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超低功耗休眠的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低功耗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超低功耗休眠的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像便携式音箱、移动电子设备等许多电子设备已经广泛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对于这类移动电子终端通常是采用电池供电。但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丰富,人们对移动电子终端所具有的功能也要求越来越多,这导致其移动终端的接口不断增加,以实现连接不同的外设硬件,实现更多功能,但这导致整机功耗也越来越多。
[0003]为了降低移动电子终端的整机功耗,现有移动电子终端几乎都有休眠功能,以使得在没有业务任务(例如便携式音箱对应的播放业务任务)时,整机能够以较低功耗运行,并且在需要时能够被唤醒,以降低功能和延长使用寿命。但现有休眠电路,主要是关闭MCU时钟或者降低时钟频率,以使得MCU进入休眠模式,从而控制与MCU连接的外设硬件也进入休眠,例如显示屏熄屏等。采用这种休眠电路,虽然能够相比于正常工作状态下,能够大幅度降低整机功耗,但现有休眠电路即使进入休眠状态,为保证在手动或自动唤醒时能够从休眠状态被唤醒而恢复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超低功耗休眠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时钟模块、主MCU、辅MCU、继电器模块、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第二电池用于在休眠状态下向时钟模块和辅MCU供电,第一电池用于在非休眠状态下通过继电器模块向主MCU供电,且在休眠状态下停止向主MCU供电,辅MCU用于在接收到主MCU发送过来的休眠指令后进入休眠状态和向继电器模块发送第一指令,休眠状态下,主MCU完全停止运行,且辅MCU只保持时钟运行,以在接收到唤醒指令后将主MCU从休眠状态唤醒而退出休眠状态,且在接收到唤醒指令后向继电器模块发送第二指令,继电器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指令后断开与主MCU连接,以停止向主MCU供电,以及在接收到第二指令后重新与主MCU连接,以恢复向主MCU供电,主MCU用于连接外围硬件模块,在非休眠状态下开启外围硬件模块的运行和在休眠状态下关闭外围硬件模块的运行,以使得主MCU以及所连接的外围硬件模块在休眠状态下均完全停止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超低功耗休眠的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二电池分别通过不同线路向时钟模块和辅MCU供电,或者采用同一条线路向时钟模块和休眠状态下辅MCU的供电。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超低功耗休眠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唤醒按键,唤醒按键用于触发所述唤醒指令并发送给辅MCU。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超低功耗休眠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硬件模块包括功放电路、显示屏和其他硬件外设。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超低功耗休眠的电路,其特征在于,继电器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电压降压电路连接后再与主MCU连接,以使得继电器模块输出的电压经降压后输出给主MCU。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超低功耗休眠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模块包括时钟芯片U11,时钟芯片U11的工作模式专用引脚通过第一并联电路与第二电池连接,第一并联电路包括并联的电容C40和电容C42,第二电池的两端并联在第一并联电路的两端且一端与第一并联支路共同接地,另一端与第一并联支路共同与所述工作模式专用引脚连接,时钟芯片U11的时钟引脚与电阻R36的一端连接,时钟芯片U11的电源引脚与电阻R36的另一端连接后共同与第二并联电路的一端、电阻R37的一端连接,且与电阻R36连接的第二并联电路的一端连接一个3.3V电压,第二并联电路的另一端接地,时钟芯片U11的信号控制引脚与电阻R37的另一端连接后作为第一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辅MCU连接,时钟芯片U11的重置端与芯片U12的2号引脚连接,芯片U12的3号引脚空接,芯片U12的1号引脚接地,芯片U12的4号引脚分别连接一个3.3V电压和电容C16的一端,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时钟芯片U11的两个通信引脚分别串联电阻R34和电阻R35后共同连接一个3.3V电压,且两个通信引脚与辅MCU连接,两个通信引脚实现I2C接口通信,从而实现时钟芯片U11与辅MCU通信连接,时钟芯片U11的其他引脚均共同接地。7.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章健,明德,张常华,朱正辉,赵定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