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4446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溅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溅装置,包括防溅管,所述防溅管的顶端设置有上盖,所述防溅管的底端设置有下盖,所述防溅管的内部设置有内挡板和防溅夹层,所述防溅夹层通过连管连接有下格栅,所述内挡板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上盖的顶部设置有蒸汽进管和蒸汽出管,所述蒸汽进管的底端设置有蒸汽导出管。该防溅装置,通过防溅管、上盖、下盖、蒸汽进管、蒸汽出管、蒸汽导出管、内挡板、通孔、下格栅、补液管和防溅夹层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增强防溅瓶的抗腐蚀耐用性,使其不惧磕碰,并便于安装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玻璃防溅瓶适用性较差,惧怕磕碰和安装不便的问题。惧怕磕碰和安装不便的问题。惧怕磕碰和安装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防溅装置
,具体为一种防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凯氏定氮仪是一种用于分析有机化合物含氮量的设备,该种定氮仪是依据凯氏定氮法的原理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硫酸消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蒸馏出来并为过量的硼酸液吸收,再以标准盐酸滴定,就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氮量。
[0003]凯氏定氮仪配有专用的蒸馏装置,该种蒸馏装置一般使用玻璃防溅瓶,但玻璃防溅瓶的是适用性较差,有惧怕磕碰和易碎等缺陷,所以需要提出一种的防溅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溅装置,具备抗腐蚀耐用,不惧磕碰和安装简单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玻璃防溅瓶适用性较差,惧怕磕碰和安装不便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溅装置,包括防溅管,所述防溅管的顶端设置有上盖,所述防溅管的底端设置有下盖,所述防溅管的内部设置有内挡板和防溅夹层,所述防溅夹层通过连管连接有下格栅,所述内挡板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上盖的顶部设置有蒸汽进管和蒸汽出管,所述蒸汽进管的底端设置有蒸汽导出管。
[0008]优选的,所述内挡板为圆弧形挡板,所述内挡板的内部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蒸汽导出管的侧表面与连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连通孔起到了为蒸汽导出管提供安装通道的作用,以便于蒸汽导出管贯穿内挡板。
[0009]优选的,所述防溅管与上盖为一体化成型,增加了上盖与防溅管的连接强度,从而使得防溅管与上盖具有较强整体性。
[0010]优选的,所述防溅管的侧表面设置有两个补液管,两个补液管位于防溅夹层的下侧。
[0011]优选的,所述防溅管的底端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位于下盖的内部,此时密封环起到了阻塞下盖与防溅管间空隙的作用,以防止蒸汽从下盖与防溅管间的空隙溢出。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溅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该防溅装置,通过防溅管、上盖、下盖、蒸汽进管、蒸汽出管、蒸汽导出管、内挡板、通孔、下格栅、补液管和防溅夹层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增强防溅瓶的抗腐蚀耐用性,使其不惧磕碰,并便于安装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玻璃防溅瓶适用性较差,惧怕磕碰和安装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俯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侧剖视图。
[0017]其中:1、防溅管;2、上盖;3、下盖;4、蒸汽进管;5、蒸汽出管;6、蒸汽导出管;7、内挡板;8、通孔;9、下格栅;10、补液管;11、防溅夹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3,一种防溅装置,包括防溅管1,防溅管1的顶端设置有上盖2,防溅管1与上盖2为一体化成型,均为聚丙烯材质,防溅管1的底端设置有下盖3,防溅管1的底端设置有密封环,密封环位于下盖3的内部,下盖3的内壁与密封环的侧表面抵持,防溅管1的内部设置有内挡板7和防溅夹层11,防溅夹层11位移内挡板7的下侧,且防溅夹层11的侧表面与防溅管1内壁之间存在空隙,防溅夹层11通过连管连接有下格栅9,内挡板7的顶部开设有通孔8,通孔8的数量共有三个,通孔8起到了便于蒸汽进出的作用,上盖2的顶部设置有蒸汽进管4和蒸汽出管5,蒸汽进管4的底端设置有蒸汽导出管6,内挡板7为圆弧形挡板,内挡板7的内部开设有连通孔,蒸汽导出管6的侧表面与连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蒸汽导出管6的底端贯穿防溅夹层11并延伸至下盖3的下方,防溅管1的侧表面设置有两个补液管10,补液管10与外界气压连通,两个补液管10位于防溅夹层11的下侧。
[0020]在使用前,先将该装置与凯氏定氮仪配有的专用的蒸馏装置连接,并将下盖3与蒸馏装置的消化管套接,然后将蒸汽出管5与外部冷凝装置连接,之后,蒸汽会通过蒸汽进管4进入蒸汽导出管6内,此时,蒸汽将被导入消化管内部,从而使得化学试剂充分反应,然后多余的蒸汽会通过防溅夹层11和通孔8进入蒸汽出管5中,并最终外排出防溅管1,之后,这些蒸汽会通入外界的冷凝装置内,重新液化。
[002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溅装置,包括防溅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溅管(1)的顶端设置有上盖(2),所述防溅管(1)的底端设置有下盖(3),所述防溅管(1)的内部设置有内挡板(7)和防溅夹层(11),所述防溅夹层(11)通过连管连接有下格栅(9),所述内挡板(7)的顶部开设有通孔(8),所述上盖(2)的顶部设置有蒸汽进管(4)和蒸汽出管(5),所述蒸汽进管(4)的底端设置有蒸汽导出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挡板(7)为圆弧形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孝强葛友邦王金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智悦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