上侧板;
[0011]A3:沿着右上侧板靠近另一立柱的一侧进行切割从而切割右上侧板;
[0012]A4:沿着下侧板靠近立柱的一侧进行切割从而切割掉位于上侧板下方的两块下侧板;
[0013]A5:切割掉立柱上的上部槽钢,所述上部槽钢与上侧板的高度相互适配;
[0014]A6:切割掉立柱上的下部槽钢,所述下部槽钢与下侧板的高度相互适配;
[0015]A7:当立柱两侧的侧板均切割掉之后,再将立柱进行切割。
[0016]在切割立柱的上部槽钢和下部槽钢时,沿着上部槽钢的边缘位置进行切割并避开上部槽钢与立柱的连接处。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货车车厢的端板按照如下路径进行切割;
[0018]B1:切割掉端板上端边缘的角钢;
[0019]B2:切割掉端板上间隔设置的槽钢,在切割端板上的槽钢时沿着由上至下的方向进行切割;
[0020]B3:按照端板上槽钢的数量将端板分割成与端板上槽钢数量相同的板块,并沿着从上至下的顺序将端板进行切割,然后沿着端板靠近立柱的一侧进行切割从而切割掉端板;
[0021]B4:切割掉与端板连接的立柱上的槽钢。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端板按照板块的数量进行切割时,先沿着端板的水平方向进行切割,然后再将端板从立柱上切割掉。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切割掉与端板连接的立柱上的槽钢之后,再将立柱切割掉,从而使得立柱与货车车厢的底架相互分离。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切割端板顶部的角钢时,沿着角钢的下边缘进行切割以避免直接切割角钢。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的铁路报废货车车厢侧板与端板的切割方法,对报货货车车厢侧板与端板的切割路径进行设计能够使得在切割货车车厢侧板与端板的时候,尽可能避免直接切割角钢、槽钢、多层板及封闭区域等复杂工况,通过分区域切割,提高了货车车厢侧板与端板的切割效率。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切割方法有效的避免了由于等离子割枪无法横平竖直直接切割而无法自动化拆解的难题,从而使得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切割路径能够实现等离子割枪的自动化切割,从而为货车车厢侧板与端板的自动化切割奠定了可行的基础。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切割路径即可配设有相应的机械臂(运动臂)利用等离子割枪实现自动化切割拆解。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铁路货车车厢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货车车厢侧板与端板的划分示意图,其中图2中的A代表侧板切割区域,B代表端板切割区域,其中C代表本专利技术步骤A1的切割区域,即C代表本专利技术步骤A1中的切割形成的矩形状开口;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板切割时的爆炸图示意图,其中在图3中,A2为本专利技术步骤A2的切割区域(即左上侧板的切割);A3为本专利技术步骤A3的切割区域(即右上侧板的切割);A4为本专利技术步骤A4的切割区域(即下侧板的切割);A5为本专利技术步骤A5的切割区域(即立柱上的上部槽钢的切割);A6为本专利技术步骤A5的切割区域(即立柱上的下部槽钢的切割);A7为本专利技术步骤A7的切割区域(即立柱的切割);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端板切割时的爆炸图示意图,在图4中,B1为本专利技术步骤B1的切割区域(即端板顶部的角钢的切割);B2为本专利技术步骤B2的切割区域(即端板上的槽钢的切割,该端板上含有3块槽钢,沿着从上至下的顺序进行切割,依次切割B2

1(上部槽钢)、B2

2(中部槽钢)、B2

3(下部槽钢));B3为本专利技术步骤B3的切割区域(由于槽钢的数量为3,因此将端
板划分为三个板块,沿着从上至下的顺序进行切割,依次切割B3

1(上端板)、B3

2(中端板)、B3

3(下端板));B4为本专利技术步骤B4的切割区域(立柱上槽钢的切割);
[0031]图中标记:1、侧板,11、上侧板,12、下侧板,2、端板,3、立柱,4、角钢,5、槽钢,6、底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报废货车车厢侧板与端板的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先切割货车车厢的侧板,再切割货车车厢的端板;其中,侧板包括上侧板和下侧板,上侧板上安装有用于加强的槽钢,上侧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加强的角钢;侧板的两端具有立柱;所述货车车厢的侧板按照如下路径进行切割;A1:在上侧板的顶部中央切割形成矩形状开口,所述矩形状开口能够将上侧板上两个呈“八”字型的槽钢的交汇点切割开来;A2:沿着矩形状开口的中部向下切割直至将上侧板的下端切割开来,将上侧板分为左上侧板和右上侧板,然后沿着左上侧板靠近立柱的一侧进行切割从而切割左上侧板;A3:沿着右上侧板靠近另一立柱的一侧进行切割从而切割右上侧板;A4:沿着下侧板靠近立柱的一侧进行切割从而切割掉位于上侧板下方的两块下侧板;A5:切割掉立柱上的上部槽钢,所述上部槽钢与上侧板的高度相互适配;A6:切割掉立柱上的下部槽钢,所述下部槽钢与下侧板的高度相互适配;A7:当立柱两侧的侧板均切割掉之后,再将立柱进行切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报废货车车厢侧板与端板的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切割立柱的上部槽钢和下部槽钢时,沿着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宝民牙马忠孔维荣刘辉沈良成汪李华金睿鲁思思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物总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