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门禁监测、提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345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门禁技术领域,具体为物联网的门禁监测、提醒系统,包括门框、合页和前门板,所述前门板通过合页安装在门框前端内侧,还包括:底板、隔层和连接组件,所述底板安装在门框的下端内侧,所述隔层安装在门框的上端,所述连接组件安装在门框上;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监测提醒组件和延伸组件,所述监测提醒组件安装在门框内侧,所述延伸组件安装在门框的侧端,所述延伸组件包括卡槽和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通过对门禁设置两道门体,两道门体之间留有一人空间进行信息审核,当通过者信息和指纹都正确后才能通过,否则会发出警报,每次只能一人通过,并且第一个门体打开后会快速关闭。会快速关闭。会快速关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联网的门禁监测、提醒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门禁
,具体为物联网的门禁监测、提醒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门禁系统又称出入管理控制系统,是一种管理人员进出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如今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飞速的发展下,门禁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门道及钥匙管理,它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出入口管理系统,它在工作环境安全、人事考勤管理等行政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0003]现有的门禁普遍为刷卡后直接进入,当门体打开后一次可以进入多人,使后来进入的人不用刷卡就可以进入,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物联网的门禁监测、提醒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物联网的门禁监测、提醒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5]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物联网的门禁监测、提醒系统,通过对门禁设置两道门体,两道门体之间留有一人空间进行信息审核,当通过者信息和指纹都正确后才能通过,否则会发出警报,每次只能一人通过,并且第一个门体打开后会快速关闭,能够解决上述提出现有门禁普遍为刷卡后直接进入,当门体打开后一次可以进入多人,使后来进入的人不用刷卡就可以进入,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物联网的门禁监测、提醒系统,其包括:门框、合页和前门板,所述前门板通过合页安装在门框前端内侧,还包括:底板、隔层和连接组件,所述底板安装在门框的下端内侧,所述隔层安装在门框的上端,所述连接组件安装在门框上;
[0008]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监测提醒组件和延伸组件,所述监测提醒组件安装在门框内侧,所述延伸组件安装在门框的侧端。
[0009]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物联网的门禁监测、提醒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延伸组件包括卡槽和卡板,所述卡槽分别开设在门框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卡板卡接在卡槽内侧通过螺钉固定。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物联网的门禁监测、提醒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卡板远离卡槽的一端固定安装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内侧通过合页安装后门板。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物联网的门禁监测、提醒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监测提醒组件包括指纹识别仪、重力感应器和刷卡机,所述指纹识别仪安装在门框左侧内侧,所述刷卡机安装在门框右侧内侧,所述重力感应器安装在底板上端内壁。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物联网的门禁监测、提醒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
门框右侧内侧安装红外传感器一,所述门框左侧内侧安装红外传感器二。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物联网的门禁监测、提醒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门框上端内侧分别安装摄像头一和摄像头二,所述门框上端内侧安装警报灯,所述警报灯左侧安装蜂鸣器。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物联网的门禁监测、提醒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隔层内壁开设凹槽一,所述凹槽一内侧安装有单片机,所述凹槽一前侧通过螺钉安装挡板。
[0015]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物联网的门禁监测、提醒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块一、复位弹簧和连接块二,所述连接块一安装在门框的内侧,所述连接块二分别安装在前门板和后门板内侧,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连接块一和连接块二之间。
[0016]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物联网的门禁监测、提醒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后门板左侧内侧安装锁头,所述门框左侧内侧安装电子门锁,所述电子门锁侧端卡接锁头。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0018]通过对门禁设置两道门体,两道门体之间留有一人空间进行信息审核,当通过者信息和指纹都正确后才能通过,否则会发出警报,每次只能一人通过,并且第一个门体打开后会快速关闭。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物联网的门禁监测、提醒系统的主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物联网的门禁监测、提醒系统的结构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物联网的门禁监测、提醒系统中门框的主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物联网的门禁监测、提醒系统中门框的立体图。
[0023]图中:门框1、合页11、前门板12、底板13、隔层14、挡板141、凹槽一142、连接组件2、锁头21、电子门锁22、连接块一23、复位弹簧24、连接块二25、监测提醒组件3、指纹识别仪31、重力感应器32、刷卡机33、红外传感器一34、红外传感器二35、摄像头一36、摄像头二361、警报灯37、单片机38、蜂鸣器39、延伸组件4、卡槽41、卡板42、延伸板43、后门板44。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5]本技术提供物联网的门禁监测、提醒系统,具有通过对门禁设置两道门体,两道门体之间留有一人空间进行信息审核,当通过者信息和指纹都正确后才能通过,否则会发出警报,每次只能一人通过,并且第一个门体打开后会快速关闭的优点,请参阅图1

4,包括门框1、合页11和前门板12,还包括:底板13、隔层14和连接组件2;
[0026]前门板12通过合页11安装在门框1前端内侧,前门板12具有方便每次通过一人,避免多人同时通过,底板13安装在门框1的下端内侧,底板13具有支撑重力感应器32的作用,隔层14安装在门框1的上端,隔层14具有安装单片机38的作用,以及对单片机38进行密封防护的作用,连接组件2安装在门框1上,连接组件2具有分别对前门板12和后门板44进行安装的作用,连接组件2包括监测提醒组件3和延伸组件4,监测提醒组件3安装在门框1内侧,监测提醒组件3具有对站立在重力感应器32上的人进行监控和警示的作用,延伸组件4安装在
门框1的侧端,延伸组件4具有对门框1进行延伸的作用,使门框1内部留有足够的空间供人站立。
[0027]延伸组件4包括卡槽41和卡板42,卡槽41分别开设在门框1的前端和后端,卡槽41具有卡接卡板42的作用,卡板42卡接在卡槽41内侧通过螺钉固定,卡板42具有对延伸板43和门框1进行连接的作用,卡板42远离卡槽41的一端固定安装延伸板43,延伸板43具有延伸门框1前后端距离的作用,使门框1内部留有足够的空间供人站立,延伸板43内侧通过合页11安装后门板44,后门板44具有阻挡人通过的作用,当人在刷卡机33上刷卡识别信息后,再通过指纹识别仪31进行指纹识别后,后门板44可打开供人通过。
[0028]监测提醒组件3包括指纹识别仪31、重力感应器32和刷卡机33,指纹识别仪31安装在门框1左侧内侧,指纹识别仪31具有识别通过者指纹信息和信息卡信息是否一致的作用,刷卡机33安装在门框1右侧内侧,刷卡机33具有刷卡识别通过者信息的作用,重力感应器32安装在底板13上端内壁,重力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物联网的门禁监测、提醒系统,包括门框(1)、合页(11)和前门板(12),所述前门板(12)通过合页(11)安装在门框(1)前端内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13)、隔层(14)和连接组件(2),所述底板(13)安装在门框(1)的下端内侧,所述隔层(14)安装在门框(1)的上端,所述连接组件(2)安装在门框(1)上;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监测提醒组件(3)和延伸组件(4),所述监测提醒组件(3)安装在门框(1)内侧,所述延伸组件(4)安装在门框(1)的侧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的门禁监测、提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组件(4)包括卡槽(41)和卡板(42),所述卡槽(41)分别开设在门框(1)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卡板(42)卡接在卡槽(41)内侧通过螺钉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联网的门禁监测、提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42)远离卡槽(41)的一端固定安装延伸板(43),所述延伸板(43)内侧通过合页(11)安装后门板(4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的门禁监测、提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提醒组件(3)包括指纹识别仪(31)、重力感应器(32)和刷卡机(33),所述指纹识别仪(31)安装在门框(1)左侧内侧,所述刷卡机(33)安装在门框(1)右侧内侧,所述重力感应器(32)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汉峰吴军华吴官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颖特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