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段提升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3849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门体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段提升门,包括若干组相互平行设置的双联轨道,每组双联轨道上分别滑动配合设置一组主动门扇,所述主动门扇配合设置从动门扇;每组双联轨道的顶部分别安装一组开门机,开门机的卷筒引出的钢丝绳与相应主动门扇相连接;从动门扇设有容纳腔,使用过程中,提升门处于打开状态时,主动门扇处于从动门扇的容纳腔内;提升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每组双联轨道上的主动门扇在相应开门机的钢丝绳吊设下位于双联轨道上的设定位置,此时,主动门扇从相应从动门扇的容纳腔中滑出,从动门扇由双联轨道上的挡板限位,主动门扇的上端与从动门扇的下端齐平。该提升门能够适用于超大规格门洞,且每台提升机分别作用于一副门扇,门体的开闭效率较高。门体的开闭效率较高。门体的开闭效率较高。

Multistage liftg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段提升门


[0001]本技术属于门体设备
,涉及一种多段提升门。

技术介绍

[0002]提升门适用于大型门洞,在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现有的提升门采用一台卷扬机实现对提升门的提升作业,在实践中能够实现多段提升门的可靠控制,实现提升门的稳定收放。这种提升门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整套提升门采用一台卷扬机进行提升,导致作业效率较低,同时由于单台提升机的提升重量有限,导致提升门的规格只能做到一定范围,而不能适用于超大规格门洞。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段提升门,该提升门能够适用于超大规格门洞,且每台提升机分别作用于一副门扇,门体的开闭效率较高。
[0004]按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多段提升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相互平行设置的双联轨道,每组双联轨道上分别滑动配合设置一组主动门扇,所述主动门扇配合设置从动门扇;
[0005]每组双联轨道的顶部分别安装一组开门机,开门机的卷筒引出的钢丝绳与相应主动门扇相连接;
[0006]从动门扇设有容纳腔,使用过程中,提升门处于打开状态时,主动门扇处于从动门扇的容纳腔内;提升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每组双联轨道上的主动门扇在相应开门机的钢丝绳吊设下位于双联轨道上的设定位置,此时,主动门扇从相应从动门扇的容纳腔中滑出,从动门扇由双联轨道上的挡板限位,主动门扇的上端与从动门扇的下端齐平。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门机采用卷扬机。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丝绳穿过从动门扇的顶板后与主动门扇的顶部相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联轨道上设置有用于对主动门扇进行限位的行程开关。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门扇与从动门扇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滚轮,以与双联轨道相配合。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产品结构合理巧妙,通过设置多个门扇,每个门扇分别由一台提升机带动进行升降作业,门体的开闭效率较高;同时,采用主动门扇与从动门扇相配合的结构,能够实现门扇的快速开闭,同时。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提升门关闭状态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提升门打开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图1~3中,包括双联轨道1、开门机2、主动门扇3、从动门扇4、钢丝绳5、第一绳轮6、第二绳轮7、第三绳轮8、第四绳轮9等。
[0017]如图1~3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多段提升门,包括若干组相互平行设置的双联轨道1,每组双联轨道1上分别滑动配合设置一组主动门扇3,所述主动门扇3配合设置从动门扇4。
[0018]每组双联轨道1的顶部分别安装一组开门机2,开门机2采用卷扬机,开门机2的卷筒引出的钢丝绳5与相应主动门扇3相连接。为了确保主动门扇3升降运动的平稳可靠,每扇主动门扇3的中部及两侧分别通过钢丝绳5吊装,钢丝绳5由开门机2提供动力。如图1所示,钢丝绳5与主动门扇3的连接方式如下:在门框的上部中间位置设置第四绳轮9,在门框的外侧设置第一绳轮6和第三绳轮8,在主动门扇3表面外侧设置第二绳轮7,钢丝绳5由开门机2引出后,经由第一绳轮6换向后向下延伸,并经由第二绳轮7换向后,向上延伸,再由第三绳轮8换向后,延伸至第四绳轮9处,并有第四绳轮9换向后,向下延伸至主动门扇3位置处,与主动门扇3相连接;同一个主动门扇3由对应双联轨道1上部设置的一组开门机2带动进行升降运动,每组开门机包括两台具体工作的开门机,同一主动门扇3的另一侧由另一台开门机引出的钢丝绳5带动进行升降运动,同一主动门扇3两侧的钢丝绳5的连接方式相同。
[0019]从动门扇4设有容纳腔,使用过程中,提升门处于打开状态时,主动门扇3处于从动门扇4的容纳腔内;提升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每组双联轨道1上的主动门扇3在相应开门机2的钢丝绳5吊设下位于双联轨道1上的设定位置,此时,主动门扇3从相应从动门扇4的容纳腔中滑出,从动门扇4由双联轨道1上的挡板限位,主动门扇3的上端与从动门扇4的下端齐平。
[0020]钢丝绳5穿过从动门扇4的顶板后与主动门扇3的顶部相连接;双联轨道1上设置有用于对主动门扇3进行限位的行程开关。
[0021]主动门扇3与从动门扇4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滚轮,以与双联轨道1相配合。
[0022]本技术能够适应大连地区各级风压及温度工况。对计算采用的风压和温度分别选取如下:工作状态风压:不大于6级风,计算风压250Pa。注意:风雨棚行走时,大门为打开状态。
[0023]非工作状态风压:6级风以上风雨棚应锚定并拉防风缆绳,结构承受最大的基本风压为650Pa(按大连地区五十年一遇设计)。基本风压按GB50009

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附录、附表给出的50年一遇的风压来选用。
[0024]环境温度:

20℃~+40℃(室外),平均相对湿度:80%,最大相对湿度:100%要求可抗盐雾侵蚀按10级考虑:基本地震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值0.15g海拔高度:≤1000m;设备的振动噪音等处理要求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0025]本技术的使用参数如下:大门门洞净开尺寸:60米宽*40米高,每樘分6

7扇;起升速度为4m/min,供电方式为三相五线交流50Hz 380V
±
10%,使用时采用地面操作的控制方式,大门工作温度范围为

20~50摄氏度。环境湿度:≤95%,大门主体结构设计寿命不
低于30年。
[0026]大门设计为钢结构提升式结构,为了使大门的重量均匀地分布在风雨棚的上门梁上,大门分为四组门体单独运行。四组门全开状态,保证通行高度40米,关闭后每组门之间要有密封装置。每组门有主动扇和从动扇两个门扇组成。四组开门提升卷扬电机安放在风雨棚门梁的钢结构梁上,门两侧轨道与钢结构塔架有相应连接件。单组门主要由门体框架、彩钢板、钢丝绳、滑轮组及连接件、电机传动装置、限位开关、密封部件、保护装置和报警器、控制系统组成。当大门整体完全关闭时,整个大门的门体是刚性的。应设计有足够的抗风性能。
[0027]大门内外表面采用0.6毫米厚彩色钢板压型板。选用的钢丝绳应满足大门作业需要,应符合国标GB/T20118

2017《钢丝绳通用技术条件》的标准。起升钢丝绳在卷筒上均匀整齐排列,而且在承载时,受力均匀。起升钢丝绳安全系数符合国家标准规范。大门关闭时,钢丝绳在卷筒上的圈数,除固定圈数外不少于2圈。
[0028]大门开启时,先启动提升卷扬电机,使主动门扇门由下向上逐渐提升。当主动门扇上部和外套在主动门扇上的从动门扇接触后,从动门扇在主动门扇的带动下向上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段提升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相互平行设置的双联轨道(1),每组双联轨道(1)上分别滑动配合设置一组主动门扇(3),所述主动门扇(3)配合设置从动门扇(4);每组双联轨道(1)的顶部分别安装一组开门机(2),开门机(2)的卷筒引出的钢丝绳(5)与相应主动门扇(3)相连接;从动门扇(4)设有容纳腔,使用过程中,提升门处于打开状态时,主动门扇(3)处于从动门扇(4)的容纳腔内;提升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每组双联轨道(1)上的主动门扇(3)在相应开门机(2)的钢丝绳(5)吊设下位于双联轨道(1)上的设定位置,此时,主动门扇(3)从相应从动门扇(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怡炜陈金华沈健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旭峰门业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