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磨床定位组件及数控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2877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2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数控磨床定位组件及数控磨床,该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座、刀夹组件;所述定位座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座体、第二座体以及变距机构,所述第一座体以及第二座体之间形成第一夹持空间,所述变距机构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座体以及第二座体之间的距离变化;所述刀夹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夹体以及第二夹体;所述第一夹体以及所述第二夹体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刀杆的第二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体以及所述第二夹体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空间的侧壁相互配合,实现第二夹持空间的缩小,通过结构设计,能够针对于不同直径的刀杆进行定位,降低了因为更换定位治具带来的时间损耗,提高刀具的磨制效率。提高刀具的磨制效率。提高刀具的磨制效率。

A positioning component of CNC grinding machine and CNC grin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磨床定位组件及数控磨床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数控磨床定位组件及数控磨床。

技术介绍

[0002]刀具作为机械加工中重要的切削加工工具之一,目前针对于大部分刀具而言,通常采用数控磨床进行加工,在加工的过程中刀具的稳定性将直接影响刀具的成型质量,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定位治具进行待加工刀具的定位,但是针对于不同种刀具而言,其刀杆直径不一,在一台数控磨床进行刀具加工时,不光存在数控程序的改变,还需要更改定位治具,甚至是进行重新对刀,大大降低了刀具的生产效率。
[0003]基于此,特此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数控磨床在进行不同刀具磨制时存在的更换定位治具的问题,本技术通过结构设计,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控磨床定位组件,能够针对于不同直径的刀杆进行定位,降低了因为更换定位治具带来的时间损耗,提高刀具的磨制效率,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控磨床,能够实现不同直径的刀杆进行定位,提高刀具的磨制效率。
[0005]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第一方面
[000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控磨床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座、刀夹组件;所述定位座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座体、第二座体以及变距机构,所述第一座体以及第二座体之间形成第一夹持空间,所述变距机构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座体以及第二座体之间的距离变化;所述刀夹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夹体以及第二夹体;所述第一夹体以及所述第二夹体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刀杆的第二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体以及所述第二夹体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空间的侧壁相互配合,实现第二夹持空间的缩小。
[0008]在本方案中,所述定位座以及刀夹组件,所述定位座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座体以及第二座体,所述第一座体以及第二座体之间形成了第一夹持空间,且所述定位座还设置有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座体以及第二座体之间间距变化的变距机构,通过变距机构的设置可实现所述第一座体以及第二座体之间的间距变化;所述刀夹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夹体以及第二夹体,所述第一夹体以及第二夹体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夹持刀杆的夹持空间,在使用该定位组件进行待磨制刀具定位时,通过第一夹体以及第二夹体相互配合,实现待磨制刀具刀杆的夹持,临时固定第一夹体以及第二夹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实现刀具的装夹,通过变距机构,将所述第一座体以及第二座体形成的第一夹持空间调节到合适的宽度,实现所述刀夹组件的夹持,从而实现刀具的固定,通过刀夹组件以及定位座的结构设计,针对于不同直径刀杆的刀具,可通过调节变距机构的方式,实现第一夹持空间的大小变化,且由于刀
夹组件的结构设计,通过刀夹组件形成的第二夹持空间夹取刀具,在通过定位座与刀夹组件的相互配合,实现第二夹持空间的大小固定,从而实现刀具的稳固夹持,通过结构设计,能够针对于不同直径的刀杆进行定位,降低了因为更换定位治具带来的时间损耗,提高刀具的磨制效率。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体以及所述第二夹体均具有夹持面,两个所述夹持面形成用于夹持刀杆的第二夹持空间;两个所述夹持面均为弧面,所述弧面对应的圆心角小于180
°

[0010]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座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具有一端开口的内腔,所述第一座体、第二座体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变距机构包括驱动杆以及配合组件,所述配合组件与所述定位座连接,所述驱动杆用于驱动所述配合组件运动,从而实现所述第一座体以及第二座体之间的距离变化。
[0011]进一步的,所述配合组件包括固定板以及连接杆,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驱动杆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侧面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座体或所述第二座体的一侧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当所述驱动杆驱动所述固定板沿平行于所述固定板的侧面运动时,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二座体相互靠近或远离。
[0012]进一步的,所述配合组件为两个,包括第一配合组件以及第二配合组件,第一配合组件与所述第一座体连接,第二配合组件与所述第二座体连接,所述变距机构还包括连接板,所述配合组件以及所述驱动杆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异侧,两个所述配合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两端,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当所述驱动杆驱动所述配合组件运动时,所述配合组件驱动所述第一座体以及所述第二座体同时靠近或远离。
[0013]进一步的,所述内腔的另一端通过底板封闭;所述底板设置有螺纹孔具有内螺纹,所述驱动杆套设与所述螺纹孔中,所述驱动杆具有与所述内螺纹啮合的外螺纹。
[0014]进一步的,所述刀夹组件为锥台结构。
[0015]进一步的,所述刀夹组件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夹持空间的侧壁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与所述外螺纹相互配合。
[0016]第二方面
[0017]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控磨床,包括上述数控磨床定位组件,还包括磨床本体,所述磨床本体与所述定位座固定连接。
[0018]进一步的,当所述定位座设置有带底板的壳体时,所述底板与所述磨床本体间隔设置。
[001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数控磨床定位组件,分别通过对刀夹组件以及定位座,在定位座上形成有间距可变的第一夹持空间,刀夹组件形成间距可变的第二夹持空间,所述第二夹持空间用于直接夹持待磨制刀具的刀柄,所述第一夹持空间用于与所述刀夹组件的外表面相互配合,用于实现第二夹持空间的限制,在使用时可通过采用临时固定手段的方式将待磨制刀具的刀柄固定与所述第二夹持空间中,在通过调整合适的第一夹持空间间距,实现对刀夹组件的夹持,从而实现待磨制刀具的定位,通过定位组件,可通过调整第一夹持空间以及第二夹持空间的方式,实现对不同直径的刀杆进行定位,降低了因为更换定位治具带来的时间损耗,提高刀具的磨制效率;
[0021]本技术还设置一种数控磨床,该数控磨床采用上述定位组件,在利用所述数控磨床进行刀具的磨制时,可直接通过定位组件实现不同直径的待磨制刀具的刀柄的定位,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数控磨床,仅需要改变数控程序,无需进行定位治具的更换甚至是无需进行重新对刀的步骤,大大提高刀具的磨制效率。
附图说明
[00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位组件的剖视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定位组件的剖视图;
[0026]图4为图3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控磨床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9]110

第一座体、120

第二座体、130

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磨床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座、刀夹组件;所述定位座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座体(110)、第二座体(120)以及变距机构,所述第一座体(110)以及第二座体(120)之间形成第一夹持空间,所述变距机构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座体(110)以及第二座体(120)之间的距离变化;所述刀夹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夹体(210)以及第二夹体(220);所述第一夹体(210)以及所述第二夹体(220)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刀杆的第二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体(210)以及所述第二夹体(220)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空间的侧壁相互配合,实现第二夹持空间的缩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磨床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体(210)以及所述第二夹体(220)均具有夹持面,两个所述夹持面形成用于夹持刀杆的第二夹持空间;两个所述夹持面均为弧面,所述弧面对应的圆心角小于18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磨床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还包括壳体(130),所述壳体(130)包括具有一端开口的内腔,所述第一座体(110)、第二座体(120)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变距机构包括驱动杆(141)以及配合组件(142),所述配合组件(142)与所述定位座连接,所述驱动杆(141)用于驱动所述配合组件(142)运动,从而实现所述第一座体(110)以及第二座体(120)之间的距离变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数控磨床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组件(142)包括固定板(142a)以及连接杆(142b),所述固定板(142a)与所述驱动杆(141)连接,所述固定板(142a)的侧面与所述连接杆(142b)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座体(110)或所述第二座体(120)的一侧与所述连接杆(142b)的另一端铰接;当所述驱动杆(141)驱动所述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绍龙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恒成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