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患者康复用辅助站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3195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科患者康复用辅助站立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上方连接有立杆一端,立杆另一端连接有腋托杆,腋托杆一端连接有宽度调节机构,宽度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块,连接块内设有空腔,两个腋托杆靠近空腔一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滑块,滑块上套设有双头螺纹杆,双头螺纹杆与连接块转动连接,转盘与连接块连接,两个滑块与转盘间通过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连接,双头螺纹杆一侧设有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双头螺纹杆往不同方向转动时,便可以实现两个腋托杆之间距离的调整,这样腋托杆间的距离便可以实现根据不同体型的患者进行实时的调整,使该设备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更加方便。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患者康复用辅助站立架


[0001]本技术涉及辅助站立架设备
,具体为一种骨科患者康复用辅助站立架。

技术介绍

[0002]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小儿麻痹症等疾病明显减少,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明显增多,骨科伤病谱的变化,这就需要骨科与时俱进了,骨科患者进行康复时需要进行相应的锻炼使得身体恢复机能。现有的站立架结构单一不够灵活,大多为固定结构,不同体型的患者使用该设备时,存在无法调节宽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患者康复用辅助站立架,可以实现根据不同体型的患者进行实时宽度的调整,大大提高了该设备的适用范围,并且使用起来方便又快捷。
[0004]一种骨科患者康复用辅助站立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下方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支撑杆上方固定连接有立杆一端,立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腋托杆,腋托杆与支撑杆平行,腋托杆一端连接有宽度调节机构,宽度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块,连接块内设有空腔,两个腋托杆靠近空腔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滑块,滑块上套设有双头螺纹杆且两者之间螺纹连接,且两个滑块在双头螺纹杆两端对称设置,双头螺纹杆两端与连接块均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滑块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杆件一端,第一杆件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盘,转盘设在双头螺纹杆的正上方,转盘与连接块上端转动连接,另一个滑块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杆件一端,第二杆件另一端与转盘转动连接,第一杆件和转盘的连接点与第二杆件和转盘的连接点关于双头螺纹杆的轴线对称,双头螺纹杆一侧设有驱动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患者需要进行辅助训练时,先将双臂搭在腋托杆上看是否与其两腋部的距离匹配,若不合适,可通过启动驱动机构来驱动双头螺纹杆发生转动,当双头螺纹杆转动时可以使其上螺纹连接的两个滑块运动,由于两个滑块分别通过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与转盘连接,且转盘与连接块转动连接,转盘可以通过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对两个滑块的移动进行限制使其不会随着双头螺纹杆转动,只会随着双头螺纹杆相互远离或者相互靠近,由于滑块与腋托杆固定连接,从而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双头螺纹杆往不同方向转动时,便可以实现两个腋托杆之间距离的调整,这样腋托杆间的距离便可以实现根据不同体型的患者进行实时的调整,大大的提高了该设备的适用范围,并且使用起来方便又快捷。
[0005]进一步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套设在双头螺纹杆上且两者之间固定连接,第一齿轮靠近空腔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电机与连接块固定连接。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套设在双头螺纹杆上且两者之间固定
连接,第一齿轮靠近空腔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电机与连接块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可驱动第二齿轮转动,由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一齿轮与双头螺纹杆又固定连接,这样当第二齿轮转动时便可通过第一齿轮驱动双头螺纹杆转动,从而实现对腋托杆间距离的调整,进一步提高了该设备使用时的便利性。
[0006]进一步的,腋托杆上安装有防滑套,防滑套上设有防滑凸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防滑套可避免患者腋部与腋托杆间发生打滑,造成身体不平衡或者跌倒,防滑套上设置的防滑凸点不仅可增加设备的防滑效果,还可以使患者使用该设备时更加舒服。
[0007]进一步的,立杆外侧设有扶手,扶手一端与立杆固定连接,扶手另一端安装有手把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患者用腋部夹住腋托杆时,可将手放在扶手上并握紧手把套,这样便于患者利用上体发力来进行移动。
[0008]进一步的,连接块一侧设有按钮,按钮与电机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患者通过按钮便可控制电机的启动和停止,以及电机的转动方向,这样无需人辅助,患者自己便可完成对腋托杆间距离的调整,使得该设备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0009]本技术具有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患者需要进行辅助训练时,先将双臂搭在腋托杆上看是否与其两腋部的距离匹配,若不合适,可通过启动驱动机构来驱动双头螺纹杆发生转动,当双头螺纹杆转动时可以使其上螺纹连接的两个滑块运动,由于两个滑块分别通过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与转盘连接,且转盘与连接块转动连接,转盘可以通过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对两个滑块的移动进行限制使其不会随着双头螺纹杆转动,只会随着双头螺纹杆相互远离或者相互靠近,由于滑块与腋托杆固定连接,从而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双头螺纹杆往不同方向转动时,便可以实现两个腋托杆之间距离的调整,这样腋托杆间的距离便可以实现根据不同体型的患者进行实时的调整,大大的提高了该设备的适用范围,并且使用起来方便又快捷;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可驱动第二齿轮转动,由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一齿轮与双头螺纹杆又固定连接,这样当第二齿轮转动时便可通过第一齿轮驱动双头螺纹杆转动,从而实现对腋托杆间距离的调整,进一步提高了该设备使用时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10]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宽度调节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例:1、支撑杆;2、万向轮;3、立杆;4、腋托杆;5、宽度调节机构;51、连接块;52、空腔;53、滑块;54、双头螺纹杆;55、第一杆件;56、转盘;57、第二杆件;58、驱动机构;581、第一齿轮;582、第二齿轮;583、电机;6、防滑套;7、防滑凸点;8、扶手;9、手把套;10、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15]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所披露的一种骨科患者康复用辅助站立架,包括两个平
行设置的支撑杆1,支撑杆1下方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通过支撑杆1底部的万向轮2,患者可轻松的移动该设备跟着自己一起运动,支撑杆1上方固定连接有立杆3一端,立杆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腋托杆4,支撑杆1通过立杆3为腋托杆4提供支撑,腋托杆4与支撑杆1平行,这样方便患者将胳膊搭在腋托杆4上,腋托杆4一端连接有宽度调节机构5,如图2所示,宽度调节机构5包括连接块51,连接块51内设有空腔52,两个腋托杆4靠近空腔52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滑块53,连接块51面向患者一侧设有开槽与空腔52间贯通,这样方便腋托杆4插在空腔52的一端进行移动,滑块53上套设有双头螺纹杆54且两者之间螺纹连接,且两个滑块53在双头螺纹杆54两端对称设置,双头螺纹杆54两端与连接块51均转动连接,双头螺纹杆54转动时可以使其上螺纹连接的两个滑块53运动,其中一个滑块53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杆件55一端,第一杆件55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盘56,转盘56设在双头螺纹杆54的正上方,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患者康复用辅助站立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支撑杆下方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支撑杆上方固定连接有立杆一端,立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腋托杆,腋托杆与支撑杆平行,腋托杆一端连接有宽度调节机构,宽度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块,连接块内设有空腔,两个腋托杆靠近空腔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滑块,滑块上套设有双头螺纹杆且两者之间螺纹连接,且两个滑块在双头螺纹杆两端对称设置,双头螺纹杆两端与连接块均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滑块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杆件一端,第一杆件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盘,转盘设在双头螺纹杆的正上方,转盘与连接块上端转动连接,另一个滑块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杆件一端,第二杆件另一端与转盘转动连接,第一杆件和转盘的连接点与第二杆件和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史凌云史黎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