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细塑粉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278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细塑粉分离装置,旨在解决使用旋风分离装置进行塑粉分离时容易混粉而使分离效果变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超细塑粉分离装置,包括筒体、分离套筒和风机,筒体一侧设有进料管,进料管上设有导流板,风机的出风口上套设有送料管,送料管的另一端与进料管套接,送料管上设有入料口,筒体的下端呈锥形,筒体的下端设有粗粉容纳盒,粗粉容纳盒的下端设有输送管,输送管的另一端与进料口固定连接,粗粉容纳盒内设有筛选模块,粗粉容纳盒一侧设有粗粉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旋风分离机内设置筛选模块和输送管,在旋风分离器内形成可循环的分离系统,降低混粉概况,使旋风分离装置对超细塑粉的分离效果更好。更好。更好。

An ultra-fine plastic powder sepa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细塑粉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原料加工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超细塑粉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塑粉加工工艺中,需要对塑粉原料进行分级,不同颗粒大小的塑粉加工工艺不同,在进行塑粉分级工作时,通常会使用旋风分离装置,旋风分离装置在设备内制造旋风流场,通过离心力差将不同颗径的塑粉进行分离,从而达到分级分类效果,但现有的旋风分离装置通常只设有一道或两道分离工序,容易产生混粉的情况发生,使细塑粉跟随粗塑粉一起离开,分离效果变差,通常要对分离出的塑粉再次或多次进行分离才能达到使用要求。
[0003]根据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技术方案,旨在解决使用旋风分离装置进行塑粉分离时容易混粉而使分离效果变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细塑粉分离装置,通过在旋风分离装置内设置可循环的分离系统,降低混粉概况,使旋风分离装置对超细塑粉的分离效果更好。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超细塑粉分离装置,包括筒体、分离套筒和风机,所述筒体的上端面设有供分离套筒插入的通槽,所述分离套筒与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筒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靠近分离套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上套设有一端与其固定连接的送料管,所述送料管的另一端与进料管套接,所述送料管上设置有入料口,所述筒体的下端呈锥形,所述筒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粗粉容纳盒,所述粗粉容纳盒的上端面与套筒的下端导通,所述粗粉容纳盒的下端设置有一端与其固定连接且导通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与入料口固定连接且导通,所述粗粉容纳盒内设置有筛选模块,所述粗粉容纳盒一侧设置有粗粉出口。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进行超细塑粉分离工作时,打开风机,使其能通过送料管和进料管向筒体内输送气流,通过入料口导入需要进行分离的塑粉原料,塑粉原料会跟随送料管内的气流通过进料管进入筒体,在气流通过进料管进入筒体时,导流板会牵引气流沿着筒体内壁移动,气流从直线运动变成圆周运动,然后气流在筒体的锥形部分旋转并产生旋转流场,旋转气流的绝大部分沿着筒体的锥形斜面呈螺旋形向下流动,此时气流内的塑粉通过不同颗径的离心力差,使颗粒较大的粗塑粉被甩向筒体内壁,一旦粗塑粉与筒壁接触,便失去惯性力而沿着筒体内壁的倾斜面流入粗粉容纳盒,而颗粒较小的细粉会继续跟随气流通过分离套筒离开分离装置,进入粗粉容纳盒的塑粉可通过筛选模块进行筛选分离,颗粒直径超标的粗粉通过粗粉出口离开筒体,而和粗粉一起混入的细粉则通过输送管回到入料口进行下一轮分离作业,通过筛选模块和输送管将混入的细粉再次送回筒体内进行分离作业,形成内循环分离系统,使塑粉在分离装置内进行多次分离作业,大大降
低了混粉概率,使分离效果更好。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筛选模块包括与粗粉容纳盒的内壁固定连接的过滤板和固定连接在过滤板下端面的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端与其固定连接的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另一端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片搅拌叶,所述过滤板上设置有供旋转杆通过的通孔。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该装置进行塑粉分离作业时,当筒体内的塑粉通过旋转流场被甩入粗粉容纳盒中,可通过电机一控制旋转杆转动,旋转杆转动时会带动搅拌叶一起转动,搅拌叶转动时会对塑粉进行搅拌并带动塑粉移动,塑粉在搅拌和移动过程中,较细的塑粉会通过过滤板进入输送管,再通过入料口和送料管重新回到筒体内进行分离作业,无法通过过滤板的粗塑粉会继续跟随搅拌叶移动,搅拌叶转动过程中会将这些粗塑粉向外推动,使其能通过移动进入粗粉出口离开分离装置。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板朝粗粉出口方向倾斜。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法通过过滤板的粗塑粉能沿着倾斜角度进入粗粉出口离开分离装置,避免产生塑粉堆积现象。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多片所述搅拌叶远离旋转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搅拌叶旋转时会带动挡板一起移动,搅拌叶远离粗粉出口时,圆弧形的挡板会将粗粉出口遮挡,避免进入粗粉容纳盒的塑粉还未过滤就直接落入粗粉出口离开分离装置,当搅拌叶旋转至粗粉出口处,无法通过过滤板的塑粉将通过搅拌叶与挡板间的空间落入粗粉出口离开分离装置。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料管内设置有多根一端与其固定连接的撞杆,多根所述撞杆围绕送料管中心线呈螺旋状分布。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塑粉跟随气流通过送料管的过程中,塑粉会撞击撞杆使粘连在一起的塑粉分离,避免细粉因为粘连在一起而被分离到粗粉中,使分离效果更好。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管远离导流板的一侧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进料管外壁的电机二和设置在进料管内的调节叶,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端与其固定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调节叶固定连接,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供传动轴插入的孔洞。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该装置进行塑粉分离作业时,可通过电机二控制传动轴转动,传动轴转动时会带动调节叶一起转动,调节叶旋转至横向水平状态时,进料管供气流通过的空间达到最大值,通过进料管内的气流的流速也达到最大值,当调节叶通过旋转从横向水平状态向纵向水平状态改变,进料管供气流通过的空间逐渐减少,进入进料管内的气流的流速也逐渐降低,通过上诉方法,可通过调节叶的旋转需求变更进入进料管内的气流的流速,进而变更旋转流场内塑粉的离心力大小,从而达到调节塑粉分离效果的作用。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离套筒下方设置有稳流杆,所述稳流杆上设置有多根一端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杆,多根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与分离套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筒体的中心线、分离套筒的中心线、稳流杆的中心线均重合。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流杆能够起到稳定旋风分离器内部旋转流场的作用,
使旋转流场内的内旋气流的中心位不会偏移,筒体的中心线、分离套筒的中心线、稳流杆的中心线均重合,进一步增加了旋风流场的稳定性,降低因气流不稳定而产生塑粉在分离中出现混粉的现象,使分离作业更高效。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外壁上套设有电磁铁。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含有金属颗粒的塑粉原料进行分离作业时,可通过电池铁和金属颗粒间的磁吸效应,使旋转流场内的金属颗粒吸附在筒体内壁上,在完成分离作业后,关闭风机和电池铁电源,使金属颗粒沿着筒体内壁的倾斜角度落入粗粉收纳盒,再通过电机一控制搅拌叶旋转,搅拌叶旋转会带动金属颗粒通过粗粉出口离开分离装置,使分离装置的分离功能更全面。
[002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使用旋风分离装置对塑粉进行分离的同时,对旋风分离出的塑粉再通过筛选模块进行筛选分离,筛选分离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细塑粉分离装置,包括筒体(1)、分离套筒(2)和风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上端面设有供分离套筒(2)插入的通槽,所述分离套筒(2)与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筒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料管(4),所述进料管(4)靠近分离套筒(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流板(5),所述风机(3)的出风口上套设有一端与其固定连接的送料管(6),所述送料管(6)的另一端与进料管(4)套接,所述送料管(6)上设置有入料口(7),所述筒体(1)的下端呈锥形,所述筒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粗粉容纳盒(8),所述粗粉容纳盒(8)的上端面与套筒的下端导通,所述粗粉容纳盒(8)的下端设置有一端与其固定连接且导通的输送管(9),所述输送管(9)的另一端与入料口(7)固定连接且导通,所述粗粉容纳盒(8)内设置有筛选模块(10),所述粗粉容纳盒(8)一侧设置有粗粉出口(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细塑粉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模块(10)包括与粗粉容纳盒(8)的内壁固定连接的过滤板(11)和固定连接在过滤板(11)下端面的电机一(12),所述电机一(1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端与其固定连接的旋转杆(13),所述旋转杆(13)的另一端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片搅拌叶(14),所述过滤板(11)上设置有供旋转杆(13)通过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细塑粉分离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晓英张嘉伟李和君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丰德塑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