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的多功能节能环保墙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417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的多功能节能环保墙壁,包括基体、找平层、粘结层和饰面砖,所述基体、找平层、粘结层和饰面砖由内之外依次分布,还包括位于粘结层内的保温降噪机构、防潮机构和报警机构,所述保温降噪机构包括位于粘结层内的若干微小气泡孔,若干微小气泡孔在在粘结层内不均匀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微小气泡孔的设置,可大幅增加传热热阻、吸收声能,达到改善建筑体保温隔热的效果和达到吸声降噪的效果,加强筋的设置,可提高墙体的抗压和韧性能力,改善建筑体在多轮冬夏季昼夜温差大导致的粘结层热胀冷缩而引起的墙体表面龟裂、起鼓和脱落的问题;防水透气膜和蓄能液体的设置,改善了墙壁的抗水防潮和除湿干燥的问题。了墙壁的抗水防潮和除湿干燥的问题。了墙壁的抗水防潮和除湿干燥的问题。

A multifunctional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wall for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的多功能节能环保墙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的节能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的多功能节能环保墙壁。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居住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在居住水平提高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提高居住的舒适性,同时也要降低建筑物的使用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快建筑物节能的推进速度,是我国的建筑物节能工作推进的方向。
[0003]现有的建筑墙体外壁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导致外部雨水渗透到墙体内部影响整个室内保温隔热的状态,并且墙壁的粘结层在长时间受冻会发生开裂现象,进而造成饰面砖空鼓、脱落等问题,通过对诸多空鼓、脱落现象的分析,发现空鼓、脱落现象易发生在:楼层结合处、窗口处、墙角处和阳台等易受水浸部位等,直接影响外墙整体美观,同样由于其脱落,在饰面砖脱落位置势将造成雨水由外墙向室内的渗漏,从而造成室内污染、潮湿和霉变,更严重的是由于空鼓引起的饰面砖脱落而导致伤人事故的发生。
[0004]因此,提出一种用于建筑的多功能节能环保墙壁,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的多功能节能环保墙壁。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建筑的多功能节能环保墙壁,包括基体、找平层、粘结层和饰面砖,所述基体、找平层、粘结层和饰面砖由内之外依次分布,还包括位于粘结层内的保温降噪机构、防潮机构和报警机构,所述保温降噪机构包括位于粘结层内的若干微小气泡孔,若干微小气泡孔在在粘结层内不均匀分布。
[0007]所述防潮机构包括位于粘结层内的防水透气膜和蓄能机构,防水透气膜呈矩形波浪设置。
[0008]所述的蓄能机构包括位于粘结层内且呈不规则分布的若干蓄能槽、位于蓄能槽内的蓄能液体、与蓄能槽的外部连接且为蓄能槽提供能量的太阳能板。
[0009]所述蓄能液体采用水和乙二醇混合的混合工质。
[0010]所述蓄能槽包括主通道、位于主通道的内侧壁上且使蓄能液体交错流动的向内部凸出的凸起和向外部凸出的凸槽。
[0011]所述报警机构包括位于原电池装置和报警灯,原电池装置和报警灯串联。
[0012]所述原电池装置为Cu

FeCl3─
C原电池。
[0013]所述粘结层内设有上下交错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耐碱玻纤网格布。
[0014]积极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微小气泡孔的设置,可大幅增加传热热阻、吸收声能,达到
改善建筑体保温隔热的效果和达到吸声降噪的效果,加强筋的设置,可提高墙体的抗压和韧性能力,改善建筑体在多轮冬夏季昼夜温差大导致的粘结层热胀冷缩而引起的墙体表面龟裂、起鼓和脱落的问题;防水透气膜和蓄能液体的设置,改善了墙壁的抗水防潮和除湿干燥的问题;原电池装置的设置,当粘结层内部渗入的水分过多时,会激活原电池反应,使报警灯工作提醒居民墙壁内部湿度过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粘结层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粘结层加强筋剖面图;图4为为本专利技术粘结层蓄能槽系统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粘结层防水透气膜剖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粘结层原电池报警装置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粘结层正常受力分析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粘结层收缩受力分析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粘结层鼓胀受力分析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微小气泡孔墙壁结构吸声对比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微小气泡孔墙壁结构吸声原理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墙壁墙角易脱落处湿度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墙壁墙角易脱落处温度示意图;图中为:饰面砖1、粘结层2、找平层3、基体4、微小气泡孔5、加强筋6、防水透气膜7、蓄能槽8、铜片9、碳棒10、水11、无水三氯化铁粉末12、报警灯13、太阳能板14、混合工质气体15、蓄能液体16、原电池装置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图2、图10和图11所示,一种用于建筑的多功能节能环保墙壁,包括基体4、找平层3、粘结层2和饰面砖1,所述基体4、找平层3、粘结层2和饰面砖1由内之外依次分布,粘结层2主体是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的重量配比为:水泥:砂子:珍珠岩:防水溶液=1:2:0.5:1.3,还包括位于粘结层2内的保温降噪机构、防潮机构和报警机构,所述保温降噪机构包括位于粘结层2内的若干微小气泡孔5,若干微小气泡孔5在在粘结层2内不均匀分布,可极大的增加传热热阻,达到改善建筑体保温隔热的效果,当噪声进入这些微小气泡孔5时,因微小气泡孔5在粘结层2内部错综复杂且相互贯通,致使声音在微小气泡孔5内部不断的撞击材料表面而无法向外继续传播后,声音所携带的能量被大量消耗,从而达到吸声降噪的效果。
[0018]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防潮机构包括位于粘结层2内的防水透气膜7和蓄能机构,防水透气膜7呈矩形波浪设置,矩形波浪的波峰宽度和波谷宽度相等,防水透气膜7的设置,是防水透气膜7两侧的微小气泡孔5之间的水不易穿过,其传热方式为对流换热,其热阻较大,但若无防水透气膜7水可轻易从一个微小气泡孔5进入另一个微小气泡孔5,水进入微小
气泡孔5后,其传热方式为导热,其传热热阻极速降低,不利于保温,微小气泡孔5内设有混合气体工质,混合气体工质为R401a,按照质量百分比:R22占53%,R124占34%,R152A占13%组成。其在标准大气压下,其沸点为
ꢀ‑
34.4℃。非共沸混合气体其作用在于,在一定压力下没有固定的沸点,非共沸混合气体冷凝时,其中易挥发性成分先冷凝,此时混合气体工质的气相和液相共存,混合气体比例总是在变化,因此,非共沸混合气体的冷凝温度将随着冷凝过程而不断改变。该特性通常被称为“非共沸混合物质的温度滑移特性”。这一特性可使墙壁与混合气体热交换过程中的换热温差尽量保持较小,从而达到传热量最小化,有利于建筑的保温隔热。所述的蓄能机构包括位于粘结层2内且呈不规则分布的若干蓄能槽8、位于蓄能槽8内的蓄能液体18、与蓄能槽8的外部连接且为蓄能槽8提供能量的太阳能板14。所述蓄能液体18采用水和乙二醇混合的混合工质。所述蓄能槽8的侧壁上设有使蓄能液体18交错流动的向内部凸出的凸起和向外部凸出的凸槽,使蓄能液体(18)交错流动的上下双向流动,避免了蓄能液体18上下温度不均,将蓄能液体(18)对墙壁的冷热调节效果达到均匀控制的目的;在蓄能槽8整体的侧面覆盖有金属薄片,使得蓄能液体18只能在蓄能槽8中流动,微小气泡孔5具有蓄热保温作用,而蓄能液体18的比热比空气大很多,从而通过调节蓄能液体18的温度可以实现墙壁的冷热控制,并且由于墙壁的比热远小于蓄能液体18的比热,因此调整蓄能液体18的温度即可实现墙壁的升温或降温效果,从而可以达到对室内温度最大限度的调节。微小气泡孔5中水分过多时,可通过提高蓄能液体18的温度将微小气泡孔5中液态水蒸发为气态水排出墙壁,实现墙壁除湿效果。
[0019]如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所述报警机构包括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的多功能节能环保墙壁,包括基体、找平层、粘结层和饰面砖,所述基体、找平层、粘结层和饰面砖由内之外依次分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粘结层内的保温降噪机构、防潮机构和报警机构,所述保温降噪机构包括位于粘结层内的若干微小气泡孔,若干微小气泡孔在在粘结层内不均匀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的多功能节能环保墙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机构包括位于粘结层内的防水透气膜和蓄能机构,防水透气膜呈矩形波浪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建筑的多功能节能环保墙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能机构包括位于粘结层内且呈不规则分布的若干蓄能槽、位于蓄能槽内的蓄能液体、与蓄能槽的外部连接且为蓄能槽提供能量的太阳能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建筑的多功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海方尚晓海王雄雄贺云龙王振伟潘嘉信刘恩海祁彪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中原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