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级增压式全自动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自来水供水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级增压式全自动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
技术介绍
[0003]近几年来,由于城市的迅速扩张,市政供水设施难以跟上城市发展的节奏,供水量连年增长,管网改造难以赶上,在供水高峰期断水的情况常有发生,这样也是城市单纯采用无负压供水设备,带来的弊端,管网叠压无负压仅靠供水设备稳流罐的容积,蓄水能力有限,在市政进水压力长时间波动或者用水高峰期持续时间较长等情况下,罐体存储水量往往就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另外,由于无负压供水在市政供水水压较低时,为了保证大多数住户的供水需要,往往会牺牲低区的供水要求,降低设备进口的进水压力,从管网直接吸水,低区容易形成负压,无法保证低区的供水压力,同时,管网压力波动频繁时,设备启停频繁,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级增压式全自动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设置三级独立的增压系统,叠加自来水管网供水压力,通过实时检测出水流量控制三级增压系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增压式全自动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00)、稳压罐(200)、高压变频泵(300)、管道组件(400)、控制器(500)和服务器(600);其中,所述水箱(100)设置有三组,且均配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排空口,所述水箱(100)的内部均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01);所述管道组件(400)包括进水主管(401)和出水主管(402),所述进水主管(401)的一端连接市政管网,所述进水主管(401)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支管(4011)和第二支管(4012),所述进水主管(401)上设置有第一电压力表(4013)和第一电动阀(4014),所述第一电压力表(4013)和所述第一电动阀(4014)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支管(4011)和所述第二支管(4012)连通处的前端,所述第一支管(4011)与所述稳压罐(200)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支管(4012)设置有三组,且分别与三组所述水箱(100)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支管(4011)上设置有第二电动阀(4015),所述第二支管(4012)上均设置有第三电动阀(4016),所述出水主管(402)的一端连接有第三支管(4021)和第四支管(4022),所述出水主管(402)的另一端连接用户供水管,所述出水主管(402)上设置有第二电压力表(4023)、流量计(4024)和第四电动阀(4025),所述第二电压力表(4023)、所述流量计(4024)和所述第四电动阀(4025)均设置于所述第三支管(4021)和所述第四支管(4022)连通处的后端,且所述第四电动阀(4025)设置于所述第二电压力表(4023)和所述流量计(4024)的后端,所述第三支管(4021)与所述稳压罐(200)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四支管(4022)设置有三组,且分别与三组所述水箱(100)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三支管(4021)和所述第四支管(4022)上均设置有止回阀(4026);所述高压变频泵(300)设置有三组,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四支管(4022)上;所述控制器(500)包括PLC控制单元(501)、交互单元(502)和无线通讯单元(503),所述高压变频泵(300)、所述第一电压力表(4013)、所述第一电动阀(4014)、所述第二电动阀(4015)、所述第三电动阀(4016)、所述第四电动阀(4025)、所述第二电压力表(4023)和所述流量计(4024)均与所述PLC控制单元(501)电性连接;所述服务器(600)与所述控制器(500)通讯连接,所述服务器(600)包括数据储存单元(601)和报警单元(602);应用于所述的一种多级增压式全自动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所述流量计(4024)检测所述出水主管(402)的当前流量值为Qa,在所述控制器(500)内设置三组流量分界值Q1、Q2、Q3,使设备运行区分为四个运行模式;S2,当Qa≤Q1时,所述第二电动阀(4015)开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