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水地区旋挖咬合灌注桩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4102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3:29
本申请涉及旋挖咬合灌注桩施工的技术领域,针对传统的旋挖咬合灌注桩的咬合处容易出现渗水现象,提出了一种富水地区旋挖咬合灌注桩施工方法。通过在钢筋孔内周设置两组灌浆管件,后续安装钢筋孔时,使两组灌浆管件分别与相邻两素桩相对,在荤桩浇筑完成后,往两组灌浆管件内注入止水填充物,进而在素桩与荤桩的咬合处形成止水加强结构,本申请具有提升旋挖咬合灌注桩的咬合处的止水效果。咬合灌注桩的咬合处的止水效果。咬合灌注桩的咬合处的止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富水地区旋挖咬合灌注桩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旋挖咬合灌注桩施工方法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富水地区旋挖咬合灌注桩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咬合桩是工程上一种常见的基坑支护形式,咬合桩是在桩与桩之间形成相互咬合排列的一种支护结构。
[0003]咬合桩结构包括素混凝土桩(以下简称“素桩”)以及钢筋混凝土桩(以下简称“荤桩”),素桩与荤桩间隔分布且彼此之间相互咬合,施工时,先完成素桩的浇筑,然后通过旋挖钻机在相邻素桩钻设供荤桩成型的成型孔,旋挖钻机钻设成型孔的过程中将相邻素桩的一部分切除,后续往成型孔内注入混凝土便可形成与相邻素桩相咬合的荤桩。
[000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在一些地下水较为丰富的地区,在地下水长时间作用下,素桩与荤桩的咬合处容易发生渗水现象,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咬合桩咬合处的止水性能,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富水地区旋挖咬合灌注桩施工方法。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富水地区旋挖咬合灌注桩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水地区旋挖咬合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预制钢筋笼(22)以及用于限制钢筋笼(22)浮起的限位组件,所述钢筋笼(22)内周设置有两组灌浆管件(3),两组所述灌浆管件(3)关于钢筋笼(22)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灌浆管件(3)上均设置有脱模结构;S2:三通一平:对待施工区域通水、通电以及通车并进行场地平整;S3:素桩(11)成型孔位施工:通过旋挖钻机开挖出供素桩(11)成型的A孔(1),并进行清孔处理;S4:素桩(11)浇筑:将往A孔(1)内浇筑混凝土形成素桩(11);并进行养护;S5:荤桩(21)成型孔位施工:通过旋挖钻机在相邻的素桩(11)之间钻设供荤桩(21)成型的B孔(2),并进行清孔处理;S6:将钢筋笼(22)吊入至对应的B孔(2)内并通过限位组件对钢筋孔进行限位,进而限制钢筋笼(22)在后续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出现上浮;同时,使钢筋笼(22)内周的两组灌浆管件(3)分别与相邻素桩(11)相互正对;S7:荤桩(21)浇筑:往B孔(2)内注入混凝土形成荤桩(21),并对荤桩(21)进行进行养护;S8:待B孔(2)内的混凝土达到初凝状态后,往两组灌浆管件(3)内注入止水填充物,注入止水填充物过程,通过脱模结构逐步提升灌浆管件(3),直至将灌浆管件(3)从荤桩(21)内完全拆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水地区旋挖咬合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22)顶段设置有供灌浆管件(3)穿入的固定环(23);所述灌浆管件(3)顶端呈漏斗状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水地区旋挖咬合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管件(3)由若干连接管(31)相互拼接而成,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灵周志强王超张戈炜谢振国涂占民肖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协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