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光伏组件的封装装置及封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4132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光伏组件的封装装置及封装方法,涉及光伏组件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振动平台,振动平台的内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输料机构,输料机构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出胶方向竖直向下的注胶座,输料机构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封装压架,封装压架的两侧面均固定安装有一组施压推杆,每个施压推杆的周侧面均与振动平台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推膜机构、进膜机构、环形压带和环形输送带的设计,使该装置能够高效完成柔性光伏组件在生产过程中的封装作业,且本装置在封装作业时,变传统覆膜的多辊式封压结构为面式封压结构。辊式封压结构为面式封压结构。辊式封压结构为面式封压结构。

A packaging device and packaging method of flexible photovoltaic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光伏组件的封装装置及封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组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光伏组件的封装装置及封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柔性光伏组件具有轻质化、可弯曲的特点,便于在光伏电站、太阳能建筑、车辆以户外设备等场景下应用,极大的拓展了光伏组件的应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0003]传统的技术中,柔性光伏组件电池通常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等高分子柔性基底上制备的薄膜电池,由于高分子柔性基底的水汽透过率高、机械强度低,组件封装时需要在光伏基底的表面上封装一层阻水抗氧化的封膜,现有技术中,封膜多采用辊压式封装结构,由于为辊压式封装结构,导致封膜在封装时受压面积较小,继而导致膜片在封装时封装效果较差,且由于现有封膜装置缺乏必要的除气泡机构,导致封膜在封装后柔性基底和封膜之间容易出现气泡现象,基于此,本专利技术于提供了一种柔性光伏组件的封装装置及封装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光伏组件的封装装置及封装方法,通过推膜机构、进膜机构、环形压带和环形输送带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柔性光伏组件的封装装置封装时给压面积较小、封装效果较差及封装时容易出现气泡现象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柔性光伏组件的封装装置,包括振动平台,所述振动平台的内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输料机构,所述输料机构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出胶方向竖直向下的注胶座,所述输料机构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封装压架,所述封装压架的两侧面均固定安装有一组施压推杆,每个所述施压推杆的周侧面均与振动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封装压架的内表面之间分别安装有第一传动模块和加热组件,所述第一传动模块的周侧面连接有环形压带,所述第二加热组件的表面与环形压带连接,所述环形压带的表面等距开设有条形透孔,所述封装压架的内部安装有与条形透孔配合的推膜机构,所述封装压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膜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振动平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振动架,所述振动架的表面与施压推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振动架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座,两个所述安装座的顶面均固定安装有激振电机,两个所述振动架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一组阻尼缓冲件,每个所述阻尼缓冲件的顶端均与输料机构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输料机构包括输料架,所述输料架的表面与阻尼缓冲件固定连接,所述输料架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连架,所述连架的表面与注胶座固定连接,所述输料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传动模块,所述第二传动模块的周侧面连接有环形输送带,所述环形输送带的表面活动放置有光伏基底,所述输料架的内表面之间转动连接与光伏基底配合的预热
前辊,所述输料架的内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与环形输送带贴合的加热台,所述预热前辊和加热台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热棒。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加热后辊,每个所述加热后辊的周侧面均与环形压带贴合,所述加热后辊设置于环形压带的内侧,所述加热后辊的两端均与封装压架转动连接,所述加热后辊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热棒。
[0010]优选的,所述推膜机构分别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升降推杆和举升台,两个所述升降推杆的周侧面均与封装压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升降推杆的底端均与举升台固定连接,所述举升台内壁固定安装有丝杆驱动模块,所述举升台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推膜压台,所述推膜压台的两侧面均固定安装有支板,两个所述支板的表面均安装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且出风方向竖直向下的热出风组件,所述推膜压台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一组呈规则分布的弹性压板,每个所述弹性压板的内壁均转动连接有推膜压辊,所述推膜压辊的轴线与环形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平行。
[0011]优选的,所述弹性压板为金属材质,所述弹性压板的宽度为条形透孔宽度的0.8

0.9倍,两两所述弹性压板之间的间距与两两所述条形透孔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弹性压板呈倾斜设置且所述弹性压板的轴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55
°
,所述推膜压台设置于环形压带的内侧。
[0012]优选的,所述热出风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周侧面与支板固定连接,所述通风管的内壁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滤盘、轴流风机和电热丝,所述通风管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状结构。
[0013]优选的,所述进膜机构分别包括膜托架和阻尘封罩,所述膜托架的底面与封装压架固定连接,所述阻尘封罩的表面与膜托架固定连接,所述膜托架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放卷辊,所述膜托架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与放卷辊固定连接的传动电机,所述放卷辊的周侧面卷绕有封膜,所述膜托架的内壁还转动连接有与封膜配合的导膜辊,所述封膜的背面与环形压带贴合,所述封膜设置于光伏基底的上方。
[0014]优选的,所述注胶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进胶接头,所述注胶座设置于预热前辊与封膜之间。
[0015]优选的,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封装装置的封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SS001、上料:工作前,在放卷辊处加装成卷的封膜,环形输送带的进料口处预置入光伏基底,置入后,预热前辊对光伏基底进行紧压,注胶座通过进胶接头与外部给胶设备连通,预热前辊和加热后辊均以设定温度进行预热作业;
[0017]SS002、封装:封装作业时,在人力辅助下,封膜的端头处预先贴合于光伏基底的头端,初步贴合后,带有封膜的光伏基底进入环形压带与环形输送带之间,带有封膜的光伏基底进入完毕后,通过对一组施压推杆的控制,使环形压带对带有封膜的光伏基底进行充分紧压,紧压后,环形压带和环形输送带同步周期性同速工作,环形压带和环形输送带工作后,继而使带有封膜的光伏基底以步进方式向环形输送带出料口的方向运动,环形压带转动时,注胶座以设定流量和压力向光伏基底表面注胶,且在环形压带的工作周期内,举升台处于最高高度,继而使弹性压板与环形压带脱离接触,在环形压带和环形输送带的非工作周期内,每个弹性压板均与对应的条形透孔对应,对应后,在升降推杆的控制下,举升台充分下移,继而使推膜压辊与带有封膜的光伏基底充分接触,充分接触后,丝杆驱动模块驱动
推膜压辊直线运动,推膜压辊直线运动后以通过压力和推力使封膜与光伏基底之间的气泡充分赶出,推膜压辊直线运动时,热出风组件以设定速率和温度向封膜方向热出风,当推膜压辊运动设定行程后,升降推杆驱动举升台复位至初始高度,复位至初始高度后,在丝杆驱动模块的作用下,推膜压辊复位至初始位置,复位至初始位置后,推膜压辊再次重复上述推膜流程,以实现对封膜的反复单向推压状态,当推膜压辊工作设定次数后,环形压带与环形输送带进入工作周期,在光伏基底封装的整个过程中,激振电机均以设定频率输出振动源。
[0018]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通过推膜机构、进膜机构、环形压带和环形输送带的设计,使该装置能够高效完成柔性光伏组件在生产过程中的封装作业,且本装置在封装作业时,变传统覆膜的多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光伏组件的封装装置,包括振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平台的内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输料机构,所述输料机构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出胶方向竖直向下的注胶座(1),所述输料机构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封装压架(2),所述封装压架(2)的两侧面均固定安装有一组施压推杆(3),每个所述施压推杆(3)的周侧面均与振动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封装压架(2)的内表面之间分别安装有第一传动模块(6)和加热组件(7),所述第一传动模块(6)的周侧面连接有环形压带(8),所述第二加热组件(7)的表面与环形压带(8)连接,所述环形压带(8)的表面等距开设有条形透孔(9),所述封装压架(2)的内部安装有与条形透孔(9)配合的推膜机构(4),所述封装压架(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膜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光伏组件的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平台包括底座(10),所述底座(10)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振动架(11),所述振动架(11)的表面与施压推杆(3)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振动架(11)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座,两个所述安装座的顶面均固定安装有激振电机(12),两个所述振动架(11)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一组阻尼缓冲件(13),每个所述阻尼缓冲件(13)的顶端均与输料机构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光伏组件的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机构包括输料架(14),所述输料架(14)的表面与阻尼缓冲件(13)固定连接,所述输料架(14)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连架(15),所述连架(15)的表面与注胶座(1)固定连接,所述输料架(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传动模块(16),所述第二传动模块(16)的周侧面连接有环形输送带(17),所述环形输送带(17)的表面活动放置有光伏基底(18),所述输料架(14)的内表面之间转动连接与光伏基底(18)配合的预热前辊(19),所述输料架(14)的内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与环形输送带(17)贴合的加热台(20),所述预热前辊(19)和加热台(20)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热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光伏组件的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组件(7)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加热后辊,每个所述加热后辊的周侧面均与环形压带(8)贴合,所述加热后辊设置于环形压带(8)的内侧,所述加热后辊的两端均与封装压架(2)转动连接,所述加热后辊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热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光伏组件的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膜机构(4)分别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升降推杆(401)和举升台(402),两个所述升降推杆(401)的周侧面均与封装压架(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升降推杆(401)的底端均与举升台(402)固定连接,所述举升台(402)内壁固定安装有丝杆驱动模块(403),所述举升台(40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推膜压台(404),所述推膜压台(404)的两侧面均固定安装有支板(405),两个所述支板(405)的表面均安装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且出风方向竖直向下的热出风组件(406),所述推膜压台(404)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一组呈规则分布的弹性压板(407),每个所述弹性压板(407)的内壁均转动连接有推膜压辊(408),所述推膜压辊(408)的轴线与环形输送带(17)的输送方向平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柔性光伏组件的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板(407)为金属材质,所述弹性压板(407)的宽度为条形透孔(9)宽度的0.8

0.9倍,两两所述弹性压板(407)之间的间距与两两所述条形透孔(9)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弹性压板(407)呈倾斜设置且所述弹性压板(407)的轴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55
°
,所述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建海李胜
申请(专利权)人:晟高发新能源发展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