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带有最小增益控制的改进型双极型可变增益放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4045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有最小增益控制的高线性可变增益放大器,以信号相加型结构的双极型可变增益放大器为基础,可变增益放大单元(20)保持不变,增加了跨导线性化单元(10)和最小增益控制单元(30);该可变增益放大器采用跨导增强电路,来提高放大器的线性度。为达到最小增益可控的目的,该可变增益放大器具有两个并联的放大支路,一路为可变增益单元,提供可变增益,另一路为最小增益控制电路,提供固定的最小增益,使得可变增益放大器不会由于控制电压的误差而出现难以接收的增益值,提高了可变增益放大器电路的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射频接收机中的基带可变增益放大器,尤其涉及可变增益放大 器中最小增益控制的实现方法以及可变增益放大器中线性度的提高。
技术介绍
可变增益放大器(VGA)在模拟电路中起着对信号进行放大或衰减的作用,它 广泛应用在磁盘读取驱动电路、磁数据存储系统、电磁计量器、电视调谐器等许多 方面;在无线通信的收发信机模拟前端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线接收机中,实时控制信号大小的功能由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环路实现。它包括信号幅度检测电路、误差积分器电路和可变增益 放大电路,其中,可变增益放大器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环路的关键模块。为了在不 同信号功率下,AGC环路都具有相同的瞬态响应和确切的环路建立时间,可变增益 放大器的增益需要按指数规律变化。对于双极工艺来说,由于其晶体管固有的基极-发射极电压与集电极电流之间的指数关系,这一电路功能比较容易实现;对于CMOS 工艺而言,工作在饱和区的MOS管,其沟道电流和栅极电压成平方关系(长沟器件), 因而需要构造电路,以实现增益指数变化的关系。信号相加型结构的可变增益放大器,是基于双极工艺实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最小增益控制的高线性可变增益放大器,其特征在于:以信号相加型结构的双极型可变增益放大器为基础,可变增益放大单元(20)保持不变,增加了跨导线性化单元(10)和最小增益控制单元(30);其中,跨导线性化单元第一输入端(A1)接输入正信号(V↓[IN+]),跨导线性化单元第二输入端(A2)接输入负信号(V↓[IN-]);跨导线性化单元第一输出端(A3)接可变增益放大单元第一输入端(B1),跨导线性化单元第二输出端(A4)接可变增益放大单元第二输入端(B2);可变增益放大单元第一输出端(B3)接输出正信号线(V↓[OUT+]),可变增益放大单元第二输出端(B4)接输出负信号线(V↓[OUT-...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刚吴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