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环境中煤/页岩润湿性的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4007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环境中煤/页岩润湿性的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高压CO2环境中,煤/页岩表面吸附有吸附水和CO2吸附气体,煤/页岩表面具有混合表面的润湿性特性;步骤2、由液体在混合表面的润湿性的关系式,结合步骤1的条件,得到吸附有气体的煤/页岩表面的润湿性表达式;步骤3、由润湿角杨氏方程结合“shar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环境中煤/页岩润湿性的计算方法
[0001]所属领域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煤层气、页岩气勘探开发以及CO2地质封存过程中储层润湿性测量评价的
,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环境中煤/页岩润湿性的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3]润湿性是指一种液体在一种固体表面铺展的能力,高压气体环境中煤/页岩润湿性判断对于煤层气和页岩气开发、煤层或者页岩储层的CO2封存至关重要。高压气体环境中煤/页岩润湿性是影响天然气开发过程中地层中气、水分布,气、水两相渗流过程的重要因素。同时对于页岩层,润湿性的判断是评价其作为CO2封存盖层重要指标。在高压CO2环境中,若水湿性的页岩被改变成CO2气润湿,盖层毛管力减小,则失去了其盖层的封闭作用,导致CO2泄露。
[0004]常规环境中润湿性定量测定的方法主要有:(1)离心机法(USBM,United States Bureau of Mines)、Amott方法(渗吸与排驱法),这两种方法均基于常压下气、水驱替实验,由于煤/页岩样品多为低孔低渗,驱替实验较难操作。(2)接触角测量法,方法测量结果直观准确,是煤或页岩润湿性测量的主要方法。
[0005]高压CO2环境中,由于CO2气体在煤/页岩表面的吸附以及气

水界面张力的改变等原因导致煤/页岩表面润湿性改变。目前高压气体环境中煤/页岩的水润湿性的测量技术发展较为缓慢。主要的测量技术是将样品置于高压气体腔内,对水接触角进行测量。此类方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由于测量时间短,很难考虑气体吸附以及与水



煤/页岩之间相互作用对润湿性的改变。因此亟需建立一套高压气体环境中,考虑气体吸附,水



煤/页岩之间相互作用及气

水界面张力变化等多种因素的润湿性测量新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环境中煤/页岩润湿性的计算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煤/页岩润湿性测量过程中,缺少考虑气体吸附以及与水



煤/页岩之间相互作用对润湿性改变因素的问题。
[0007]一种高压环境中煤/页岩润湿性的计算方法,方法包括:
[0008]步骤1、高压CO2环境中,CO2气体吸附在部分煤/页岩表面置换一部分吸附在煤/页岩表面的吸附水,吸附在煤/页岩表面的CO2气体为CO2吸附气体,煤/页岩表面吸附有吸附水和所述CO2吸附气体,所述CO2吸附气体的外表面接触有水,煤/页岩表面具有混合表面的润湿性特性;
[0009]步骤2、由液体在混合表面的润湿性的关系式,结合步骤1的条件,得到高压CO2环境中,吸附有CO2气体的煤/页岩表面的润湿性表达式;
[0010]其中,液体在混合表面的润湿性的关系式为:
[0011][0012]式中,θ表示混合表面润湿角;γ
LG
表示气液表面张力;γ
i,SG
、γ
i,SL
分别表示混合表面中每一种材质与气体和液体的界面张力;i表示混合表面中的材质;f
i
表示每种材质与混合表面的接触面积在混合表面中所占比例,f1+f2+

f
n
=1,n表示混合表面中材质的总数量;θ
i
表示液体与每种材质之间的润湿角;
[0013]高压CO2环境中,煤/页岩表面由未被气体吸附的煤/页岩表面和被气体吸附的煤/页岩表面组成,吸附有CO2气体的煤/页岩表面的润湿性表达式为:
[0014]cosθ=f1cosθ1+f2cosθ2ꢀꢀ
(2)
[0015]式中,θ表示高压CO2环境中煤/页岩表面润湿角,f1表示未被吸附气体的煤/页岩表面所占比例,即煤/页岩表面和所述吸附水的接触面积占煤/页岩表面的比例;θ1表示未被气体吸附的煤/页岩表面与所述水之间润湿角;f2表示被气体吸附的煤表面所占比例,即所述CO2吸附气体和水的接触面积占煤/页岩表面的比例;θ2表示被气体吸附的煤表面和水之间的润湿角,即所述CO2吸附气体与水之间润湿角为π。
[0016]步骤3、由润湿角杨氏方程结合“sharp

kink”近似定理,得到未被气体吸附的煤/页岩表面与水之间润湿角的表达式:
[0017][0018]式中,θ1表示未被气体吸附的煤/页岩表面与水之间润湿角,I表示范德华势能积分;Δρ表示气液密度差;γ
LG
表示气液界面张力,ρ
g
表示气体密度;ρ
lf
表示煤/页岩表面液体膜密度等于液体密度。
[0019]步骤4、结合步骤2和3,更新高压CO2环境中,吸附有CO2气体的煤/页岩表面润湿角的表达式为:
[0020][0021]式中θ是高压CO2环境中煤/页岩表面润湿角;对于煤/页岩表面和水溶液不变的恒温情况下,已知是常数,f1表示未被吸附气体的煤/页岩表面所占比例,即煤/页岩表面和所述吸附水的接触面积占煤/页岩表面的比例,ρ
g
表示高压CO2环境中的气体密度;ρ
lf
表示煤/页岩表面的液体膜密度等于水溶液密度。
[0022]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更新的高压CO2环境中,吸附有CO2气体的煤/页岩润湿角表达式内的参数的测量方法为:
[0023]步骤401、使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测量不同CO2压力下饱和水煤样中的水的T2谱图;
[0024]步骤402、对所述T2谱图的数据分析,获得不同CO2压力下煤/页岩表面和水之间的接触面积,计算出不同CO2压力下煤/页岩表面和水之间的接触面积占煤/页岩表面面积的比例;
[0025]步骤403、测量标况下煤/页岩表面的润湿角,导入所述更新高压CO2环境中,吸附有CO2气体的煤/页岩润湿角的表达式(5)内,得到值;
[0026]进一步地,不同CO2压力下煤/页岩表面润湿角的计算方法为:将步骤402中所述不
同CO2压力下煤/页岩表面和水之间的接触面积占煤/页岩表面面积的比例和步骤403中得到的所述值导入所述更新的高压CO2环境中,吸附有CO2气体的煤/页岩润湿角的表达式(5)内,得到不同CO2压力下煤/页岩表面润湿角。
[0027]进一步地,步骤402中所述不同CO2压力下煤/页岩表面和水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标况下饱和水煤样中的水的T2谱图数据为参照。
[0028]进一步地,步骤402中所述不同CO2压力下煤/页岩表面和水之间的接触面积占煤/页岩表面面积的比例的公式为:
[0029][0030]式中,f1表示煤/页岩表面和水之间接触面积占煤/页岩表面面积的比例,P1‑0表示标况下T2谱图中左边第一个峰的谱峰信号幅度,P1‑
n
表示不同压力下T2谱图中左边第一个峰的谱峰信号幅度。
[0031]进一步地,步骤403中所述标况下煤/页岩表面的润湿角的测量方法为:
[0032]取煤/页岩样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环境中煤/页岩润湿性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步骤1、高压CO2环境中,CO2气体吸附在部分煤/页岩表面置换一部分吸附在煤/页岩表面的吸附水,吸附在煤/页岩表面的CO2气体为CO2吸附气体,煤/页岩表面吸附有吸附水和所述CO2吸附气体,所述CO2吸附气体的外表面接触有水,煤/页岩表面具有混合表面的润湿性特性;步骤2、由液体在混合表面的润湿性的关系式,结合步骤1的条件,得到高压CO2环境中,吸附有CO2气体的煤/页岩表面的润湿性表达式;其中,液体在混合表面的润湿性的关系式为:式中,θ表示混合表面润湿角;γ
LG
表示气液表面张力;γ
i,SG
、γ
i,SL
分别表示混合表面中每一种材质与气体和液体的界面张力;i表示混合表面中的材质;f
i
表示每种材质与混合表面的接触面积在混合表面中所占比例,f1+f2+

f
n
=1,n表示混合表面中材质的总数量;θ
i
表示液体与每种材质之间的润湿角;高压CO2环境中,煤/页岩表面由未被气体吸附的煤/页岩表面和被气体吸附的煤/页岩表面组成,吸附有CO2气体的煤/页岩表面的润湿性表达式为:cosθ=f1cosθ1+f2cosθ2ꢀꢀꢀꢀ
(2)式中,θ表示高压CO2环境中煤/页岩表面润湿角,f1表示未被吸附气体的煤/页岩表面所占比例,即煤/页岩表面和所述吸附水的接触面积占煤/页岩表面的比例;θ1表示未被气体吸附的煤/页岩表面与水之间润湿角;f2表示被气体吸附的煤表面所占比例,即所述CO2吸附气体和水的接触面积占煤/页岩表面的比例;θ2表示被气体吸附的煤表面和水之间的润湿角,即所述CO2吸附气体与水之间润湿角为π。步骤3、由润湿角杨氏方程结合“sharp

kink”近似定理,得到未被气体吸附的煤/页岩表面与水之间润湿角的表达式:式中,θ1表示未被气体吸附的煤/页岩表面与水之间润湿角,I表示范德华势能积分;Δρ表示气液密度差;γ
LG
表示气液界面张力,ρ
g
表示气体密度;ρ
lf
表示煤/页岩表面液体膜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步骤4、结合步骤2和3,更新高压CO2环境中,吸附有CO2气体的煤/页岩表面润湿角的表达式为:式中θ是高压CO2环境中煤/页岩表面润湿角;对于煤/页岩表面和水溶液不变的恒温情况下,已知是常数,f1表示未被吸附气体的煤/页岩表面所占比例,即煤/页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锰孙晓晓姚艳斌蔡益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