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散热的高压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2491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散热的高压电容器,包括底座和电容器主体,底座的顶部自左向右依次设有散热机构和水箱,水箱的左侧上方设有散热槽,水箱的顶部设有进水斗和L型杆,且L型杆的左侧底部通过支杆与电容器主体的顶部圆心处连接,电容器主体的上表面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引脚,水箱的内部设有冷却管,且水箱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水泵,水泵的上下端分别连通有出水管和进水管,出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延伸至水箱内部并连通有集水盒,集水盒的左侧设有喷水管,进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水箱的右侧底部连通。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吹风散热以及传导散热相结合的方式,将电容器主体外表面的热量及时吸收处理,提高电容器的散热效果。果。果。

A high voltage capacitor convenient for heat dissip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散热的高压电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容器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散热的高压电容器。

技术介绍

[0002]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这就构成了电容器,当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加上电压时,电容器就会储存电荷,电容器的电容量在数值上等于一个导电极板上的电荷量与两个极板之间的电压之比,电容器在调谐、旁路、耦合、滤波等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数码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以平板电视(LCD和PDP)、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产品为主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带动了电容器产业增长,电容器特别是高压电容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散热,对对电容器造成损坏,甚至影响相应电器设备的安全性,如何提高电容器的散热性是一个关键的技术突破方向。
[0003]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该种便于散热的高压电容器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利用吹风散热结合传导散热的方式,及时带走电容器表面的热量,避免热量在电容器上进行集聚,提高电容器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散热的高压电容器,解决了高压电容器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散热的高压电容器,包括底座和电容器主体,所述底座的顶部自左向右依次设有散热机构和水箱,水箱的左侧上方设有散热槽,水箱的顶部设有进水斗和L型杆,且L型杆的左侧底部通过支杆与电容器主体的顶部圆心处连接,电容器主体的上表面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引脚;
[0008]水箱的内部设有冷却管,且水箱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水泵,水泵的上下端分别连通有出水管和进水管,出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延伸至水箱内部并连通有集水盒,集水盒的左侧设有喷水管,进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水箱的右侧底部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与底座固定安装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轴,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扇叶和支撑弯管,且支撑弯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吸热板。
[0010]优选的,所述散热槽、吸热板以及电容器主体的外表面尺寸相适配。
[0011]优选的,所述吸热板和水箱的材质分别是铜和不锈钢。
[0012]优选的,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与水箱的连接处均设有防渗垫。
[0013]优选的,所述转轴的顶部与电容器主体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且扇叶的顶部与电容器主体底部之间的垂直间距为三厘米。
[0014]优选的,所述扇叶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扇叶呈环形均匀分布在转轴的外表面。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散热的高压电容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通过设置的驱动电机、转轴以及扇叶,通过吹风提高电容器周围的空气流动性,进而将电容器底部的热量吹散,避免热量的堆积,提高散热效果。
[0018]2、通过设置的驱动电机、转轴、支撑弯管以及吸热板,能够不断的对电容器的外圆面进行吸热处理,然后与水箱的散热槽进行热交换,提高散热效果。
[0019]3、通过设置的水箱、水泵、冷却管、进水管、出水管、集水盒以及喷水管之间的配合,不间断的用冷水对散热槽位置的水箱内侧面进行冷却处理,从而提高吸热板与水箱的热交换效果,从而提高吸热板对电容器主体的外圆面的吸热效果,提高整体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00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技术主体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散热机构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水箱内部示意图。
[0024]图中:1底座、2电容器主体、3散热机构、31驱动电机、32转轴、33扇叶、34支撑弯管、35吸热板、4水箱、5散热槽、6进水斗、7L型杆、8引脚、9冷却管、10水泵、11出水管、12进水管、13集水盒、14喷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26]图1

3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便于散热的高压电容器,包括底座1和电容器主体2,底座1的顶部自左向右依次设有散热机构3和水箱4,散热机构3包括与底座1固定安装的驱动电机31,驱动电机3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轴32,转轴3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扇叶33和支撑弯管34,扇叶33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扇叶33呈环形均匀分布在转轴32的外表面,转轴32的顶部与电容器主体2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且扇叶33的顶部与电容器主体2底部之间的垂直间距为三厘米,且支撑弯管3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吸热板35,水箱4的左侧上方设有散热槽5,散热槽5、吸热板35以及电容器主体2的外表面尺寸相适配,提高吸热板35电容器主体2外圆面以及散热槽5的接触效果,提高热量的吸收以及转移,吸热板35和水箱4的材质分别是铜和不锈钢,利用铜和铁的良好的导热性能,便于热量的吸收和转移,提高电容器主体2的散热效果,水箱4的顶部设有进水斗6和L型杆7,且L型杆7的左侧底部通过支杆与电容器主体2的顶部圆心处连接,电容器主体2的上表面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引脚8;
[0027]水箱4的内部设有冷却管9,且水箱4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水泵10,水泵10的上下端分别连通有出水管11和进水管12,出水管11和进水管12与水箱4的连接处均设有防渗垫,避免水从水箱4内渗出,出水管11远离水泵10的一端延伸至水箱4内部并连通有集水盒13,集
水盒13的左侧设有喷水管14,对水箱4散热槽5处的内侧面进行不断的降温处理,提高吸热板35与散热槽5之间的热传导效果,进水管12远离水泵10的一端与水箱4的右侧底部连通。
[0028]本实施例工作时,首先通过进水斗6向水箱4内加水,然后利用冷却管9对水箱4内的水进行降温处理,之后启动驱动电机31和水泵10,驱动电机31带动转轴32转动,转轴32的转动带动扇叶33和支撑弯管34进行转动,扇叶33的转动产生吹风对电容器主体2的底部进行吹风,从而将电容器主体2底部的热量带走,支撑弯管34的转动带动吸热板35不断转动,对电容器主体2的外圆面的热量先进行吸收处理,然后等转动到与散热槽5的位置时,将热量传导到散热槽5处水箱4的内侧面,水泵10通过进水管12和出水管11将低温的水送入到集水盒13内,最后从喷水管14喷出,对散热槽5处水箱4的内侧面进行降温处理,保证吸热板35与散热槽5处水箱4的热传导效果的持续性,两者结合实现电容器的快速散热。
[0029]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散热的高压电容器,包括底座(1)和电容器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自左向右依次设有散热机构(3)和水箱(4),水箱(4)的左侧上方设有散热槽(5),水箱(4)的顶部设有进水斗(6)和L型杆(7),且L型杆(7)的左侧底部通过支杆与电容器主体(2)的顶部圆心处连接,电容器主体(2)的上表面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引脚(8);水箱(4)的内部设有冷却管(9),且水箱(4)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水泵(10),水泵(10)的上下端分别连通有出水管(11)和进水管(12),出水管(11)远离水泵(10)的一端延伸至水箱(4)内部并连通有集水盒(13),集水盒(13)的左侧设有喷水管(14),进水管(12)远离水泵(10)的一端与水箱(4)的右侧底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高压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3)包括与底座(1)固定安装的驱动电机(31),驱动电机(3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轴(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琨昆谢华丁敏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铜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