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荡组件及试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2564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振荡组件及试管架,振荡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滑轨、承重板、第一驱动电机和固定部,承重板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第一驱动电机的伸缩端与承重板连接,并带动承重板在第一滑轨上沿第一方向往返运动,第一驱动电机的机壳与第一滑轨端部连接,固定部连接于承重板且用于本体架的固定;联动板,第一滑轨和第一驱动电机均固定设置在联动板上;第二驱动装置,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滑轨和第二驱动电机,联动板的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第二驱动电机的伸缩端与联动板连接,第二驱动电机的机壳与第二滑轨的端部连接,试管架包括本体架和振荡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放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振荡效果好。且振荡效果好。且振荡效果好。

Oscillation assembly and test tube r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振荡组件及试管架


[0001]本技术涉及试管架
,具体地,涉及振荡组件及试管架。

技术介绍

[0002]在对患者进行抽血后,往往需要对装有血液样本的试管进行一定时间的手动震荡再放入试管架上,效率较低,操作不便,而且手动振荡时,振荡效果较差,从而影响检测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SSD神经网络的目标跟踪系统。
[000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振荡组件,振荡组件包括:
[0005]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滑轨、承重板、第一驱动电机和固定部,承重板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第一驱动电机的伸缩端与承重板的一端连接,并带动承重板在第一滑轨上沿第一方向往返运动,第一驱动电机的机壳与第一滑轨端部连接,固定部连接于承重板且用于本体架的固定;
[0006]联动板,第一滑轨和第一驱动电机均固定设置在联动板上;
[0007]第二驱动装置,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滑轨和第二驱动电机,联动板的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第二驱动电机的伸缩端与联动板的一端连接,并带动联动板在第二滑轨上沿第二方向往返运动,第二驱动电机的机壳与第二滑轨的端部连接。
[0008]可选地,固定部采用电磁铁,对应的,本体架上设置有金属垫。
[0009]可选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在水平面上,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异面垂直。
[0010]可选地,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包括底部支撑部和上支撑部,上支撑部连接于底部支撑部的侧边,第二滑轨固定连接于底部支撑部上方。
[0011]可选地,还包括取物器,用于将本体架放置在承重板上或从承重板上取出。
[0012]可选地,取物器包括机械手、缸体和缸座,缸座连接于上支撑部的顶部,缸体和缸座连接,缸体和机械手连接并用于驱动机械手。
[0013]可选地,还包括视觉相机,用于检测本体架上的试管内的试剂的变化,视觉相机连接于上支撑部顶部。
[0014]可选地,还包括报警器,报警器固定于上支撑部的顶部且所与视觉相机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001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带振荡组件的试管架,采用上述的振荡组件,包括:
[0016]本体架,用于固定试管;
[0017]振荡组件,其中,振荡组件包括:
[0018]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滑轨、承重板、第一驱动电机和固定部,承重板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第一驱动电机的伸缩端与承重板的一端连接,并带动承重
板在第一滑轨上沿第一方向往返运动,第一驱动电机的机壳与第一滑轨端部连接,固定部于承重板且用于本体架的固定;
[0019]联动板,第一滑轨和第一驱动电机均固定设置在联动板上;
[0020]第二驱动装置,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滑轨和第二驱动电机,联动板的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第二驱动电机的伸缩端与联动板的一端连接,并带动联动板在第二滑轨上沿第二方向往返运动,第二驱动电机的机壳与第二滑轨的端部连接。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承重板在第一滑轨上沿第一方向往返运动,第二驱动电机驱动联动板在第二滑轨上沿第二方向往返运动,解放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振荡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2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的振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的带支撑架的振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第一驱动装置;11、第一滑轨;12、承重板;13、第一驱动电机;14、固定部;15、第一固定架;2、联动板;3、第二驱动装置;31、第二滑轨;32、第二驱动电机;33、第二固定架;4、取物器;41、机械手;42、缸体;43、缸座;5、支撑架;51、上支撑部;52、底部支撑部;6、视觉相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8]实施例一
[002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振荡组件,振荡组件包括:
[0030]第一驱动装置1,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滑轨11、承重板12、第一驱动电机13和固定部14,承重板12与第一滑轨11滑动连接,第一驱动电机13的伸缩端与承重板12连接,并带动承重板12在第一滑轨11上沿第一方向往返运动,第一驱动电机13的机壳与第一滑轨11端部连接,固定部连接于承重板12且用于本体架(图中未示出)的固定,其中,第一方向可以理解为在一水平面上前后运动。
[0031]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稳定性且节省成本,一般第一滑轨11的数量为两个,在承重板12与第一滑轨11滑动连接时,承重板12一般采用与第一滑轨11配合的第一滑槽滑动连接在第一滑轨11上,第一滑槽(图中未示出)和承重板12为一体结构或者通过螺栓和承重板12连接,第一驱动电机13的伸缩端通过焊接、胶水粘接等方式与承重板12连接,第一驱动电机13的机壳一般通过第一固定架15和第一滑轨11端部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架15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第一驱动电机13,第一固定架15同样可以通过螺栓和第一滑轨11端部固定连接,而且,为
了本体架的装配方便,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4采用电磁铁,对应的,在本体架底部设置金属垫(图中未示出),金属垫可以和本体架为一体结构,电磁铁可以嵌入或者焊接在承重板12上,在对本体架进行固定时,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对金属垫进行吸附,从而实现对本体架的固定,当需要将本体架取走时,将电磁铁断电,电磁铁失去磁性,即可将本体架取走,以上仅是固定部14的一种示例,不可理解为对固定部的限定,本体架可以包括试管架上板、试管架下板和若干用于试管架上板、试管架下板连接的连接柱,试管架上板和试管架下板上设置若干试管插孔,对应的金属垫和试管架下板为一体结构,同样的,以上仅是对试管架的一种示例,不可理解为对试管架的限定。
[0032]联动板2,第一滑轨11和第一驱动电机13均固定设置在联动板2上。
[0033]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滑轨11和第一驱动电机13固定在联动板2上的方式为螺栓连接或者焊接,以上仅是一种示例,不可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34]第二驱动装置3,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滑轨31和第二驱动电机32,联动板2与第二滑轨31滑动连接,第二驱动电机32的伸缩端与联动板2连接,并带动联动板2在第二滑轨31上沿第二方向往返运动,第二驱动电机32的机壳与第二滑轨31的端部连接,其中,第二方向可以理解为在另一水平面上左右运动,为了较好的振荡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滑轨、承重板、第一驱动电机和固定部,所述承重板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伸缩端与所述承重板连接,并带动所述承重板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沿所述第一方向往返运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机壳与所述第一滑轨端部连接,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承重板且用于本体架的固定;联动板,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均固定设置在所述联动板上;第二驱动装置,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滑轨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联动板的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伸缩端与所述联动板连接,并带动所述联动板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沿所述第二方向往返运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机壳与所述第二滑轨的端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采用电磁铁,对应的,所述本体架上设置有金属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在水平面上,且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异面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底部支撑部和上支撑部,所述上支撑部连接于所述底部支撑部的侧边,所述第二滑轨固定连接于所述底部支撑部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荡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取物器,用于将所述本体架放置在所述承重板上或从所述承重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园田娅媛苏一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