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温通法治疗乳房炎性肿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03258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温通法治疗乳房炎性肿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丹参、丁香、肉桂。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性地提出乳房炎症属于阴证,可根据“温通治痈”的理论思想进行辨证和治疗,并基于抓住寒凝痰淤血瘀的病机,通过肉桂、丁香、丹参三位中药外用,达到散寒气、消痰浊、化瘀血、平炎症的最终治疗效果,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运用清通法治疗乳腺炎,会因过多使用清热解毒药物会造成乳房结块“欲消不消,欲脓不脓”,从而形成僵块,或转化成慢性或亚急性迁延性乳腺炎的技术问题,对于拟保护乳腺炎患者寒性包块的治疗,具有缩短疗程、提高接受度、方便使用、减少经济压力的有益效果。少经济压力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温通法治疗乳房炎性肿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温通法治疗乳房炎性肿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乳腺炎即乳痈,包括哺乳期乳腺炎、非哺乳期乳腺炎。历代以清通思想为指导的医家认为,乳痈患者往往呈现出急性病容,脸色绯红,患侧乳房明显增大,伴有红肿热痛,一派阳热之象,这类患者属实实之症,即邪气炽盛,正气尚存,故多用清热解毒、疏肝通乳的方法来治疗,属“寒性疗法”。
[0003]运用上述清通法治疗乳腺炎的代表药方即为瓜蒌牛蒡汤。瓜蒌牛蒡汤来自《医宗金鉴》,属于经典名方,方药组成如下:瓜蒌仁、牛蒡子、天花粉、黄芩、山栀子、连翘、金银花各12g,鹿角霜15g,路路通10g,生甘草、陈皮、青皮、柴胡各6g,随证加减。瓜蒌牛蒡汤以全瓜蒌、柴胡、牛蒡子为主药,具疏肝解郁、清热通乳散结之效;采用青皮与柴胡相配伍,具疏肝理气之效,气行则乳行;采用蒲公英、丝瓜络、路路通行清热通络之效。
[0004]但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5]运用清通法治疗乳腺炎,会因过多使用清热解毒药物造成乳房结块“欲消不消,欲脓不脓”,从而形成僵块,或转化成慢性或亚急性迁延性乳腺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温通法治疗乳房炎性肿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解决现有技术中运用清通法治疗乳腺炎,会因过多使用清热解毒药物造成乳房结块“欲消不消,欲脓不脓”,从而形成僵块,或转化成慢性或亚急性迁延性乳腺炎的技术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温通法治疗乳房炎性肿块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丹参、丁香、肉桂。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丹参1~3份、丁香1~5份、肉桂1~15份。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丹参1~1.5份、丁香1~2.5份、肉桂1~7.5份。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丹参1份、丁香1份、肉桂1份。
[001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第一方面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称取配方量丹参、丁香、肉桂;
[0013]将所述丹参、丁香、肉桂混合后打碎形成粉剂;
[0014]将所述粉剂过筛,得到所述中药组合物。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是外用制剂,所述外用制剂按如下方法制备:
[0016]向所述中药中加入温度为30
°
~50
°
的热水,调成糊状,且所述中药与所述热水的质量份数比为1:0.3~1。
[0017]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第一方面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乳房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8]进一步的,所述乳房疾病为乳房炎性肿块。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提出乳房炎症属于阴证,可根据“温通治痈”的理论思想进行辨证和治疗,并基于抓住寒凝痰淤血瘀的病机,通过肉桂、丁香、丹参三味中药外用,达到散寒气、消痰浊、化瘀血、平炎症的最终治疗效果。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运用清通法治疗乳腺炎,会因过多使用清热解毒药物造成乳房结块“欲消不消,欲脓不脓”,从而形成僵块,或转化成慢性或亚急性迁延性乳腺炎的技术问题,对于拟保护乳腺炎患者寒性包块的治疗,具有缩短疗程、提高接受度、方便使用、减少经济压力的有益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基于温通法治疗乳房炎性肿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运用清通法治疗乳腺炎,会因过多使用清热解毒药物造成乳房结块“欲消不消,欲脓不脓”,从而形成僵块,或转化成慢性或亚急性迁延性乳腺炎的技术问题。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0023]非哺乳期乳腺炎,包括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等乳房慢性难治性疾患,病情复杂,病程迁延难愈,西医临床尚无确切、高效的治疗方式。
[0024]申请人发现,此类疾病肿块初起大多皮色不异,平塌、质硬,无疼痛或有疼痛,无发烧;受外力、情绪、饮食等刺激后,肿块可能突然增大,皮色或红或紫,自觉局部皮温升高,伴刺痛甚至有鸡啄样痛,不及时处理则破溃流脓,然而患者整体并无明显热相,反而喜温热,舌质淡,苔白偏腻,脉沉缓或滑;到疾病中后期,肿块皮色黯淡,质地较硬,溃破日久,不易收敛,重则有瘘管、窦道。由此可见,非哺乳期乳腺炎临床表现属于典型阴证。根据其发病特征、病变过程,细辨其为“标阳本阴”证,本质类似阴疽;而在化脓期,气机郁久化热,蒸酿肉腐凝痰化为脓肿,使红、肿、热、痛等阳证在表显现,“红活光润者,气血拘毒出外”,实为托脓排毒的伴发症状。
[0025]另外,哺乳期乳腺炎亦属“标阳本阴”证。《景岳全书》云:“产后气血俱去,诚多虚证。”还有民谚:“产前一盆火,产后一盆冰。”说明哺乳期女性气血虚弱,体质本偏虚寒。又《疡科心得集》曰:“乳性清寒,又加凉药,则肿硬者难溃脓,溃脓者难收口矣。”是以哺乳期乳腺炎,气血虚弱而寒痰凝结,乳汁淤积,病灶本质仍属阴寒;淤久发炎化脓,表现出红肿热痛,为标阳在外。
[0026]本申请专利技术人继承并突破全生派“内吹乳痈为阴疽”的观点,认为乳痈皆属于阴证,均归于“标阳本阴”的范畴,可根据“温通治痈”的理论思想进行辨证和治疗,属“热性疗法”。
[0027]温通法是以温阳、通络之功,达到温散、温消、温通的治法。“温”能散寒,寒去则血脉自通;“通”能荡涤瘀乳,使败乳排出,疏表邪以宣卫气,通乳络以去积乳,和营血以散瘀滞,行气滞以消气结,通腑实以泄胃热,均属于“通”的具体运用。温里祛寒、温补阳气以折其有余之邪,补其不足之阳,同时用辛散通达之品温化、温消、温散寒邪所致的病理产物,使阳气通达全身。
[0028]鉴于此,本申请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治疗乳房炎性肿块的中药一种基于温通法治疗乳房炎性肿块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丹参、丁香、肉桂,且各原料的功效如下:
[0029]丹参:味苦,微寒。归心、肝经,主要功效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凉血消痈;
[0030]丁香:味辛,温。归脾、胃、肺、肾经。主要功效为:补肾助阳;
[0031]肉桂:味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主要功效为:散寒止痛,温通经脉;
[0032]经络学说认为:“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又如“乳外属足少阳胆,乳头乃足厥阴肝经所主,乳傍乃手三阴经所起”,本申请实施例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原料符合乳房病位归经。丹参活血行血,丁香,肉桂温化痰湿,散寒止痛。借助热力,诸药并用,运行乳房,直达病所。正好应对乳房炎性包块“寒性僵块”的表现,切中寒凝痰淤血瘀的病机,使得乳腺炎性包块寒气可散,痰浊可消,瘀血可化,炎症可平,符合温通治法。
[0033]综上,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的偏见,创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温通法治疗乳房炎性肿块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丹参、丁香、肉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丹参1~3份、丁香1~5份、肉桂1~15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丹参1~1.5份、丁香1~2.5份、肉桂1~7.5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丹参1份、丁香1份、肉桂1份。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中药组合物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锡冬许雷来谢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东方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