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变焦马达、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4158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提供一种光学变焦马达、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光学变焦马达包括沿光学变焦马达的光轴设置的多个透镜群,多个透镜群包括至少一个固定透镜群和多个移动透镜群,光学变焦马达还包括:第一盖体部;第二盖体部,第一盖体部罩设在第二盖体部上并与第二盖体部之间形成容置空间,固定透镜群固定设置在第一盖体部上或者第二盖体部上;活动透镜容置部,活动透镜容置部活动设置在容置空间内,活动透镜容置部包括多个容置单元,且多个容置单元沿光轴的方向彼此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各容置单元均用于承载移动透镜群;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一组相配合的驱动磁石和驱动线圈。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摄像装置的光学变焦马达使用性能差的问题。用性能差的问题。用性能差的问题。

Optical zoom motor, camera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变焦马达、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摄像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变焦马达、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0002]光学变焦英文名称为Optical Zoom,就是通过镜片移动来放大与缩小需要拍摄的景物,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光学变焦可以支持图像主体成像后,增加更多的像素,让主体不但变大,同时也相对更清晰。当成像面在水平方向运动的时候,视觉和焦距就会发生变化,更远的景物变得更清晰,让人感觉像物体递进的感觉。
[0003]智能手机上的主摄像头、也就是绝大多数情况下的后置摄像头早已实现了“自动对焦”的功能,单反相机那样的“对焦马达”也嵌入到了手机的摄像头模组当中,根据近年来出现在手机上的对焦技术的差异,比如激光、相位辅助、双像素等,对焦马达也有普通VCM音圈马达、闭环马达、中置马达等类型。比于对焦过程,变焦涉及到的镜头移动范围非常之大,而目前普遍的主流手机整体厚度较薄,因此手机上的摄像头的变焦效果较差。
[0004]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摄像装置的光学变焦马达使用性能差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变焦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所述光学变焦马达的光轴设置的多个透镜群,所述多个透镜群包括至少一个固定透镜群(10)和多个移动透镜群(20),所述光学变焦马达还包括:第一盖体部(30);第二盖体部(40),所述第一盖体部(30)罩设在所述第二盖体部(40)上并与所述第二盖体部(40)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固定透镜群(10)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部(30)上或者所述第二盖体部(40)上;活动透镜容置部(50),所述活动透镜容置部(50)活动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活动透镜容置部(50)包括多个容置单元,且所述多个容置单元沿所述光轴的方向彼此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各所述容置单元均用于承载所述移动透镜群(20);驱动组件(60),所述驱动组件(60)包括至少一组相配合的驱动磁石和驱动线圈,且所述活动透镜容置部(50)上设置有同组所述驱动磁石和所述驱动线圈中的一者,所述第一盖体部(30)或所述第二盖体部(40)上设置有同组所述驱动磁石和所述驱动线圈中的另一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变焦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容置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变焦框架组件(51),当所述变焦框架组件(51)为多个时,多个所述变焦框架组件(51)嵌套设置且在所述光轴的方向上可相对移动;透镜支撑体(52),所述透镜支撑体(52)设置在位于最内侧的所述变焦框架组件(51)的内部,各所述变焦框架组件(51)和所述透镜支撑体(52)上均对应设置有所述移动透镜群(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变焦马达,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变焦框架组件(51)之间通过同组的所述驱动磁石和所述驱动线圈配合实现相互运动;或者所述变焦框架组件(51)和所述透镜支撑体(52)之间通过同组的所述驱动磁石和所述驱动线圈配合实现相互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变焦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框架组件(51)和所述透镜支撑体(52)均为一个,所述驱动组件(60)包括同组配合的第一驱动线圈(61)和第一驱动磁石(62)以及同组配合的第二驱动线圈(63)和第二驱动磁石(64),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线圈(61)和所述第一驱动磁石(62)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变焦框架组件(51)上,所述第一驱动线圈(61)和所述第一驱动磁石(62)中的另一个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部(30)或所述第二盖体部(40)上,以使所述变焦框架组件(51)沿所述光轴运动;所述第二驱动线圈(63)和所述第二驱动磁石(64)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透镜支撑体(52)上,所述第二驱动线圈(63)和所述第二驱动磁石(64)中的另一个相对设置在所述变焦框架组件(51)上,以使所述透镜支撑体(52)相对所述变焦框架组件(51)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变焦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磁石(62)和所述第二驱动磁石(64)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透镜支撑体(52)的两侧。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变焦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磁石(62)设置在所述变焦框架组件(51)上,所述第一驱动线圈(61)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部(30)上;所述第二驱动磁石(64)设置在所述透镜支撑体(52)上,所述第二驱动线圈(63)设置在
所述变焦框架组件(51)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变焦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框架组件(51)包括:框架本体(511),所述移动透镜群(20)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511)上,且所述第一驱动磁石(62)和所述第二驱动线圈(63)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511)一组相对的侧壁上;变焦壳体(512),所述变焦壳体(512)罩设在所述框架本体(511)上并与所述框架本体(511)形成容纳腔,且所述变焦壳体(512)位于所述框架本体(511)和所述第二盖体部(40)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变焦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磁石(62)和所述第二驱动线圈(63)所在的所述变焦框架组件(51)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槽(513),所述光学变焦马达还包括多个第一滚珠(70),每个所述第一安装槽(513)内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滚珠(70);所述第一驱动磁石(62)和所述第二驱动线圈(63)所在的所述变焦框架组件(51)的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槽(514),所述光学变焦马达还包括多个第二滚珠(71),每个所述第二安装槽(514)内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滚珠(7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变焦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部(30)对应多个所述第一安装槽(513)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三安装槽(31);和/或所述透镜支撑体(52)对应多个所述第二安装槽(514)分别设置有多个第四安装槽(521)。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变焦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磁石(62)所在的所述框架本体(511)的侧壁上的所述第一安装槽(513)和所述第二安装槽(514)均位于所述第一驱动磁石(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高峰王建华唐利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