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锡电极注浆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2390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7:45
一种氧化锡电极注浆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上模包括上模仁、上模胚,上模仁固定设置在上模胚的模仁腔中;下模包括下模仁、下模胚,下模仁固定设置在下模胚的模仁腔中;上模、下模合模后上模仁与下模仁之间形成完整的氧化锡电极注浆型腔;上模胚、下模胚的模仁腔中还分别阵列设有若干真空槽;下模底部固定设置有振动头;使用氧化锡电极注浆成型模具生产时,向氧化锡电极注浆型腔中注入带压的氧化锡浆料,真空槽连通真空负压,从而提高注浆排水效率;同时通过振动头使氧化锡电极注浆成型模具整体产生超声振动,超声振动使浆料中氧化锡微粒的排列更加致密,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氧化锡电极成品的密度,同时超声振动也进一步提高了注浆排水效率。浆排水效率。浆排水效率。

A casting mold for tin oxide electr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化锡电极注浆成型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氧化锡电极生产用工装
,具体涉及一种氧化锡电极注浆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氧化锡电极应用于玻璃电熔炉中,具有高温导电能力强、对玻璃熔体的抗侵蚀能力高的优点,因此在玻璃电熔炉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其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氧化锡电极对玻璃熔体的抗侵蚀能力与氧化锡电极的密度直接相关,为延长氧化锡电极使用寿命,希望氧化锡电极的密度越高越好;现有氧化锡电极成型工艺主要有包套等静压成型和注浆成型,为确保氧化锡电极成品的密度,其均需要较长的成型周期,因此包套等静压成型和注浆成型成为提高氧化锡电极生产效率的主要瓶颈;同时包套等静压成型和注浆成型时,其成型过程中浆料中氧化锡微粒的排列过程是一个静态过程,即在一定压力作用下,氧化锡微粒的排列是靠压力被动排列,其自身无法移动,因此其无法进一步填充氧化锡微粒间实际仍然存在的空隙,结果造成包套等静压成型和注浆成型的氧化锡电极的密度存在一个无法逾越的上限值,因此导致现有氧化锡电极的密度无法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化锡电极注浆成型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上模(1)包括上模仁(1.1)、上模胚(1.2),上模仁(1.1)固定设置在上模胚(1.2)的模仁腔中;下模(2)包括下模仁(2.1)、下模胚(2.2),下模仁(2.1)固定设置在下模胚(2.2)的模仁腔中;上模胚(1.2)上固定设置有导柱(1.3),下模胚(2.2)上固定设置有导套(2.3);上模(1)、下模(2)通过导柱(1.3)、导套(2.3)配合完成合模,合模后上模仁(1.1)与下模仁(2.1)之间形成完整的氧化锡电极注浆型腔(4);其特征是:上模胚(1.2)、下模胚(2.2)的模仁腔中分别阵列设有若干上模真空槽(1.2.1)、若干下模真空槽(2.2.1),合模后若干上模真空槽(1.2.1)对应若干下模真空槽(2.2.1),形成连通的真空环槽;上模胚(1.2)的模仁腔中还设有贯穿若干上模真空槽(1.2.1)的真空贯通槽(1.2.2),真空贯通槽(1.2.2)的底部设有抽真空孔(1.2.3),抽真空孔(1.2.3)连通至上模胚(1.2)的外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氧化锡电极注浆成型模具,其特征是:下模(2)上固定设置有振动头(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氧化锡电极注浆成型模具,其特征是:上模仁(1.1)、下模仁(2.1)左右两端固定设置有若干内嵌螺母(1.5);上模胚(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冠鹏薛建强王勇刁猛
申请(专利权)人:汝阳瑞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