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电缆上塔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22908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上塔系统结构技术领域的一种高压电缆上塔布置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高压电缆上塔布置结构利用在铁塔杆体外壁中部上下间隔设置有现役安装法兰和备用安装法兰,其中现役安装法兰在本期使用,另外备用安装法兰在导线终端出现故障需要重新制作使用,当导线终端故障时能够快速抢修,并避免盘缆区占用地下空间、节约投资;此外,通过设置不同朝向的支撑绝缘子实现铝包钢芯裸导线满足放电间隙要求前提下,托臂传力机理更简单,空间利用更紧凑。空间利用更紧凑。空间利用更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电缆上塔布置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上塔系统结构
,具体为一种高压电缆上塔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为满足城市美化和土地利用要求,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进入市区之后普遍需要进行缆化下地。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缆化对接点需要利用电缆终端头进行过渡,电缆终端头其中一端连接由水平转为垂直引下的铝包钢芯裸导线,另一端连接高压电缆并延伸入地。
[0003]垂直引下的铝包钢芯裸导线布置时应满足各相导线之间的放电间隙要求。同时电缆终端头是输电线路的主要故障点,电缆终端头出现故障时需要有一定长度一般为3m的剩余电缆重新制作电缆终端头。目前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每回路三相铝包钢芯裸导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通过加大各相铝包钢芯裸导线的水平间距来满足放电间隙要求;二是靠近电缆终端塔附近设置圆弧形的盘缆区,即本期电缆沿圆弧边敷设,电缆终端头出现故障时电缆改为直线敷设,利用路径缩短剩余出来的电缆重新制作电缆终端头。然而上述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
[0004]1通过加大各相铝包钢芯裸导线的水平间距来满足放电间隙要求,尤其110kV及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电缆上塔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铁塔杆体(1),所述铁塔杆体(1)外壁上部自上而下依次间隔设置有地线横担(2)、A相导线横担(3)、B相导线横担(4)、C相导线横担(5)以及绝缘子横担(6);所述地线横担(2)、A相导线横担(3)、B相导线横担(4)和C相导线横担(5)的左右两端分别对应连接双路的地线、A相导线、B相导线和C相导线;所述地线横担(2)的两端后方设置有耐张绝缘子串(7);所述A相导线横担(3)的两端后方设置有耐张绝缘子串(7);下方设置有跳线绝缘子(8);所述B相导线横担(4)的两端后方设置有耐张绝缘子串(7);下方设置有跳线绝缘子(8);前方设置有支撑绝缘子(9);所述C相导线横担(5)的两端后方设置有耐张绝缘子串(7);下方设置有跳线绝缘子(8);前方和侧方设置有支撑绝缘子(9);所述绝缘子横担(6)的两端下方设置有跳线绝缘子(8);前方、后方和侧方设置有支撑绝缘子(9);所述地线连接至所述耐张绝缘子串(7)后换向接地;所述A相导线连接经由A相导线横担(3)的耐张绝缘子串(7)、B相导线横担(4)的前方支撑绝缘子(9)、C相导线横担(5)的前方支撑绝缘子(9)、绝缘子横担(6)的前方支撑绝缘子(9)后连接至A相导线终端(10

1);所述B相导线连接经由B相导线横担(4)的耐张绝缘子串(7)、C相导线横担(5)的侧方支撑绝缘子(9)、绝缘子横担(6)的侧方支撑绝缘子(9)后连接至B相导线终端(10

2);所述C相导线连接经由C相导线横担(5)的耐张绝缘子串(7)、绝缘子横担(6)的后方支撑绝缘子(9)后连接至C相导线终端(10

3);所述铁塔杆体(1)外壁中部上下间隔设置有现役安装法兰(11)和备用安装法兰(12),所述现役安装法兰(11)上通过连接平台横担(13)后架设有导线终端平台(14),所述A相导线终端(10

1)、B相导线终端(10

2)以及C相导线终端(10

3)均分别安装于所述导线终端平台(14)上、并分别连接A相电缆(15

1)、B相电缆(15

2)以及C相电缆15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电缆上塔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横担(13)在水平面内呈左右对称V形布设,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培贵冉一宁郑学樑陈志忠邱昊茨陈孝湘林晗余仁鑫彭利强方煌盛翁宇亮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