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极耳双电芯电池的充电系统和终端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320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1:22
本公开涉及一种多极耳双电芯电池的充电系统和终端设备,包括:充电电路和双电芯电池;双电芯电池包括电池连接器,电池连接器至少包括第一电池连接器和第二电池连接器;充电电路包括第一电荷泵电路模块和第二电荷泵电路模块,所第一电荷泵电路模块的输入端外接交直流适配器,第一电荷泵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电荷泵电路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电荷泵电路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池连接器和第二电池连接器电连接;第一电荷泵电路模块将充电电压变换为第一目标电压值,第二电荷泵电路模块将第一目标电压值变换为第二目标电压值后分别输出第二目标电压值至双电芯电池的第一电池连接器和第二电池连接器,提高了充电效率。提高了充电效率。提高了充电效率。

A charging system and terminal equipment for multipole dual cell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极耳双电芯电池的充电系统和终端设备


[0001]本公开涉及电池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多极耳双电芯电池的充电系统和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充电电池,是充电次数有限的可充电的电池,可配合充电器使用。通过对电池进行充电,可使电池被再次利用,有利于满足经济环保的需求。电池的充电过程为其放电过程的逆过程,具体地,为将电能转换成储存在电池中的化学能的过程。
[0003]目前的终端设备中,主要使用单电芯电池进行充电。但是,单电芯电池由于电池充满电时,电压在4.5V左右,当充电电流超过8A时,电池端电路板发热会很严重。对于此,通常电池连接器也需要更换为阻抗更小、通流更大的电池连接器,导致硬件成本增加;同时,电池端电路板内的走线及散热处理也会更加困难。为了满足散热需求,通常的单电芯的电池端的充电功率为36W左右,导致充电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极耳双电芯电池的充电系统和终端设备,提高了充电效率。
[0005]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极耳双电芯电池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电路和双电芯电池;所述双电芯电池包括电池连接器,所述电池连接器至少包括第一电池连接器和第二电池连接器;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电荷泵电路模块和第二电荷泵电路模块,所述第一电荷泵电路模块的输入端外接交直流适配器,所述第一电荷泵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荷泵电路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荷泵电路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连接器和所述第二电池连接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荷泵电路模块将充电电压变换为第一目标电压值,所述第二电荷泵电路模块将所述第一目标电压值变换为第二目标电压值后分别输出所述第二目标电压值至所述双电芯电池的第一电池连接器和所述第二电池连接器;所述双电芯电池还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至少包括第一正极片和第二正极片,所述第一正极片通过第一正极耳与所述第一电池连接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正极片通过第二正极耳与所述第二电池连接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正极片和所述第二正极片相互绝缘设置;所述第一电荷泵电路模块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均连接所述交直流适配器,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晶体管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输入端均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输入端及所述第三晶体管的输出端,所述第四晶体管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输出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二电荷泵电路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在电容串联阶段,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三晶体管导通,所述第二晶体管和所述第四晶体管截止;在电容并联阶段,所述第二晶体管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佳刘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